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作文训练
他不管不顾,集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 厦,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对业界好友 对他“不考虑商业规律一味拉广告、招商” 的挑错,他拒绝诚恳吸收,最终让"健力 宝"黯淡于历史长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 囹圄。 那么,如何善待批评以追求完美自我 呢? 首先,面对别人尖锐的挑错,要保持 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不躲不
(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 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 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 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 “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 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简评】本文是一篇从善待错误的角度来立论的 髙分作文。观点立意普通一般却准确恰当,该文 之所以获得了阅卷者的青睐,原因如下:一是例 证新颖且富有文化气息,显示了该考生宽阔的文 化视野。应该说这类观点的议论文不难写,但例 证易陷于老套之中;但该文却不落窠臼,避陈出 新,用了一般考生很难想到也不易记忆的曹禺对 待黄永玉批评信的理性态度的事例,且引用了信 中批评原文,顿时让阅卷者刮目相看;另外引用 了前段时间去世的季羡林先生、于是之先生的对 待错误的事例,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人文气息扑 面而来。
社会需要常怀敬畏,人的心灵需要
常怀敬畏。对艺术表达敬畏,不仅 仅是钢琴家对音乐的虔诚,更是对 人类艺术结晶的瞻仰;对生命表达 敬畏,不仅仅是“洋雷锋”对一位 老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本身的重 视与扶持。敬畏之心是人类最好的 福祉,我们心中常怀敬畏,这个世 界就不会黑暗。
(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简析] 这是一篇历代传诵的翻案名作。全文共九十 多字,而无一句闲语,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起 承转合,特别明显,是短篇文章中的典范。 本文的结构模式是:起——反承——反转——合。 孟尝君曾为齐相,《史记》有《孟尝君列传》。 千百年来,世人皆称孟尝君能养士,连鸡鸣狗盗 之徒也能为他所用,发挥一技之长。对此,历史 上从未有人发过异论。王安石指出孟尝君养士, 只获得鸡鸣狗盗的帮助,实际并未算真正的士, 这是读史的新见解。可谓翻历史定案,发人所未 发,言人所不敢言,又言之成理,使人耳目一新。 而文章极为精悍,字字千钧。不愧为读书心得之 名作。
高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山东高考考试说明——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 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 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
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 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中,而忘了在 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 卑。
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消除谬误,
认清不足,至臻至善。章太炎先生出 生于医学世家,自恃医技高明,直至 一次自己生病久治不愈,经名医挑错 才知道自己的药方不管用。于是从此 苦心钻研,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假 若那次章太炎不能善待别人的挑错, 那他恐怕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发愤 学成又从何谈起?善待别人的挑错, 才能不断迈向成功,攀升卓越之巅。
就“承”和“转”的性质而论,大致
有如下几种变式: (1)起——正承——反转——合 (2)起——正承——进转——合 (3)起——反承——正转——合
“起承转合”式文章不但能将观点
阐述的全面、充分,而且能使文章 严密、深刻;同时,因为其形式相 对固定,容易学习掌握,在中学作 文,尤其是高考应试中仍然有可取 之处。
深刻: (1)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对现象进 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 中的本质来。写议论文,应在纷纭复 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 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 己的观点。
(2)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善于 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 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 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观点要有启发性。所持观点具有 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和前瞻性, 并能引发别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 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 《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 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 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 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 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 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 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 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常怀敬畏,是对生命的尊重。南京
的一处街面,留华青年陆杰森正递 给一名拾荒老太一包薯条,随后坐 在路旁,陪伴她度过一个别样的下 午,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但 他的行为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却 深深地印在了市民的心中。
“洋雷锋”眼中的生命不仅是平等
的,更是值得敬畏的,因为唯有这 种敬畏才能使生命本身焕发出其最 耀眼的光辉,它点亮了他人的心, 也照亮了自己的灵魂。 真正的敬畏,不是简单地对外界屈 从,而是以一种谦和的心境、一种 不为私利所束缚的心境面对生活。
因此,高中生有必要认真了解一下起承转合式的 文章结构。 起承转合式结构,有其固定的特性,但并非一成 不变。 首先,“起”有不同的“起”法:有的开门见山 直接摆出观点;有的只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心论 点不在开头的某一具体语句,而是包含在论题之 中,需要概括、提炼。 “承”也有不同的“承”法:有紧承上文正面 论述的“正承”,也有紧承上文反面论述的“反 承”;有作为“起”与“转”之间过渡的“短 承”,也有作为全文重要论证部分的“长承”。
“转”也有不同的“转”法。“转”在很大 程度上受制于“承”。上文是“正承”, 下文则“反转”,上文是“反承”下文则 “正转”。上文是“正承”,下文还可以 “进转”。上文是“短承”下文也可以 “长转”,重在下文;上文是“长转”, 下文则“短转”或“不转”,重在上文。 “合”也有不同的“合”法,侧重点不 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不同,或重 在理论,或重在实践。
所谓“合”,就是文章全文的总结、
综合,是全部论证的结束。 简单一点讲,“起”,就是开头; “承”,就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 “转”,就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生 发开去;“合”,就是结束上文。
高考作文想得高分,就必须训练自己文章的构思 方法,特别是在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看看自己 哪个部分做不到位,就必须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 训练。很多同学起题太慢,没有开门见山地亮出 自己鲜明的观点。承题不明显,没有针对材料或 者话题进行议论以表明自己的看法。转题最重要, 可是几乎没有,老是在就事论事,没有引申联想, 也没有借题发挥,更没有亮出对比性的材料或者 例子以证明话题之是与非——好象在传东西,你 从上一个人手中接过来,也没有看清楚,就马上 传给下一位了,我们看不出你在其中起了什么作 用。结题虽有,但不精练,不深刻,没有起到应 有的强调的作用。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 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 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 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 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人生应常怀敬畏 钢琴家甘愿将自身隐匿于音乐的光 辉之下,是对艺术的敬畏,这既体现 了人之于艺术的渺小,也体现了敬畏 之心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人生应常怀敬畏,这种敬畏是对 周边环境的感恩,也是个人良好修养 的体现。而在生活中,敬畏之心的价 值尤为珍贵。
常怀敬畏,是对艺术、学术、社会
历史的瞻仰。二战时期,德军大举 入侵法国巴黎,当军队大肆进行侵 扰掠夺时,却在历史悠久的城堡与 大桥下驻足了,这些建筑由此成为 全城最完整的战后遗迹。战争的硝 烟止步于历史造成的厚重与威严。 在历史遗迹面前,敬畏之心是对文 化的保护,也是对人类心灵的最好 救赎。
起承转合
论述型议论文写作的起承转合的运用
1 解说
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一个术语。 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地 提出论点或论题。 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 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 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 “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 的论述叫“进转”。
善待别人的挑错,还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
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智者 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 蒙特来华拜见这位剧作大师,两人交流甚 酣时,曹禺却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 “我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 你失去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如 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了曹禺“重政治 轻创作”的错误;曹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 句翻译给蒙特听……可见,曹禺的伟大, 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 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上。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
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地, 一份善待别人挑错的胸襟, 能够带领你欣赏到更旖旎的 风景。
善待别人的挑错,人生境界顿开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对别人的挑 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李经纬, 在改革开放之初建立了“健力宝”公司, 创造了可以与百事可乐比肩的商业传奇。 可是,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功,李经纬失陷 于对别人挑错一概拒绝的倔强——面对公 司上至领导层下至员工的批评与阻挡,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
特征鲜明; 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