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务翻译的方法论

商务翻译的方法论


• 译文1:In this 102 sqkm area 500 new public apartment and buildings in different styles have sp rung up.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workshop s, warehouses, water towers, and crisscrossed industrial pipes.
• 译文: 石景山电站有4×200MW 发电机组构 成, 图示FGD 机组将用于第4 期工程。本规 格要求的石膏稠浆脱水设备现阶段将为第4 期工程服务。水利旋流器站将仅为第4 期工 程项目服务, 而将来真空皮带机应能满足三 个机组的需求。
• 点评:原文是有关技术设备合同的内容。此译文 中将原文三处No. 4 unit 都译成了第4 期工程, 而 都应译为“4 号机组”。因为英文原文第一句话 已经说明4 个发电机组。No. 4 unit 是其4号机组。 FGD unit 不是FGD 机组, 此处的unit 与No. 4 unit 不是同一概念。FGD (unit) 是F 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的缩写,此处unit 不是机组, 因此 应译为“烟道气脱硫装置”。由此可见, 合同翻译 同样需要谨慎从事, 否则, 实用文体将会变得非常 ‘不实用’。
专家点评
• 方梦之认为“‘看译写’内容丰富,符合应 用翻译的实际情况,简便易懂,可操作性强。”
意义
• “看译写”在理论上的突破在于为从事这个 门类翻译的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 指导原则,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提 高翻译质量。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那样,以 前不是没有学者指出实用英语翻译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人指出了过于信的译 文恐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似乎还没有 一个人从宏观上提出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 有效办法。“看译写”提供了一个不错的 方针与原则。
• 2003 年在上海“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 林克难教授提出了实用英语翻译应该遵循 的“看译写”(后来改为“看易写”,以区别 “易”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 原则。
• “看”就是在翻译实用英语之前,大量地接触、 阅读说英语国家实用英语的真实材料。对 各种不同场合、环境、功能的实用英语积 累感性的认识,存储在大脑中备用;
2. “看译写”原则的提出 应该实事求是地说,在实用英语翻译领域, 既然 是忠实的译文,为什么翻译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 不得不令人对于实用英语翻译的性质、目的进 行深入的思考,对于“信达雅”是否真的适合实 用英语翻译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信达雅” 并不完全适合于实用英语的翻译,换言之,有时,实 用英语翻译效果欠佳,竟然往往是不顾译入语读 者的反应,过于忠实于原文的结果。
点评: 原文的这种开头形式在中文里是常见的, 它用了近半段的篇幅描写了这座工厂的规 模是多么的宏大,多么的现代化,但在英语 中这种开头是相当低级的,如果我们死译原 文,它的译文必将是如译文一的文字。显然, 这种干涩、呆板不自然的语言是不能吸引 读者的。
• 译文2:The Yizheng Synthetic Fiber Complex is a key state project which spreads out over an area of 10 square kilometers in Yizheng County, northeast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Construction began in the late 1970 s, and the first phase went into operation in 1984. The second phase is now at about the halfway mark.
3. 从“看译写”到模仿- 借用- 创新 “看易写”提出以来,获得不少好评,也,也有一些 学者在理论文章或翻译实践中加以应用。在此 期间,林教授自己也对“看易写”进行了认真的 反思。通过与学者、学生交流,特别是与金惠康 教授的面谈,慢慢意识到“看易写”存在着一个 缺陷。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活动、机 构,在英语世界里“看”不到因而无法借鉴的情 况下应该如何翻译?
4. 不折腾?
探究:每个同学找一个类似的翻译难题或有趣的案例,下周交流。
• 原文:在南京附近的长江畔新建起一座现 代化的化纤之城- 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 在这片方圆10平方公里的地方,有500幢住 宅楼和风格迥异的公用建筑楼群拔地而起; 还一座座厂房、仓库、水塔、管架高低交 错。这是国家在80年代的重点工程之一。 第一期工程于1984年建成投入试生产,现在 已进入第二期工程建设。
• 实例: • 原文: The Shijingshan power plant consists of 4×200MW generation units, the captioned FGD unit is to serve for No. 4 unit. The required dewatering system for gyp sum slurry in this specification will serve for No. 4 unit at current stage. The hydrocyclone station w ill serve only for No. 4 unit and vacuum belt shall be able to meet 3 units requirement in the future.
• “写”是实用英语发展的最高境界,或者说必 由之路。“写”的意思是译者根据有关翻 译发起人提供的素材,根据英语同类文本的 格式,直接用英语撰写实用英语文本。
• “看译写”的重点在于“看”。这也是以往 讨论实用英语翻译的文章中所忽视的。 “看”不仅仅能够做到实用英语翻译地道 准确,同时也能让实用英语翻译变得十分容 易与便捷。“看译写”破除了“信”是翻 译的唯一标准的观念。事实已经证明,过于 “信”的实用英语译文实际上在大多数情 况下无法取得同等的效果。
• 英语中如果有类似的表达可以参照借鉴时, 我们就可以采取‘嫁接改造’的方式。这 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如果我们要翻译的公 示语, 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同或相近的表达,那 么就必须按照英语的习惯和思路进行创译, 一定要防止对号入座的机械翻译。
• “看易写”原则与ABC(模仿- 借用- 创新) 模 式为今后实用英语翻译理论研究打下了一 个基础,或者说指出了一个方向。这两个原 则在理论上创新的亮点是走出了信达雅的 固有模式,着眼于中国实用英语翻译的实际,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核心部分是通过 大量地“看”,将所谓的平行文本了然于胸, 为日后“易”而译之或“模仿”“借用” 奠定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 点评:在译文二中,译者首先突出了事实和重点,他使用 了“spread out”来说明工厂的位置,然后译出了另一个事 实即它的建设时间,其语言具有清晰、简练的特点,而译者 删去了“500幢住宅楼和风格迥异的公用建筑楼群、厂房、 仓库、水塔、管架”,这些我们经常可以在描写现代化工 厂时使用的词语,中国作者通常喜欢罗列连续的几个词语 来显示语言的对称并表现工厂的宏大,但在英语国家,人们 并不习惯详细列举这些实体,根据翻译功能理论,尽管译者 省去了一些信息,删减后的译文可以更好地履行交际功能, 译文为读者介绍了工厂的位置及第一、二期工程的建设时 间,笔者认为,译文为译语读者选择了他们最关心的、最重 要的信息,就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了,译者在这里使用删减 法是合适的。
• “易”就是翻译,但是“易”与“译”有着明 显的区别。“易”要求译者仿照同类英语 文本的特点、格式甚至措辞去翻译,同传统 意义上的“翻译”不一样,“信”不一定是唯 一的标准。相反,与同类文本的贴近,重视读 者反应与译文效果成了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经过变易翻译出来的实用英语文本,最大的 特点是看上去非常像同样环境下英语文本;
•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其他学者的注 意。丁衡祁教授便率先提出了弥补的办法。 丁教授2006 年提出了实用英语翻译ABC 模 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丁教授解释说: 他的ABC (the Adapt Borrow Create 模仿借用- 创新) 模式指的是,“英语中如果有现成 的对应的表达方式,我们就可以采取‘拿来 主义’的方式,这一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 是适用的。
第一讲 绪论:商务翻译的方法论
应用翻译(包含商务翻译) 的标准、规律与原则 1. 林克难:“看译写” 2. 丁衡祁:“模仿- 借用- 创新” 3. 的理论打开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的新局面, 是实用翻译切实可行的一种指导原则。
背景 • 不少关于实用英语翻译的文章,但是许多文 章是就事论事,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那种 “印象式、评点式、随感式”阶段,缺乏理 论的总结和升华。
改译(许)
• 石景山电站有4×200MW 发电机组构成, 图 示的FGD 机组将用于第4套发电机组。本规 格书要求的石膏稠浆脱水设备仅为第4 个发 电机组服务,水力旋流器站现阶段也仅仅 服务于第4 个发电机组;预留待装的真空皮 带机将满足其它三个机组的需求。
结语
• 商务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翻译者的首要职责仍然是要忠实原 文的内容, 即其关键信息。同时, 我们也看出, 商务翻译与其它类别的 应用翻译一样,具有很强的确创造性, 尤其在涉及一些特殊的文化信 息翻译时, 更需要译者灵活处理, 商务翻译的总原则是: 注重原文的文 体的重要特征和蔼“实用性”, 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当遵循 实用性原则, 即传达原文中的主要信息, 即文本的实用信息。而该类文体的文学性 审美性则退居次要地位。
• 而对于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东西,在说英语国家 “看”不到的东西,则可以采取“创译”的方法。 当然正如丁衡祁教授指出的那样,即使是创译也要 立足于模仿,不可凭空去创造。当然,实用英语翻译 内容无比丰富,翻译方法也千变万化,值得从业者继 续认真地研究探讨。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在翻译实 用英语之余,善于总结经验,冷静地思考一下内中的 理论问题,提出更多实用英语翻译理论来,我们的实 用英语翻译质量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