肇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2分)下列与“自言本是京城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莲,花之君子者也。
B . 委身为商人妇。
C . 使快弹数曲D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6分) (2019·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
很多自媒体用____________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
事实上,()。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迫切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时不时就会__________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可真是__________。
2010年11月,亚丁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
于是,有人传言亚丁湾存在一个“星门”,为了防止外星人从里面出来侵略地球,各国派出舰队守在那里。
杨利伟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关于他的航天故事许多人___________,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他进入太空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手枪。
因此,有谣言说,杨利伟带手枪是为了防止外星人的攻击。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一条谣言会在网上流传,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批密件,其中一份证实了外星人的真实存在。
其实,FBI只是把已解密的材料放到官方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
大多是涉及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耸人听闻捕风捉影不胜枚举耳熟能详B . 骇人听闻捕风捉影擢发难数耳濡目染C . 耸人听闻空穴来风擢发难数耳熟能详D . 骇人听闻空穴来风不胜枚举耳濡目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快速射电暴就是所谓的神秘信号,这与外星人毫无关系B . 所谓的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并无关系C . 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快速射电暴D . 这与外星人也没多少关系,快速射电暴就是神秘信号(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大多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B . 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极少数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C . 大多涉及有关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D . 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极少数几篇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3. (13分)(2020·徐汇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学的幼年时期,科学的各个复杂的侧面还没有充分展开,人们只能笼统地看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基本区别,进而寻求划分它们的简单的经验标准或理性标准。
彼时,科学与伪科学之间黑白分明,不容混淆。
19世纪末,随着牛顿的经典力学基础的崩塌,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绝对分明的界限开始松动起来,它们之间除了“非此即彼”,还要适当承认“亦此亦彼”。
凡不是纯粹的思辨而包含一定经验内容的,因而可以为经验“证实”或“证伪”①的,就是科学的;凡是不经受检验的,即不可“证实”或“证伪”的,就是非科学或者伪科学。
这就是说,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并不在于理论是否与经验相符合,而在于其中是否包含可用以解释某些已知现象并预测某些未知现象的经验内容。
即使后来有的现象它解释不了,或者预测错了,例如亚里士多德力学、托勒密地心说等等,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仍然包含一定的经验内容,仍然可解释或预测某些经验事实,因而仍然是科学。
而且,正由于科学理论只能包含有限的经验内容,又总是注定了要为新的经验所否定,因而也可以说它们又总是具有“潜在反证”或者潜在谬误。
从这点看,这不仅不是科学理论的缺点,而且恰恰表明它的科学性之所在。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科学也同样不是绝对完善的终极真理,同样难免真伪混杂,是非难辨。
它已永远失去了那绝对真理的神圣光圈。
那么,在这条界河另一面不受经验检验的东西,是否统统都是伪科学呢?“证实主义者”认为凡是不可证实的就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说“水是世界的本原”②就没有意义,因为这里的“水”并不是实际存在的H2O,也无法用已知的物理化学手段加以测定。
这类命题既然无法证明其真伪,因而也是超出于科学范围之外的,是“形而上”的。
至于它们是不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意义的“伪科学”,“证实主义者”没有作正面的回答。
在他们那里,科学仍然拥有自己严密的围墙。
另外一部分“证伪主义者”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他们虽然也给科学筑了一道围墙——凡不可证伪的就不属于科学的范围,但对于围墙以外的东西却不再一概斥之为“没有意义”。
他们在这里又划分了两个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是有意义的,如逻辑、数学等等,它们尽管不是经验科学,因而也不可证伪,但或者是经验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者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而推动了经验科学的发展。
例如“水是世界的本原”,就有力地推动过物理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
另一部分是没有意义的,如占星术,总是含糊其词以逃避经验的检验,而且对于人类的认识也没有积极作用。
只有这一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伪科学。
在这里,伪科学缩小到一个很有限的范围,使科学与伪科学之间横亘着一个尽管不属于经验科学,但仍具有认识意义的广阔的中间地带。
以上这些看法,都建立在一种对科学的共同基本认识之上,即科学是知识体系。
随着人的经验的积累,这个体系不断地得到调整,不断地用相对正确的东西代替相对错误的东西,从而使人对自然的认识日益接近于真理。
但是科学的实际历史并不完全是这样。
日心说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甚至还早于地心说出现,但它战胜不了相对错误的地心说,反而被埋没了两千年之久。
可见,历史并不是一条真理战胜谬误的一往无前的康庄大道。
反之,一种发展中的理论,尽管有反证却并不一定立即遭到“证伪”。
牛顿力学极盛时期就有许多反证:在天体力学中水星运动不遵守牛顿定律;在光学中粒子说从一开始就解释不了光的绕射现象。
但是它仍然巍然屹立,并不为这些反证所动摇。
可见,无论地心说或牛顿力学,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其不可检验、不可证伪的一面,说明科学也容许某种不可检验性,或不可证伪性。
这是因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还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定向的集体活动。
作为知识体系,它服从于经验的逻辑检验,即是否符合真理;但是作为社会活动,就要看这种活动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能否解决预定的问题,满足预定的需要,在这里,科学还要服从于功利的需要。
若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抛开科学的有效性去谈正确性,是不对的。
于是,科学主要已不再是一堆现成的知识,而是一种探索的工具。
作为工具,不光有理论还有与理论有关的观点、方法、仪器等等。
它们既是指导这种探索活动的武器,又是保证这种活动取得成果的基础。
正因为有了这套工具,科学才成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定向的活动,也就是说,科学才成其为科学。
(纪树立《科学与伪科学:界限何在?》,有删改)【注】①证伪:与“证实”相对。
证实是用归纳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证伪是建立在演绎的基础上,指理论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反例,可证明其不确实性。
②水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他以此来解释世界的本质。
(1)第④段划线词“围墙”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
(2)下列语句中,可以用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A .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B . 爱因斯坦说: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是人类最崇高的品质之一。
C .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 . 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们曾经认为,凡符合经验的归纳或理性的推论的就是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
B . 人们曾经认为,科学总是在不断消除错误中前进的,因而总是相对正确的东西。
C . 人们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曾经行之有效、而现在却已失效的科学形态都属于伪科学。
D .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已从根本上脱离了纯粹的认识领域,扩展到了实际研究活动领域。
(4)④⑤两段都用到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例子,对此评析不合理的两项是()A . 用对同一个理论的不同认识,清晰地表明了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的差异。
B . 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内容单一,有损表达的充分性。
C . 这个命题是以思辨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超越了经验科学,属于这两段所讨论的范畴。
D . 这是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其中的“水”是抽象的概念,难以实证,所以用在第④段中很恰当。
E . 第⑤段在列举逻辑、数学等非经验科学并指明其价值后,用哲学的例子加以阐释,表述严密。
(5)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11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B .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 .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D . 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 沛公安在?C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 . 是寡人之过也(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D .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4)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11分) (2018·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阐字大猷,永嘉人。
幼力学,博涉经史,善属文。
未冠,由舍选贡京师。
登宣和六年进士第。
迁秘书郎兼国史院检讨官。
秦桧每荐台谏,必先谕以己意,尝谓阐曰:“秘书久次,欲以台中相处何如?”阐谢曰:“丞相见知,得老死秘书幸矣!”桧默然,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