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国家有关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其它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 甲方提供的 * * 儿童福利院扩建用地地块位置图和坐标点图以及相关附件。
1.1.3场地条件本方案基地位于* * 市* * 区* * 街。
距* * 路约70m,距* * 路约200m。
基地位于旧城区,与城市民居为邻,环境幽静。
用地东北与东南面为现状住宅楼,西南与西北面为6米路,* * 巷将地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用地北区形状为不规则图形,南区形状为长方形。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438.62㎡,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
地势总体平坦,场地标高在2.80~3.30m,最大高差2.97m(1956年黄海高程系)。
1.1.4市政条件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给水管至该区域,在基地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系统。
污水经汇流接入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
供电电源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
电话线由市政管网引入。
1.1.5设计标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通风等各部分设计标准均按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定执行。
本项目均采用框架结构。
耐火等级地上均为二级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为7度。
规划总建筑面积5386.29㎡,功能以居住为主,同时考虑办公,医疗等。
1.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1.2.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438.62㎡,规划总建筑面积5386.29㎡,主要为* * 区儿童福利院主楼,门卫室。
1.2.2设计范围本次初步设计的范围:工程的总图及各单体工程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以及消防等专业设计。
1.2.3建筑规模本次初步设计所涉及的工程项目,总面积5386.29㎡,其中包括* * 儿童福利院主楼,面积为5352.16㎡,门卫室,面积为34.13㎡。
1.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为加强儿童福利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我们提出本案的指导思想:1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应以辖区内总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兼顾孤残儿童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规模分类,并以床位数确定建设规模。
2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应满足孤残儿童养护、医疗、康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需要,为多种养育模式提供稳固的依托和载体,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安全卫生、方便管理。
其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
房屋建筑包括儿童的生活、医务、康复、教育和技能培训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
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安保、通讯、消防、网络和无障碍设施等。
3新建儿童福利院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a、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b、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c、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卫生、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d、自然环境良好,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的安全卫生规定。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力求简洁、新颖,又不失个性。
以不同的材质组合与色彩对比,形成了形态自然、亲切舒适的建筑造型。
材料主要为砖、金属和玻璃。
墙体颜色以暖色为主,并注重材料本质颜色的表达。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能源消耗、安全保卫及抗震设防均遵照国家和地方的法令法规及原则,详细说明见各专篇。
1.4主要数据与指标总用地面积2438.62m2总建筑面积5386.29m2儿童福利院建筑面积5352.16m2门卫建筑面积34.13m2总基底面积1104.75m2儿童福利院基底面积1070.62m2门卫基底面积34.13m2建筑密度45.30%容积率2.21绿地面积330.98m2绿地率15.57%小车位10个2 总平面设计说明2.1 建设场地概况:2.2.1用地东北与东南面为现状住宅楼,西南与西北面为6米路,* * 巷将地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用地北区形状为不规则图形,南区形状为长方形。
2.2.2场地现状: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438.62㎡。
现状地势平坦。
2.2 总平面布置规划分为南北两个区。
分析规划用地所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及规划局的要求,主要人流入口设在规划用地北区西侧,机动车停放在南区地块,实现人车分流。
总平面布局上,儿童福利院主楼位于该规划用地北区东南面,建筑形象突出。
西北面为门卫室。
北面以及东北面为绿化以及游戏场地。
南区为机动车停车场,减少人流与机动车交叉.2.3 竖向设计分析原始地形及周边城市道路控制标高,本地块北区入口处标高2.84m,位于南区机动车场西北入处标高 3.30m,由此确定小区室外地坪标高,室外景观绿地、铺地及道路标高待二次装修后确定。
场地表雨水采用明沟结合暗管的方式收集并统一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4 景观绿化环境是整个小区的灵魂,也是衡量福利院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全面的景观环境设计应考虑日常户外使用,环境、绿化三方面内容,不仅可以通过绿化的环境,美化的环境设施,为儿童提供设施齐备的软质活动场地。
3 建筑设计说明3.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3.1.1 * * 市规划局批准建筑单体设计方案。
3.1.2设计委托书。
3.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1.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3.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3.1.7《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3.1.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7)3.1.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2 平面设计3.2.1本工程住宅结构形式均为框架结构;工程防火类别均为二级,3.2.2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置,详见消防专篇建筑有关章节。
3.2.3福利院主楼设计从平面的使用功能入手,采用内走廊的设计手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在有限的面积指针下,做到面积有限功能全,合理组织和布置各功能行为空间,达到“食寝分离”、“居寝分离”、“公私分离”,形成动区与静区,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平面内布置两部电梯和2把楼梯,既能保证流线的顺畅,又能保证疏散的合理性。
3.2.4空调室外机位考虑周到,孔洞均做预留。
3.3 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以融入环境的自然风格为主导思想,住宅整体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的形式,以平屋顶为主。
整体采用了流畅明快的弧线和圆形, 减少对周边的影响。
整栋建筑以虚实结合为主,虚体主要以绿色透明中空玻璃及铝合金百叶组成,既能满足采光通风隔音,又能满足遮阳要求,实体以洁白的墙身为主,其中设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玻璃窗,造型充满童趣。
色彩以白色,灰色,柠檬黄为主,活泼鲜艳。
力求创造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4 剖面设计儿童福利院平面内的±0.000标高的绝对标高值见总平面图,室内外高差见各剖面图,首层层高为4.50米,二层以上层高为3.8米。
3.5 建筑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儿童福利院出入口均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电梯为无障碍电梯,侯梯厅和电梯轿箱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满足规范规定;3.6 建筑构造作法(内部做到毛坯房)3.7.1墙体材料:±0.000以上填充墙均为Mu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3.7.2外墙面:以高级外墙砖为主。
3.7.3外门窗为单框铝合金绿色吸热中空玻璃(6+12A+6),3.7.4内墙面:卫生间和厨房为防水砂浆+水泥砂浆抹平;其它房间为混合砂浆抹平。
3.7.5踢脚和墙裙:房间为水泥砂浆踢脚。
3.7.6顶棚:卫生间和厨房为水泥砂浆抹平,其它房间为钢筋混凝土顶板喷白色防霉防潮防结露涂料。
3.7.8屋面:1. 60厚SGK防水隔热板(粤10J/T215)2. 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3. 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上铺土工布一道4.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5.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6. 3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7. 2%找坡层,抗压强度≥0.3Mpa,最薄处30;1:8水泥陶粒混凝土,注:结构找坡时取消本层8. 钢筋混凝土板.4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参数1、主要设计规范及规程:⑴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⑵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⑶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⑷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⑸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⑺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2003年版)⑻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⑼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及规定⑽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的条件图⑾建设单位提供有关批文2、工程地质概况:根据* * 市* * 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提供的《 * * 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 * 区* * 镇* * 街* * 小区原儿童福利院内,总用地面积约2438.62m 2。
拟建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70.62m 2,高为1~6层不等,框架结构。
⑴场地内地基土可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①层:杂填土(Q ml)——层厚1.1~2.3m,平均1.7米。
黄灰色、黄褐色,以建筑垃圾填成,局部夹少量粘性土,湿,松散。
②-1层:淤泥质土(Q4al)——层厚1.8~4.9m,平均3.1m,顶板埋深1.1~2.0米。
灰黑色,流塑,局部含少量粉砂。
②-2层:粉砂(Q4al)——层厚1.8~4.9m,平均4.0m,层顶埋深1.1~5.3m。
黑黄色,松散,饱和,石英质,局部含较多淤泥质土。
标贯测试7次,实测击数N’=3~4击,平均N’=3击,标准值为3.0击,校正击数N=3~4击,平均N=3击,标准值为2.7击。
②-3层:粉质粘土(Q4al)——层厚2.0~3.7m,平均2.8m,层顶埋深5.7~8.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