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承转合作文

起承转合作文


• 我想为渔民的故事续写一段:价值连城的珍 珠得而复失,渔民后悔不已,不断谴责自己 的愚蠢以至于精神颓废,也不出海了。一天, 渔民突然觉悟,他想,因自己的过错而带来 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若仍抓住自己的过错不 放弃岂不犯了同样的错误。大海蕴含着无限 的财富,何不出海呢?于是,渔民振作精神, 出海了。多年后,他成了一家渔业公司的大 老板,给自己的妻子、女儿都买了价值连城 的珍珠。(合)
• “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伟 大的文学家屈原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能够 在官场上有作为,使楚国能在诸侯中称雄。但 天不如人愿,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屈原处处 受到排挤,屡次遭到陷害,心灰意冷的他不愿 与世俗同流合污,只能含恨投汩罗江葬身鱼腹 之中。“其心有主”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转题二,正转) •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从古到今,这样 的例子数不胜数。(转题三,正转,略写)
• 不可否认地,有人利用温暖的人心来伤害 我们,但是有更多温暖的故事值得我们铭 记。只有温暖的心灵,才能与温暖的心灵 相交换,温暖与温暖相碰撞的同时,迸发 出感动、友谊,拥有这些的人生才是温暖 的人生。心灵的温度是我们人生的反映。 那么,你的心灵温度是多少?你愿意用心 灵焐暖你的人生吗?
范文四
放过缺憾,关注美好

遥看古今中外,能人贤士无一不“我心有 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的司马迁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司 马迁的勇于直谏最终使他遭受到人生最大的 一次变故——受宫刑。在那样一个年代,这 不仅是其肉体上的极大摧残,更是对其人格 尊严的一种践踏。但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 了前者,就因为他的心“有主”。你似乎可 以看到北风呼啸的夜里,一位中年男子正托 着他那与其年龄极不相符,极度虚弱的身体 在昏暗的灯光下坚持创作。也许正是因为司 马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使《史记》流芳百 世。 (转题一,正转)
• 几乎所有人在读着渔民的故事时都会笑渔民的愚蠢,然 而生活中依然有着很多“渔民”抓住缺憾不放手,招致 可悲的结局。那些因考试失利而从高楼纵身跃下的学生、 因工作受阻爱情破灭而对生活绝望进而疯狂杀害无辜小 学生以报复社会的郑民生、因口角之争伤人杀人的失足 青年等,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见“渔民”们缺乏一 种风度,一种正确面对人生缺憾的风度,缺乏一种智慧, 一种明晰孰轻孰重的智慧。如果那些考试失利的学生能 像马修布拉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便能拥有几十年的精 彩人生,以及在创佳绩的无数机会;如果郑民生可以正 确看待自己生活的不顺,便能重拾心情,创造更美好的 人生;如果那些失足青年可以在逞一时之能、泻一时之 愤与理智解决问题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便能自由地编 织自己美丽的青春。放过缺憾吧,去关注美好,我们能 获得更美好的人生。(转)
• 明末抗清将领洪成畴,在兵败被俘之后,虽一度保持宁 死不屈,不畏严刑的硬汉形象。但在孝庄的温情跟前, 他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爱国之心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最终, 他对清朝俯首称臣,成了“亡国贱俘”一般的叛徒,最 后,身败名裂,为后人所耻笑。这难道不是“其心无主” 所致吗?(转题四,反转) • 清朝乾隆时期大贪官和绅,从一介锦衣卫,到最后 攀爬到朝中最重要的大臣,其拍马屁,阿谀奉承的功夫 堪称一绝,但他在担任如此要职,乾隆皇帝对其信任有 加之时,所作所为,不是为造福百姓,而是尽其全力追 名逐利,中饱私囊。据说其所有家产比清政府十年的财 政收入还多,不愧为古今公认的贪官之首。乾隆驾崩, 嘉庆皇帝登基之时,也成了和绅倒台之日。这不是他过 分追名逐利而导致的吗?(转题五,反转)
• 命运由自己定!或许上苍让我出生在贫困之家, 然而贫困、大山,都不是我的命运!我一直坚信, 我的人生应该是广阔的,精彩的。我要改写自己 的命运,于是我学会了低头思索,学会努力与坚 持。当他人在酣睡时,我紧握笔尖,在草稿纸上 演算数学题;当他人在被挫折打败,我在思考失 败的原因;当他人在因点滴进步沾沾自喜时,我 在寻找更多的前进道路!我一直相信高考,就是 改写命运的最佳契机!
• 一个渔民在获得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后,为 去掉一个极小的黑点,将整个珍珠都剥光了。 我们在为渔民叹惋的同时,看见了过分纠结 于事物的缺憾的可悲结局。抓着缺憾不放, 便会置更多更大的美好于不顾,错误地行动, 使情况更糟,甚至毁掉一切。因此,我们应 该放过缺憾,关注美好。(起)
• 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曾说: “我曾急切地向让所有的员工认为我是完美的。 当我出现失误的时候,便会变得十分焦虑。可 当我弥补一个有怨言的人时,更多的人变得不 满,当我过分担忧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时,更多 的错误便会出现。于是,我发现我曾经的想法 是多么的愚蠢,过分的关注缺憾只能令情况越 来越糟。”之后,马修布拉很快改变了自己的 做法,他看见缺憾但不为之束缚,更多地关注 好的一面以扬长避短。这对他日后的成功有极 大的推动作用。放过缺憾,关注美好,能让人 有更大的成就。(承)
• 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命运,可以由自 己定!
范文二
我心有主
• 曾在《元史》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材料。 “许衡尝暑中行路,渴甚,道旁有梨,众 争取啖,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 ‘非其主而取之不可也。’或曰:‘此梨 无主。’曰:‘此梨无主,吾心独无主 乎?’” • 也许有人会笑许衡“迂腐”,但“我 心有主”却正意味着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 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不为外物所役, 不被名利所困。(起题)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善良的人心灵 是温暖的,他们待人热诚,毫不吝惜自己的热情;他们 待己真诚,愿意一生保持对梦想执着的热情。因为这份 温暖的心,他们的人生可以充满温情与快乐。俞敏洪上 大学时懵懵懂懂,但拥有一颗火热的心。冬天里同学们 冷得啰嗦却不愿挑水,他总是一马当先拎着热水瓶,三 年的挑水生活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后来为他工作的老同 学笑称就因为他为自己挑了三年水而答应工作的。凭借 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温暖的心,收获的不仅有成功,更 有友谊。周恩来总理待人的热诚与时刻把他人放在心上 的温暖的心,为他赢来海内外人们的赞誉;刘德华对歌 迷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为他的事业添上一笔浓重的色 彩。他们都曾经是普通众人中的一员,但是,由于他人 心灵的温暖,不仅温暖了身边的人,更温暖了自己的人 生。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每个人都会有需 要帮助甚至孤苦无援的时候,用一颗温暖的心施以援手, 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在灰暗之时重获温暖。
二、起承转合基本模式
题目(直凸主题) • 第一段——起(极尽文采写好这一段,并 在段尾出现一次主题) • 第二段——承(正面体现主题的例子,并 适当点题) • 第三段——渡(一两句话,承上启下) • 第四段——转(反面例子或自己是真情实 感,适当点题) • 第五段——合(出现一次主题就够了)
范文一
• 在社会高度发达的现在,“我心有主”已 成为人们必备的品质。“心有主”则能克 服一切困难,迈向成功;“心无主”则禄 禄无为,虚度一生。(合题)
范文三
用心灵焐暖人生
佛曰: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我说:心灵有多温暖,人生就有多温暖。 ——题记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定的温度,这或高或低 的心灵温度决定着我们人生场沉浮的。 他应该换上一副市侩虚伪的嘴脸,在世间 与人同流合污,以此平步青云。良田、美 妾、财富、权势便会如江水滚滚而来。不, 他不愿接受这样的命运,他收回刚刚他出 去的那只脚,转身,走向田园,开垦快要 荒芜的心田。他摒弃一切丑恶的嘴脸,忽 视一切错愕的眼神,毅然打翻五斗小米, 扎根在“榆柳荫后檐”的茅草屋舍旁,陶 醉于芬芳馥郁的桃花源。命运,由此改写, 是他自己的选择,不是上苍的安排!
然而,在这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 里,人学会了隐藏,学会了冷漠。心灵的温度被 冰封,降至零度。是谁,眼睁睁地看着小悦悦被 两辆车的车轮碾过而冷眼旁观?是谁,面对着流 浪汉的可怜目光嗤之以鼻?是谁,把电视媒体中 的种种求助嘲笑得体无完肤?是人们,是心灵温 度为0℃的人们。因为害怕受伤,所以把心灵封 闭,让心灵不再拥有温度。这样的人生,没有温 情,没有热诚,又谈何快乐!只有尸体才能无温 度地存在,一个活生生的人,心灵若没有了温度, 他只会如同行尸走肉般地度过每一天,他的人生, 拥有再多的物质,冷若冰霜的心灵依旧让他的人 生黯淡无光。
命运,由自己定
• 有人一生富贵,衣食无忧;有人终生潦倒,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人至死无味,生亦何欢, 死亦何求。命运百般变化,千般不同。当身处逆 境,总会有人抬头仰望,用泪水控诉,用嘶哑的 声音怒吼——上苍不公!却也有人选择低头思索, 是否自己努力不够,方法不对…… 发泄怒吼的 人在困境中挣扎、放弃,低头思索的人重新振作, 找到方向,一步一步走出泥潭。故,命运,是在 自己的选择中成就的。
高考作文第一讲
起承转合式
•30秒 •决定生死
一、作文高分保证
• 1、主题明确,材料要围绕主题写,做到这 一点可以在首尾段和每一个材料后面都点 一点题。 • 2、主题的立意一定要深,深到人生哲理、 各种情感上去。 • 3、文章思路必须足够清晰(可以采用小标 题的形式) • 4、字迹清楚,文章再好,字迹潦草,低分 没商量。
• 陶潜低头思索,他的命运由此改写,然而,仰头 怨天者呢? •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的英雄气概为古今中 外之人赞颂。是他,加速了强秦的灭亡;是他, 让六国豪杰再次结聚一心,抵于暴秦。应该说, 他是历史的英雄!上苍,让他出身楚国贵族,有 了千呼百应的能力;命运,让他成了西楚的佼佼 者。然而,仅仅一个市井小民刘邦,让他走向了 毁灭。垓下之围,他认了输;乌江自刎,他认了 命。西楚霸王的命运由此定格,虽有英雄气概, 却成了永远的无法改变的失败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