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的成功与失败资料
• • • •
1993年:中国常驻联合国外事接待饮料; 1994年:亚运会中国队首选饮料; 1995年:中国饮料酿酒业销售首位; 1996年: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命名的小行星“三水健力宝星 “诞生; • 1993-1997年:组建健力宝少年队赴巴西留学,成就中国 足球“白金一代”; • 1997年:中国驰名商标,销售额54亿元,中国饮料协会公 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 项上均排名中国饮料业第一;
• 1999年:中国饮料工业十强; • 2000年:中国市场商品质量调查第一名; • 2001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 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 • 2002年:世界杯赛事独家特约播出; • 2003年:冠名中国健力宝龙队; • 2005年:统一加盟,销售额12亿元; • 2006年:销售额16亿元; • 2007年:销售额达成20亿元; • 2008年:拿下2010年广州亚运会赞助权,成为指定运动饮 料。
三、健力宝的成功分析
• (一)健力宝的辉煌期(1984—1996) •
1.4亿吨
1984到1989年产量表
从诞生到飞跃
8.1亿元
பைடு நூலகம்
1984至1989年销售值表
(二)成功的具体原因
成功的主 观因素
健力宝公司能乘着改革的春 风,及时转变企业的体制和 机制,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初 级形式股份制特点的新型企 业,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渠道之败
• 首先,张海入主健力宝后推行的经销商合作制在当时就存 在争议。资本纽带不牢固,销售模式不完善,订货与汇款 有缺陷,回款周期长,拖欠货款。当“爆果汽”销售方面 作出不错的效果时,张海就开始一下子把销售队伍从3000 多人变成8000多人,并把市场细分为26种渠道,同时进军 终端渠道。 而当一个产品在没有得到大众支持和欢迎 的前提下,就贸然地把货铺到每一个渠道时,是一件非常 危险的事情。易形成大量的积压,同时人员队伍、新增的 仓库和运输车辆等也令运作成本大大提高。
健力宝小知识
诞生于1984年,含有“健康、 活力”的保健意义 中国第一个碱性电解质饮 料和第一款运动饮料 与体育结缘,赞助体育赛 事是健力宝作为运动饮料 特性的集中表现。 目标消费群:充满活力的 年轻人群 特点:不是碳酸饮料,是 运动饮料
1 2 3 4 5
二、健力宝发展历程
• 1984年:健力宝诞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出征奥运会 ,一鸣惊人,被誉为“中国魔水”; • 1985年:荣获全国最佳运动饮料、并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 饮料 ; • 1988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饮料业首获此奖); •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队专用饮料; • 1991年:在美国成立分公司,购入帝国大厦一层楼; • 1984-1996年:连续四届成为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 饮料;
企业体制 和经营体 制的转变
强烈的宣 传意识和 竞争意识
领导层的 努力
(1)领导层的努力
• 1.产品因素:推出非凡的产品— —运动饮料 • 2.营销手段——非凡的体育营销 • 健力宝,把企业的营销与国家 的进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 而使自己成为一种民族情感的 象征,这就是健力宝最主要的 成功因素。 • 3.领导层的胆识和敏锐的市场意 识; • 创始人李经纬敏锐的市场嗅觉 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体制之败
内部管理体制落后
营销模式滞后
国有企业,不可能像私企那样 自由选择员工,导致人才缺乏
代销制,总部与代理商直接联 系,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销售体系异常混乱。
只见广告,不见产品
投资之败:抽调主业资金过于草率
• 张海在健力宝的外围投资全盘皆输 • 另一位与健力宝来往甚密的专家甚至评价:“张海只是 擅长于资本运作的操手,他对资本的认识还来自于大量的 所谓投机行为,充其量是一个资本运作的机会主义者,还 称不上高手。否则,他不会投资宝丰酒,不会投资西北化 工。”
战略之败:随意是根本原因
• 领导层没确定真正的企业中心战略思想
• 最明显莫过于张海对足球俱乐部的投资。 这边搞体育公关,另一边的 市场上炒作的却是“第五季”、“爆果汽”这样的时尚品牌,真正与体育 健康相关的“健力宝”却被晾在一边———这种矛盾的投资行为本身就有 问题,出现了行为识别的不一致性。由于管理和科技跟不上,多元化扩张 混乱不堪。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扩张,失去了自己独特的魅力,甚至失去了 已经建立的品牌优势。
健力宝成 功的两大 关键因素
非凡的产 品——运 动饮料
非凡的营 销手段— —体育营 销
(2)运动饮料
• • • • • • • 广告语: 亚运新装 争金夺银 运动就是——健力宝 天天健力宝,年年有动力 激发心动力——健力宝 健力宝——我运动,所以我健康 健力宝——让世界尝尝中国的味道
(2)客观原因
健力宝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
指导老师:鲁衎 主讲人:xxx 制作人:xxx
目录
Part1
CONTENTS
前言
Part2
健力宝发展历程
Part3
健力宝成功分析
Part4
健力宝失败分析
Part5
启示
一、前言
• 在这市场化的今天,不管是任何产品,它都不 可能永远称霸市场!
• 那么,研究一个产品的发展和失败的原因,并 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自己公司出现此类情 况就成为现在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健力宝 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健力宝就成为 了我要研究的对象!
客观原因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赋予 企业充分的活力。
良好的经 济环境和 社会环境
政府部门 的支持
四、健力宝失败分析
(一)主观原因
体制之败
投资之败
失败原因
战略之败
渠道之败
品牌之败 宣传之败
体制之败
• 两次错失上市机会 • 1990年和1991年,沪深交易所相继挂牌,香港股市也向中国企业敞开 了大门。证券市场被赋予了帮助国企改制脱困的“历史使命”。 • 1993年,健力宝被广东省列入第一批上市企业名单。李经纬却认为“ 时机不成熟”,放弃了这次机会。这一次“错过”令他十分懊悔。 • 1997年,MBO(管理层收购)成为资本市场最时髦的名词。李经纬迫 切希望健力宝能够在香港H股上市,同时一次性地解决经营团队的股 权问题然而,地方政府拒绝批准这个方案。“如意算盘”落了空,李 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同时将健力宝总部迁往广州,政商矛盾变 得公开化。 • 由于两次错失上市机会,再加上健力宝大厦耗资过亿,健力宝错失了 再上新台阶的机遇,以1997年为转折点,经营状况掉头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