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主项评价子项评价要点得分教学行为(50分)1、目标设计与达成度(10分)目标明确,符合课标和学生年龄特点。

知、信、行三维达成度高。

2、教学重难点(10分)重点突出,能结合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深入浅出化解难点问题。

3、教学方法及手段(10分)方法恰当灵活;教具、多媒体等使用合理,手段适宜有创意,效果好。

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注重健康教育的生活实践性原则。

4、课堂教学组织(10分)采用积极有效手段调节与控制课堂行为。

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和训练学生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注个体差异生。

5、教学过程(10分)教学环节清晰流畅、环环相扣。

活动安排适当,有序、有效。

教学效果(30分)1、学生学习状态(10分)情绪饱满交往活跃思维积极三维目标达成度高2、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10分)学生能基本掌握教学内容,树立健康生活信念。

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和学习。

3、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10分)学生能自觉改变过去不良卫生行为,能较好地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关的健康问题。

教师基本功(20分)1、综合素质(10分)教态自然亲切,普通话教学,板书设计合理,文字清晰工整规范。

2、专业素养(10分)掌握儿少卫生学和公共卫生基础知识。

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综合评价总分:评委签字:备注: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5分为合格,76-85分为良好,85-100分为优秀。

小学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1.指导思想: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精神,结合市局和教科院关于构建高效课堂评价的具体要求,本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思想核心,制定小学健康教育课堂评价标准。

旨在“服务教师,关注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对构建小学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说明2.1.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建构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评教又评学,以学生的达成状况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健康教育课堂评价,大多是对教师在做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过分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不够。

2.2.以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基本前提架构评价体系建立高效课堂评价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旨在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

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主要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表达)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效果)两个方面考虑,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更为客观,且互为因果。

2.3.评价体系的权重内容既然课堂高效落脚在教学的终极目标——目标的达成情况上,所以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自然不能脱离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以及教师基本素质三个重要组成。

评价指标中不再强调是否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材料的量而更加关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效果。

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对评价体系中主要权项的说明3.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度依据《纲要》中对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和水平三(小学5-6年级)的基本要求,标高切合实际:既要符合《纲要》的目标要求,更要结合我市学生实际和地域环境特点适宜选材,将预设起点与现实起点相结合,标高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易于达成。

3.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突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准确把握学习难点并能有效分解,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3.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手段新颖赋予创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教学情景设计能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理解,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

3.4.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能有效控制与调节课堂行为。

及时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和训练学生思维。

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5.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流畅,层次清楚。

教学环节设计符合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学生活动策划合理,参与面广,活动安排适当,有序、有效。

3.6.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学习状态是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反应。

学生情绪饱满富有学习和探究的激情。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知、信、行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3.7.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通过学习能基本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能正确处理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相关健康问题。

3.8.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教师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如对学生充满爱,仪表端庄,亲和力强,语言表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言简意赅。

有扎实的儿少卫生学和公共卫生学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教育心理学专业基础和心理学知识,讲授知识准确、技能演练动作娴熟,导引方向正确。

4.对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评价主要看教师在教育过程设计与实践中是否能真正做到:4.1.对学生健康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效激发教师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否有助于让学生从过去的生活体验中感悟新知并激发求知欲,及时有效“唤醒”学生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能有效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对健康知识学习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主要体现为学生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或纠正他人不良卫生习惯,并分享从学习中获得的进步和体验成功。

4.2.是否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能否有效的调控学生的情绪与交流, 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制订的标高是否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有联系,能有效唤醒学生内心需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并能产生继续深究学习相关内容的浓厚兴趣,不断挖掘与拓展相关知识并与以往生活习性相对照主动改变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4.3.是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化,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4.4.是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探究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帮助启发寻找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能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来证明自己方法的可行性,享受成功与快乐。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评价与交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4.5.看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评价教师的教育理念还要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学习的地位为参照。

即: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

只有促进学生在这四种状态下的协调统一,真实的展现自我,我们才能对课堂教学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

4.6.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得以体现看教师能否有效帮助和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拓展。

在教学中保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学习生成状态。

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的参与者;实践操作时的指导者;学生茫然时的引路者。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可能被激活,学生才可能真正拥有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进行学习。

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不断调整教学行为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建构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论,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执笔人:汤佳初中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主项评价子项评价要点得分教学行为(50分)1.目标设计与达成(10分)目标明确,符合《纲要》和初中生认知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殊发展时期。

知、信、行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2.教学重难点(10分)重点突出,能较好把握教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分解难点问题。

3、教学方法及手段(10分)方法恰当;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合理,有创意,效果好。

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

关注个体差异学生。

4、课堂教学组织(10分)采用积极有效手段调整教学行为。

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启发和训练学生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5、教学过程(10分)教学环节流畅、层次清楚。

活动适宜,有序、有效。

开课和结束部分能帮学生有效地整合新旧知识,为探求新知伏笔。

教学效果(30分)1、学生学习状态(10分)情绪饱满交往活跃思维积极三维目标达成度高2、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10分)了解和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新观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3.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10分)积极主动改变过去不良卫生行为,运用所学正确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关的健康问题。

教师基本功(20分)1.综合素质(10分)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亲切,普通话教学,板书设计合理,文字工整规范2.专业素养(10分)有扎实的儿少卫生学和公共卫生以及教育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

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综合评价总分:评委签字:备注: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5分为合格,76-85分为良好,86-100分为优秀。

初中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1.指导思想: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精神,结合市教育局和教科院关于构建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的具体要求,本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初中健康教育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旨在“服务教师,关注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对初中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说明2.1.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建构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评教又评学,以学生的达成状况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健康教育课堂评价,大多是对教师在做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过分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不够。

2.2.以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基本前提架构评价体系高效课堂评价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旨在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

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主要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效果)两个方面考虑,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更为客观,且互为因果。

2.3.评价体系的权重内容既然课堂高效落脚在教学的最终目的——达成度上,所以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自然不能脱离教学行为和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养成率以及教师基本素质三个重要组成。

评价指标中不再强调是否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材料的量,而更加关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对评价体系中主要权项的说明3.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度依据《纲要》中对水平四(初中7-9年级)的基本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合理选材,尤其是敏感话题如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教育、季节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等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武汉地域特点,切合学生实际预设标高,将预设起点与现实起点相结合,标高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易于达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