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分坑作业指导书

测量分坑作业指导书

测量分坑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设计施工图纸,根据地形制定复测方案。

计算杆塔分坑的必要数据等。

(2)、人员组织准备:根据线路的长短,测量的难度、测量工作量的大小,确定跑前后视人数,测量工人数,负责测量的人员应有测量操作证,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跑前后视的人应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实际施工经验。

(3)、施工器具准备:经纬仪、对讲机、木桩、油漆、毛笔、钢卷尺、小锤、塔尺、花杆等。

2、施工测量:
负责测量的人员应有测量操作证,并由专职质检员对操作证进行检查,以确保测量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⑴ 线路测量
①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统一组织人员进行线路测量,各施工队配合,使用经检测合格的经纬仪进行线路复测。

②校核线路方向、档距、局部断面、交叉跨越。

测量结果记录备案,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联系解决。

③施工队在基础工序之前由施工队再对该施工段进行一次线路复测,线路复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方可进入基础工序。

④线路测量由业务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采用对讲机通讯方式进行现场联系。

当线路不通视或丢失杆塔位中心桩时,采用内分法、外分法或交会法并多测回进行补桩,对数据进行严格仔细的计算、验算,确保校核、补钉准确,保证设计中心桩间相对偏差的准确。

⑤测量人员应该注意人身安全及森林防火。

⑵ 基础分坑
① 正方形基础分坑
对正方形基础,以塔位中心桩及顺线路辅桩为基准分坑,将经纬仪架设在线
路中心桩上,以顺线路辅桩为 0万向,顺时针转动45度,在此万向上用钢卷尺 从中心桩量取 0.707 X(A-B)与0.707 X(A+B),(式中A 为基础根开,B 为坑口尺 寸)分出1,2两点,后以1为0点,将钢尺上2B 位置放在2点上,手握钢尺 上B 位,将钢尺拉直,从而得到3点,同理得到4点。

如此依次分完4个坑。

图7-1 正方形基础分坑示意图 图7-2 转角基础分坑示意图
③ 双杆分坑
a. 用细铅丝将线路垂直方 向
的两边副桩,与中心桩的圆钉 连接
成一线。

b. 从中心桩圆钉中心向两 边
各量出L/2,即为坑中心。

L 为双杆
根开。

c. 从中心桩圆钉向两边各
量出(L-a )/2 与(L+a)/2,即得 A 、
B 、
C 、四点。

d. 将A 、B 、C 、D 四点以
两只单杆坑看待,用上面单杆分坑方法即行双杆基坑
e. 马槽方向应配合立杆需要而定,可以向前或向后 图7-3 双杆基础分坑示意图 垂直副柱
D
④转角杆分坑
a. 以转角的内侧二等分线为基线(即
通称上风、下风和一条线),杆坑
必须与基线垂直,拉线方向应指向对应拉
线的主杆中心。

b. 分坑时应注意拉坑的位置,一般顺
线拉坑应在线路通过转角中心点的延长线
方向。

转角合力拉线坑应在内侧角二等分
线为反向侧(即上风侧)。

设计另有规定
时,应照设计图纸分坑。

d. 主坑中心至顺线拉坑中心的连线应
与顺线延长线平行。

设计另有规定时,应
按照设计规定。

e. 转角杆若为不等边横担,按照规定
应先将原转角中心桩沿内侧角二
等分线,向下风侧位移偏心距离a,
然后将新中心桩当作评述进行分坑,偏心距
离按下式进行计算:a=(L-l)/2
式中a —偏心距离(原转角中心应向下风侧偏移距离)(厘米);
L —横担长端导线悬挂点中心线至水泥中心(单杆)或双杆中心距离(厘米)
I—横担短端导线悬挂点中心线至水泥杆中心(单杆)或双杆中心距离(厘米)
⑤拉线坑分坑
a. 拉线坑是根据定位时的拉线方向副桩和坑位桩进行分坑。

无坑位桩时,可根据分
坑图规定的尺寸,沿拉线副桩的方向量出拉坑位
置。

无拉线副桩时,则应根据杆型图或组装图上的
拉线角度和安装高度,计算拉坑位置。

拉坑的方向
必须对准主杆中心。

b. 图6-6为带四角拉线的单杆拉坑分坑图。

分坑时,以主杆中心0和拉线副桩M或拉坑坑位
桩A相连的直线为拉坑中心线。

B 点为此延长线上
的一点,AB=坑宽b。

图7-5 拉线坑分坑示意图
c. 将皮尺a/2处与A 点重合,将(1.5a+b )
与处B 点重合。

A 为拉坑坑口的长度,b 为坑口的宽度
d. 以皮尺上的 0、a 、(a+b )、(2a+b )、(2a+2b )五点,使(2a+2b )与 0 重
e. 沿皮尺四周撒石灰粉,用铁锹挖去粉线内 面上
10〜15厘米。

f. 其余各拉坑的分坑分法相同。

g. 双杆拉坑的分坑方法,基本与单杆相同。

h. 图6-7为交叉拉线(又称X 拉线)的分坑 示意
图。

若交叉拉线的水平角度 a 缺少拉线副桩,这 时可
从A 坑中心求AB 的垂直线,利用配电线路 定位的方
法求得AM 线,在线上量AM=根开L*tg a 得M 点,连
BM 即得a 角度的拉线中心线。

从已 知的拉坑距离即可
分拉线坑。

注意N 拉坑相对应 于B 杆中心。

按此方法,无论单杆或双杆,根据指定偏角
a ,预先从函数表查得tg a 的数值,到现场在AB 基线 上选择任意整数L (不一定是根开)乘tg a 即得AM 线
和BM 线的交点M ,此即
水平偏角a 的拉线方向
i. 拉坑一般不先开马槽,等到拉盘放人以后,在内
边中心点处开一马槽式深
沟,放人拉线棒。

拉线棒的对地夹角应符合设计规定。

合,圈成长方形,用铁丝钎插在地上,并使长方形与 OMAB 线成垂直
图7-6 交叉拉线分坑示意图 # t U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