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的线路复测及部分杆塔分坑。
2 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工程特点、工程规模:
2.1.1工程名称: 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
2.1.2工程概况
2.1.2.本工程自五彩湾220KV站至新建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 电压等级35千伏。
线路从220站向南出线, 跨高速公路铁路1次, 最终接入750千伏变电站站外电源。
全线长约14.2km, 单回路架设。
导线采用LGJ-95/30型钢芯铝绞线, 施工图设计包括送电线路的本体设计。
2.1.2.2本线路途径地貌单元较单一, 主要为山前冲洪积平原, 地表呈戈壁荒漠景观, 有植被发育。
全线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地表稍有起伏, 高程在1115m~1260m
之间。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 探井及地质点揭示, 沿线地层岩性表面1米为黄土1米以下以沙砾层为主, 厚度
大于4. 0m (未揭穿)。
.现将各地层分别描述如下: 角砾: .灰褐色、青灰色, 干燥~稍湿, 中密状态, 一般粒径为
7mm。
15mm,
最大可见粒径约230mm, 骨架颗粒质量约占总重的50%以上。
磨圆度较差, 多
呈次棱角形, 级配一般弘骨架颗粒交错排列, 大部分接触, 颗粒间中、粗砂充填, 充状态, 人工开挖较困难。
根据《11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 )》及以往工程经验, 此段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如下: 角砾 fak=300kPa Y=21kN/m3, ¢k =380
2.1.2.4跨越情况: 220kv线路一次, 35kv线路2次, 10kv线路2次, 公路一次, 通讯线3次, 铁路一次。
跨越都较为频繁不利于施工。
2.1.3工程规模:本线路工程设计规模为7基自立式铁塔, 142基电杆的基础、杆塔、接地、防护工程及14.2公里的架线工程。
3 编制依据:
3.1《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3.2《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塔明细表》
3.3《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平断面定位图》
3.4《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施工图总说明书》
3.5《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基础明细表》
3.6《新疆五彩湾750kv变电站站外电源工程基础施工图》
3.7《66KV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
3.8《66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施工及验收规范》
3.9《66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3.1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3.11其它有关现行的规程、规范及标准等。
4 施工资源
4.1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A、运输车施工队1辆;
B、经纬仪施工队1台;
C、水平仪施工队1台;
D、 50m钢卷尺施工队1个;
E、塔尺施工队1把:
F、花杆施工队3组。
4.2劳动力组织
A、专业测工1名;
B、普助工3名。
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工种人员及其数量。
4.3施工前准备
4.3.1开工前, 材料, 机械及工器具都应备齐;
4.3.2施工前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组织图纸会审, 且设计方与施工单位进行过交接桩;
4.3.3作业指导书及开工报告已经批准;
4.3.4熟悉图纸, 使有关技术人员能了解设计意图, 对坐标尺寸、施工工艺流程等能心中有底。
4.3.5测量用的仪器及器具要有检验合格证。
4.3.6测量工要有测量专业合格证并精通测量工作, 具有丰富的测量工作经验。
4.3.7准备好其它工器具及材料( 如桩、锤等) 。
5 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求
5.1质量目标
线路复测工序为分项工程, 但不作为评级考核, 只作为记录移交存档。
质量目标只能定为: 达到设计尺寸, 如有疑义与设计方达成共识, 确保总目标实现。
5.2职业安全目标
5.2.1复测过程中防止发生车辆运输交通事故。
5.2.2复测过程中防止发生虫咬、中暑、或冻伤事故。
5.3环境管理目标
5.3.1减少植被破坏,禁止沿线任意碾压和踩踏野生植被。
5.3.2杜绝乱砍乱伐树木。
5.3.3复测过程中车辆尾气达标排放。
6 施工工序流程及工程测量内容
6.1复测要求:
6.1.1仪器选用: 根据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特点及精度要求, 结合我公司
的实际情况选用J2经纬仪。
6.1.2熟悉图纸及现场情况, 了解送电线路走向, 以及沿送电线路平面及高程控制点的情况, 计算必要的数据, 绘制草图, 确定测量放线方案及精度。
6.1.3送电线路工程可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 方向偏离直线不应超过180°±1′,送电线路的起点、终点、方向点、转角点应根据情况具体埋设永久或半永久桩。
6.1.4校核直线杆塔桩的直线、转角杆塔桩的度数、水平档距、杆塔位置的高差、危险点标高、风偏距离等。
6.1.5对重要交叉跨越物( 公路、山丘、电力线路) 的标高, 也需符合。
6.1.6如复测结果与设计资料不符超出允许范围, 应汇报工地项目部。
6.1.7如发现丢失的桩位, 应即补上, 补定后的桩应与原桩号一致。
在补桩时, 对其档距、高差、转角度数、危险点、交叉跨越点都要进行复查。
6.1.8在复测中发现杆位由于地形条件限制, 位置不适宜施工时, 直线杆塔位允许前后少许移动, 其移动值不大于相邻两档距的1%。
6.2基础分坑操作方法
6.2.1耐张转角塔基础测量分坑
直线耐张塔正方形基础的分坑如图所示: 分坑时经纬仪安置在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