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区检测

洁净区检测

<1
2/4只碟
即:1只碟长菌, 菌落数有2
2/4只碟
即:所有碟中菌 落总数为3,单个 碟中有3
2/3只碟
即:所有碟中菌落 总数有2,单个碟中 有2
2/4只碟
即:2只碟长菌, 单个碟中有1
1/2只碟
即:所有碟中菌落 总数有1
1/4只碟
1/4只碟
1/3只碟
1/4只碟
即:2只碟长菌, 即:所有碟中菌 即:所有碟中菌落 即:所有碟中菌
检测频率
洁净 级别 Class A
Class B Class C
浮游菌(静态)
沉降菌 动态 静态
每周第一批生产前和最 生产操
后一批生产结束
作过程 —
停产期间(HVAC系统
运行)每周一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生产操 作过程

每月一次
手套5指样、衣服 (额头、前胸、肘、 膝盖部)
表面菌
每次出A级时 (每位人员)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措施 鉴别微生物。 调查 -是否存在的取样/检验程序的偏差。 -操作过程中环境系统,生产工艺是否存在偏差。 -评估结果趋势。 -根据现行程序对相关区域再清洁消毒 -按程序通知有关部门。 -在开始生产前复测。. -人员培训。 当有≥2次超过行动限时采取以下措施;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警戒限和行动限 警戒限:用来指示环境中的微生物数是否有偏离正常水平的可能性。 结果超出警戒限应采取的措施. -鉴别微生物 -调查 是否存在的取样/检验程序的偏差。 分析操作过程中环境系统,生产工艺是否存在的偏差。 -评估结果趋势。 -相关区域再消毒清洁。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行动限:环境中的微生物数超过此限度。 测试同一个房间不同点的微生物数连续三次超过警戒线; 表示环境中的微生物数污染水平已严重偏离正常水平, 并且对产品质量造成高度的污染风险。
50/2只碟 即:单只碟有50

25



100
50
即:单只碟有25


Class 合格限
200
100
50
50

D
行动限
100/2只碟即:单 5/2只碟

只碟有
即:2只碟长菌,单只


碟有5
警戒限
60/2只碟即:单

只碟有60



注:1、单个沉降碟摆放时间可小于4小时; 2、若动态检测浮游菌,A级浮游菌行动限为:3/4只碟,即1只碟长菌,菌落数有3; 警戒限为:2/4只碟,即2只碟长菌,每只碟中菌落数有2。
报告书 检测结束,由QC及时出具检验报告书。报告书一式二份, 一份附在检验原始记录中,一份发给车间。
检验原始记录由质量保证部存档。
附件: - 微生物检测记录 - 洁净区(室)微生物检测报告 - 生产区沉降菌采样位置示意图 - 浮游菌采样位置示意图 - 环境表面菌采样位置示意图 - 生产洁净区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程序培训记录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检测时间 方法
设备
换班清场前 用接触碟对主要生产操作设备表面、地面和墙面进 行取样,取样后,立即对取样位置用消毒液擦拭。 表面擦拭样为操作时人员易接触位置,如反应釜釜 体、抽滤器外表面、烘箱门把手等部位。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程序 检测仪器和平皿进出A/B级程序 通过物净 脱去外包装,用75%乙醇溶液擦试仪器外壁。 置物料暂存架上放置10分钟。 检测人员更衣后进入C级区,将仪器拿到C级区指定房间,用75% 乙醇溶液擦试仪器外壁。 将仪器放入传递窗,打开紫外灯照射20分钟。 样品的培养 先在20~25℃条件下培养72小时,然后在30~35℃条件下培养48小时。
生产洁净区微生物监测
程序 监测项目及频率 检测标准
洁净级别
Class A
合格限 行动限
警戒限
Class B
合格限 行动限
警戒限
洁净级别浮游菌 (cfu·m-3)
<1
检测标准
沉降菌
接触碟 (φ55mm,cfu /25cm2)
(φ90mm,cfu /4h)
设备、墙面、地面 工作服
<1
<1
<1
手套5指样(cfu / 手套)
浮游菌检测
准备及检测程序 培养皿 直径为90mm,培养皿的有效期为14天。 培养基 TSA(胰酪大豆琼脂) 检测程序 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注意事项 如:使用MAS-100Ex(狭缝式采样器) 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基平皿,开动仪器使真空泵抽气, 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 每个点采集结束后,都需要将多孔罩用消毒剂擦拭,等消毒 剂蒸发之后再检测下个点。
一天二次,换班清洁前
(每一房间设备、墙、地 面各一个点) ;桌子和2 个水平层流每4小时一 次
— —
墙面、地面每班一次

Class D —

每月一次 —

生产洁净区微生物监测
测试时间 在净化空气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 测试状态 静态测试时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沉降菌的检测
准备 培养皿的直径为90mm,培养皿的有效期为14天 培养基 TSA(胰酪大豆琼脂) 静态检测 由质量保证部QA人员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放置在
表面菌检测
接触碟与五指手套 准备 培养皿 直径为55mm的凸碟,培养皿的有效期为14天。 培养基 TSA (胰酪大豆琼脂)
人员表面菌检测
操作人员出A级区前,在规定房间进行取样。 取样程序:先分别取2只手套五指样,再分别取额头、前胸、手 肘和膝盖样。 打开接触碟盖子,将五指轻轻按于接触碟培养基上10秒钟后, 盖回上盖,做上标识。 再用接触碟分别轻压洁净服额头部、前胸部、手肘部(任一边)、 膝盖部(任一边)10秒钟后,盖回上盖,做上标识,标明操作人 员代号、取样位置及取样时间。
主要操作区内并接近于操作高度,打开培养皿盖, 将盖子倒扣放置,使培养基表面暴露4h,交QC培养。 C级,D级区域每个房间放置2个点。
沉降菌的检测
动态检测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放在接近于操作点位置,打开培 养皿盖,将盖子倒扣放置,沉降时间为操作全过程, 可以不足4h;若生产操作超过4h,需要更换新的培养 皿。 A级区域每个房间4个点,根据操作人员活动频率和物 料暴露风险影响放置,
确定 可能污染微生物的原因 调查 - 样品是独立的还是涉及整个区域 -人员 操作人员状态(级别),培训水平,健康,技术, 清洁程序(洗手、洗脸等) - 更衣程序 - 房间/洁净空气装置的HEPA过滤器完整性 - 已进行的过程 - 趋势图中的以前的检测结果或其他已确定的问题
设备环境表面菌的检测
调查范围 - 无菌生产人员 - 微生物检查人员 - QA/QC人员
谢 谢
生产洁净区微生物监测操作程序 杜平华
生产洁净区微生物监测
目的 建立该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洁净区空气,无菌区设备表面和工 作人员微生物质量。 适用范围 A级、B级、C级、D级生产区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和监测。
生产洁净区微生物监测
职责 QA负责静态沉降菌、浮游菌的取样。 QC负责按SOP要求提供微生物监测所需平皿、核对采样 后的平皿数,按要求培养,并及时出具监测报告。 操作人员负责动态沉降菌和表面菌的取样。

每只碟中菌落数 落总数为2,单个 总数1
落总数有1
有1
碟中有2
10
5
5
5

10/2只碟
5/2只碟
即:2只碟长

即:2只碟长菌,


菌,单只碟有10
单只碟有5
5/2只碟
3/2只碟
即:2只碟长

即:2只碟长菌,


菌,单只碟有5
单只碟有3
检测标准
Class 合格限
100
50
25
C
行动限 100/2只碟 即:单只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