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把字句”的语义分析
孙志景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

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

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

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

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 谓词性词语”。

把字句强调的是对某物的处理结果。

把字句是一种有特色的句子,那么这种句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第一,谓语动词大多数是表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语义上能支配把字后边的词语。

及物动词一般后面都可以接宾语。

例如:他把书看完了。

“看”是及物动词,在语义平面“书”是“看”的受事。

当然,这里的“书”可以被“看”所支配。

又例如:“我踩到了石头”一句就不能改成了把字句,这里的“踩”对“石头”没有支配能力。

第二,谓语动词(特别市单音节词)的后面或前面通常都有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他把作业做完了。

动词“做”的后面加了“完了”一词,表示一种结果,作业完成了。

同时,又例:我把论文认真地审查了一遍。

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前面加了“认真地”修饰动词,表明一种态度;而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加了“一遍”表示一种频率或者一个量。

当然,有些谓语动词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接受、拒绝、说服”等,这类动词如果前面有某些状语,后面可以没有别的词语。

例如:董事会已经把她的建议采纳了。

“已经”一词表示一种完成的结果,同时
采纳也有一定的结果含义,那么动词后面可以不用加词语。

第三,“把”字后面的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一般是定指的,是上下文出现过或交际双方都知道的。

上例中的“作业、话、论文”都是定指的。

有时候“把”字后面的词语包含有“一个、几个”之类的词语,但说话人认为所指的对象或范围仍是明确的。

例如:我们把一个强大的中国带入了二十一世纪。

这里的“中国”这个当然是特指,而后面的“一个”也是特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表示的物象是明确的。

第四,如果句中有否定副词或助动词,则出现在“把”字前面。

例如:他没有把话说清楚。

这里的“没有”要放在把字的前面。

其实,看到这个特点,我想起了英文中的一个词“think”,跟我们这个把字句的这个否定特点很相似,都是将否定词放在前面。

前面都是在讨论“把”字句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就要讲讲把字句的作用。

首先,语用表达的需要:强调动作的处置结果。

这种把字句有不用把字的相对格式。

例如:他推翻了原计划。

//他把原计划推翻了。

把字句就是把大家的焦点聚焦在句末,聚焦在谓语动词上,是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句意。

在这个例子中强调的是已然的处置结果推翻了。

又例:我明天可以看完这本书。

//我明天可以把这本书看完。

这里强调的是未然的处置结果看完。

当然,也有一些“把”字句强调动作的致使结果,这种把字句的谓语中心通常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繁忙的工作把他累垮了。

其次,是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上的需要。

同时它们没有其相对格式。

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动词紧接着补语,不允许宾语将它跟动词隔开,这种情况一般用把字短语。

例如:他把自行车放在车棚里。

(“放”与“在……”关系密切)。

第二,动词带双宾语,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宾语都比较复杂,放在一起累赘拖沓,这种情况一般用“把”字把直接宾语提前。

例如:我们把那封最后的通牒式的信退还给了他们。

第三,动词后有“为、
作、成”(如“作为、称为、当作、看作、看成”等)带宾语的句子,常构成把字句,即“把甲V为乙”(V表示动词),甲与乙在意义上属于等同关系。

例如:我们应该把获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

当然,把字句和一般的句式有些是可以通用的,它们可以称为同义句式。

在句法结构分析法中,有一种分析方法叫做变换分析法,它的依据是可以在不改变隐性结构关系时来变换。

在此,先了解下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含义。

显性语法关系指的是通过语序、虚词、词形变换等语法手段所表现出来的表层结构关系;而隐性语法关系指的是隐含在实词和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例如:我们打扫了教室。

//我们把教室打扫了。

这两个例子中的隐性语法关系都是动作、施事、受事,但是前者是典型的主谓宾结构,后者是宾语前置句。

但是,我们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可以化成把字句。

那么,到底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呢?从语义特征来看,归纳一下,只有那些具有消除意义的可以直接化成把字句。

例如:他关了一盏灯。

又例:他卖了一本书。

这里的灯和书都是消除的或者说出去的意义。

而那些具有获得意义的句子都不能直接化成把字句。

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有如:他开了一盏灯。

这里的书和灯都是具有获得的意义,都不能直接化成把字句。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那些具有歧义的句子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他倒了一杯水。

这里的水如果是倒出去就可以换成把字句,如果是倒进来杯中就不能直接换成把字句。

以上是我参考各种书籍以及自己的理解整理的一些关于把字句的资料。

希望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好好地理解,同时在实践中也能够很好的利用各种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