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
1.6
1.4
1.2
1、没有口语,垃圾语。
2、没有错音,错句,含糊啰嗦处。
总评
目标达成
1、有效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2、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积累,技能训练,思维引导,过程感悟,智慧生成,人文素养的提升。
10
8
6
4
2
1、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真实的情感交流。
2、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发展。
3、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能达成本节课知识目标,百分之八十以上学生得到能力训练和过程体验。
成效预测
拓展的宽度广。
互动的温度适。
生成的高度有。
10
8
6
4
2
1、看学生参与的人次、次数和质量。
2、问题有合作价值,合作后能达成目标,合作中能解决具体问题。
3、在探究中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
4、拓展中能形成同类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5、互动中学生敢说想说能说会说。
6、预设的生成中达到有效的生成,精彩课堂。
教(学)的效果
1、基础训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学生达标。
2、能力训练百分之八十以上学生达标。
3、情感体验百分之百学生深入。
4、提高训练百分之三十学生达标。
10
8
6
4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对教材中的概念,定义等需要记忆应用的知识掌握,对基础问题能准确明确的解答。
2、对课后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独立完成或者合作解答。
3、对课堂作业和课处作业能独立完成。
3、学习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
4、学习的情感能自然、自控。
10
8
6
4
2
1、课堂上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
2、全体学生乐于动口,动手,动脑。
3、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4、课堂气氛活跃,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对课堂保持持久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参与程度
自主的程度高。
合作的效度高
探究的深度深。
1.4
1.2
讲解处清晰明白。过渡处承上启下。
引导处化难为易。点拔处醍醐灌顶。
评价处真诚恰当。
情感态度
1、教态亲切大方,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2、表情自然生动。
3、心态阳光明朗。
2
1.8
1.6
1.4
1.2
1、不带着情绪上课。
2、善于营造和谐氛围。
3、与学生互动交流无障碍
教育机智
1、对突发事件能有效处理,不偏离课堂轨道。
2、在重点,难点、易错点的处理上,体现学法指导和点拔。
3、让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有经历、体验、感悟、生成的过程。
教学策略
1、教学活动多样化,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合于教材知识点的呈现。
2、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教师技能素养为教学服务。
3、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创设,策略选择能达到最优化。
3、把握知识生长脉络和知识间的结构,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易错点。
20
18
16
14
12
1、课堂上能体现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创作”成果。达到厚本变薄,深入浅出的效果。
2、教学内容的呈现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删繁就简,化难为易。
3、知识建构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和学生共同创生知识。
2、目标明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5
4
3
2
1
1、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可量可感,行为条件恰当,行为目标指向明确。有体验目标有结果目标。
2、目标陈述语言规范,简洁,有层次递进。
教(学)什么
教学内容
1、确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注重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挖掘。
2、依据课标和学情有效处理教材,深入浅出,优化组合。有对文本的取舍,整合,开发和创生的意识和实践。
4、
教师素养
教育理念
课堂上教师找准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
1.8
1.6
1.4
1.2
用理念指导行动,在课堂上有落实,有体现。
不居高临下,不与课堂活动脱节。不以权威自居。
知识底蕴
1、有驾驭教材知识的能力,对内容把握上下贯通,得心应手。
2、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纵横拓展。
2
1.8
1.6
4、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习能力和层次差异设计问题。
怎么教
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体现知识线,学法线和情感线,三线合一。
2、教学程序各个环节清楚严谨,衔接自然,,重点突出。
3、各环节设计意图明确,围绕目标有明确的目的性。
4、过程活动有展开有延伸。
10
8
6
4
2
1、以问题为纽带,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引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内容。
高效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评价结果
操作说明
A
B
C
D
为什么教(学)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5
4
3
2
1
1、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状态,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能根据学情变化调整教学。
2、设计中体现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教学目标
1、依据课标、学情分析和教材特点确定目标。
4、能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10
8
6
4
2
1、教师在教学处理上能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不做无的放矢之举。
2、课堂层层铺设,富有节奏感。
3、学生学习兴趣的体现是教学策略运用得当的最突出表现。
怎么学
学习状态
1、学生注意力能保持集中,持续。
2、学生在学习中能全员参与投入。
2、与学生真诚交流,不卖弄做作,不压抑学生的主体表达。
2
1.8
1.6
1.4
1.2
1、预设和生成能相得益彰。
2、对突发和随机事件做到不慌,不燥、不假。
3、对学生的关爱放在第一位。
语言表达
1、课堂上使用与教材内容一致的教学术语。
2、语言规范,准确,简洁,生动。
3、表达清晰、流畅;表述得体、自然。
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