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研究方法论

翻译研究方法论


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
• 霍米巴巴的论文集《文化的定位》收录了他一系列重要的论文, 里面提到非常关键的两点,一就是帝国主义者或者民族主义者往 往容易忽视在文化前沿开展政治斗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二就是 审视文化翻译的问题。
• 该书论述了与文化翻译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矛盾状态”、 “模拟”、“混杂性”、“第三空间”。
第8章 文化翻译
文化翻译:文化翻译即是翻译中要把不同的文化意识译出来,分析译作交流的一般活动。其中霍米· 巴巴(Homi Bahba)的文化翻译理论比较引人注目。
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
• 霍米· 巴巴提出的“文化翻译”:不局限于具体的翻译活动,而是指 像理解翻译一样去理解这个世界。他关注的是文化之间的交互作 用和转换。
为在文化翻译进行的过程中,会开辟出一片“间隙性空间”,他将
其称为“第三空间”。
• 霍米巴巴通过文化翻译,给每一种特殊的语言传统和文化文本以 自己的空间。他的文化翻译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出发,带有鲜明 的政治色彩。 • 因此霍米巴巴的理论也遭到一些理论家的批判。比如马克思主义 家麦哈迈德(Aijaz Ahmad)指出,巴巴所运用的方法大都源自落 后和反动的西方理论,这些理论早已脱离了实际的群众政治斗争。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作者生安锋也说巴巴的理论过于 理想化。
• 将翻译作为一种隐喻手法 • 语言是思考的翻译 • 写作就是表达的翻译 • 文学就是人生的翻译 • 阅读理解就是对文本的翻译。
• 雅各布森的三种类型的翻译:
• 语内翻译(方言) • 语际翻译(外语) • 符际翻译(小说等电影化)
• 把民族志学看成是一种翻译
民族志学者在记述各地方的文化时,其实他们就是在做翻译,他们 将文化这样抽象的东西写成文字,将其具体化。
习俗、举止等的模仿既带有嘲讽性,也带有威胁性。模拟利用一
种相似的形式潜入殖民者统治力量的矛盾空间,利用其弱点使殖
民力量陷入自我毁灭的险境之中。
混杂性
•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状态,不同文化之间必然产生
碰撞和交流,从而出现文化的混杂性。
第三空间
• 多元文化的交流混杂催生出了一片充满新生意义的空间。巴巴认
• 他的文化翻译理论为如何看待文化间的关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 角。 • 世界是一个大的文化系统,不能单一的从某一点出发去看待,而 要从多个视角出发,
矛盾状态
• 在巴巴看来,西方对东方的表述话语体现出一种矛盾性,在殖民
者和被殖民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的状态,殖民者并不总是处于绝
对强势和权威的的地位,被殖民者也不总是处于弱势的被统治地
位,就是这种矛盾状态才给文化协商和抵制霸权提供了者反抗权威的重要手段。被殖民者对殖民者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