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03(答案版)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03(答案版)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3)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都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的。

(×)4、教案的作用仅在于为教师的上课做准备。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8、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9、教师劳动具有的创造性和科学家一样。

(×)10、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1、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因此他们是具有特权的领导者。

(×)12、蔡元培提出的包括五项内容的教育目的中,强调了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13、科学教育并不限于自然学科,人文教育也不限于人文学科。

(√)14、席勒认为美育是沟通“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中介与桥梁。

(×)15、在西方社会斯巴达是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16、在教育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应结合各种调查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17、西方很早就有“无知即无德”的说法,其理由是“行善比先知善”。

(√)18、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推动教学活动。

(√)19、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

(×)20、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

(×)21、课程就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22、班级是由不同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都是由正式群体构成。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4、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5、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2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27、教育文献法就是资料收集法。

(×)28、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9、同行评价不太适合于形成性评价,较适用于总结性评价。

(×)30、德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3、交流式评价优点是更自然、更隐秘,把评价与教学结合;通过问题的回答,揭示思维过程。

(√)34、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

(×)3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36、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37、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

(√)38、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发现法。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明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40、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4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D)。

天津西学学堂京师大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京师同文馆42、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合作,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D)。

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调查法教育是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43、(A)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在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

晏阳初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44、提出自然后果德育原则的是(B)。

孔子洛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45、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发展状况,学校通常采用(D)。

传统的纸笔测验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学期操行评语46、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思想德育政治思想思想品德政治品德47、“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B)。

1958年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8、“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A)的要求。

自觉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49、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D)。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目的50、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方法称为(D)。

说理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51、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

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52、在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作为基础的是(A)。

知情意行53、在西方教育史上,(D)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心理化的思想。

卢梭杜威凯洛夫裴斯塔洛齐54、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对待课程、教材、教师及学习的态度,这符合教学的(D)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知情意统一55、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教师在(C)方面的权力。

科研学术活动权教育教学权管理学生权进修培训权56、讲述法中汇总的类型主要有(B)。

归纳式、比较式、回忆式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归纳式、复述式、活动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57、1995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A)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正确道路。

“科教兴国”“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三个面向”58、“学校教育等级森严、注主思想控制、教育内容长期保持不变”是哪种社会教育的特征(B)。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5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B)的关系。

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形课程与潜在课程60、抽象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是(D)。

幼儿期少年期童年期青年初期61、交流与合作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哪个目标的具体内容(B)。

态度和价值观技能知识行动62、看重“发现”、“探究”,强调“对话”、“讨论”教学方法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纵向模式横向模式63、教育目的逐层具体化,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的是(D)。

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64、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这主要体现了(C)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65、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

私学官学书院大学66、教师的专业成熟最终反映在(A)。

班集体的培养对教育工作的认同程度对教育工作理解认识处于稳定状态对完成所担任工作的努力67、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的是(A)。

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负责制民主集中制68、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三三分段4年一贯制5年一贯制6年一贯制69、(A)可以通过结构性或非结构性的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过程来进行,评价的专业性不够。

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校长评价70、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

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实践性71、关于诊断性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是一种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对学生已有准备状况所作的粗略评估它仅限于查明、辨识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或障碍其根本目的在于摸清学生已有的基础、准备状况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72、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示范性73、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D)。

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利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74、在中国近代学者中,最早专门论述设立教育目的重要性的是(D)。

严复龚自珍张之洞梁启超7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

高等教育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76、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C)开始的。

洪堡杰弗逊埃利奥特杜威77、被称为“我国一本较系统的德育原理教科书”是(B)。

《颜氏家训》《大学》《论语》《师说》78、关于操作测验,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D)。

它是一种非文字测验它主要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用来检测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操作测验只适用于动作技能的评价79、经馆的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主要是(C)。

天文学习技术学习儒家经学学习“射”与“御”学习80、(D)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命题。

卢梭杜威蔡元培陶行知81、相对于教会学校而言,西欧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有(AD)。

骑士教育城市学校行会学校宫廷学校82、教师的在职培训一般有(AD)两类。

获得学位等升等升级反思性教学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提高教学能力或素质83、隐性课程具有(BCD)的特点。

计划性内隐性随机性不确定性8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生可享受的“学金权”是指(BCD)。

补助金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85、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AC)。

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的可持续发展86、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BCD)。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87、客观测验题型一般包括(ABC)。

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88、学生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针对这种差别所作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

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主要是学术型知识,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主要是实践型知识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外显的公共知识,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个人知识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呆滞的、固定的、无活力的知识,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运转着的、有活力的知识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远离行动,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从不远离行动89、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ABC)。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威信与技巧90、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ABC)等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