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政治思想
文化?
家庭
我们一切工作人员,无论职位高低, 都是人们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的人民共和 国里,人民不是官的子民,而是国家 的主人;官员不是人民的“父母”, 而是人民的公仆。 ——毛泽东
国家
财富 私有制的产生 人类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 (1)穷人和富人的差异 (2)契约和法律以力量为后盾,相应的权利机构 产生,官职的设立确立了强者和弱者的区别 (3)“暴君统治逐渐抬起它丑恶的头”,专制统 治的出现
李宇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主要内容
生平 主要贡献 社会政治思想 卢梭名言
生平简介
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 钟表匠的家庭。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 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 父亲的疼爱。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 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 16岁独立谋生,结识了华伦夫人;出版《现 代音乐论》,销路很差 1750年论文《论艺术和科学》获头等奖
生死权
犯罪之人受死刑的道理也可依同样的看法: 我们因为不愿意被人杀害,所以同意自己 一旦做了凶手也受死刑,在订这种契约时, 我们只是想确保我们的生命,而不是想处 分我们的生命,任何订约的人都不预料自 己当受死刑。
生死权
凡侵犯社会权利的罪人,便成为国家的叛 逆者;违犯国家的法律,便不再是国家的 一份子,而且是在向国家开战。在这种情 形里,保护国家与保护个人,两者不能相 容,必需牺牲其一。审问及判决证明他破 坏了社会契约,因而不再是国家的成员了。
第五讲 卢梭的政治思 想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 雅各· 卢梭)(1712—— 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 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 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 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主要贡献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 《忏悔录》 返回
社会政治思想
1、原始的社会——自然状态 2、家庭是政治社会的雏形 3、社会契约 4、立法权 5、生死权 6、国家
两种不平等
还有哪些不平等?
性别歧视 种族歧视 城乡差异 行业差异 ……
卢梭名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 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 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 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 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可简述如下:我们每个人都把自 身和一切权力交给公共,受公益之最高的 指挥,我们对于每个成员都作为全体之不 可分的部分看待。
社会契约为免于空泛的仪式,隐含着这么 一个条款:任何人如不遵守公共的意志, 得由全体迫其遵守之。
立法权
欲定出最适合于国民的法律,须有明察人们的一 切情欲而不为任何情感所支配的上智。 治人者不应兼立法,立法者不应兼治人。 罗马十大行政官从未只凭他们自己的权威而制定 法律。他们对人民说:“我们所提议的,未经你 们的同意,不能成为法律。”因此起草法律的人 没有亦不应当有立法权;而人民纵使自愿,亦不 能剥夺其不可转移的立法权,因为依照原来的根 本契约,只有公共的意志能约束个人,一个个别 的意志是否合于公共的意志,应以人民的自由投 票决定。
生平简介
1756年,接受朋友馈赠的乡村小房子,开始 隐居生活。 背井离乡 卢梭一七七八年七月二日逝世,葬于杨树 岛。一七九四年,法国大革命五年后,遗 骸迁葬于巴黎先贤祠。
主要贡献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 “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 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 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 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 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 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 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 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 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 要求。
我爸是李刚
自然状态的论述1Βιβλιοθήκη 野蛮人的身体是求生的唯一工具。
他唯一的注意事项就是自身的保存,他的 视觉、听觉和嗅觉非常精细敏锐。
自然状态的人类,在他们之间起初没有任 何种类的道德关系,也没有一定的义务, 所以他们不可能是善的,也不可能是恶的。
知足常乐,没有过分的贪婪,仅仅满足自 己的生理需要即可。
世上主要存在着三种政府形式:
民主制,即由全体或大部分人民治理; 贵族制,由少数人所治理; 国君制,由一人治理。
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找出 一种结合的形式,能以社会的全力保护每 个成员的生命财产,同时每个成员一方面 与全体相结合,一方面仍然可以只服从他 自己并仍然和从前一样自由。
立法权
一个国家最好的组织,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如彼此熟悉,了解自己的元首,同一个种 源,有共同的信仰和风俗等。 问题:国家的规模是否仅适合小规模的熟 人社会?面对幅员辽阔的陌生人社会,如 何实现公民的立法权? 返回
生死权
社会契约的目的在于保护订约的当事者。
凡欲依靠他人的生命以保全自己的人,在 必要时,亦须牺牲自己的生命以保全他人。 服兵役的义务。 《集结号》——冯小刚
不平等的顶点
臣民除了主人的意志之外再没有别的法律,主人除了自己 的热情以外也再没有别的规则,因此,善的观念和正义的 原理又重新消失了;这里,一切都恢复到最强者的唯一法 律上来,从而也回复到一个新的自然状态上来,但这种自 然状态和我们曾由之开始的那种自然状态有所不同,因为 一个是纯粹的自然状态,另一个则是过度腐败的结果。专 制暴君只有当他是最强者的时候才是主人,一旦人们能够 把他驱逐,他就不能抱怨暴力。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 的那种暴动,较之暴君昨天用以处置其臣民的生命、财产 的那些行为,同样是合法的行为。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 翻他。此时暴君不能怨恨他人的不公正,而只有怨恨自己 的不谨慎或不幸。举例说明
自然状态的论述
野蛮人在自然状态下只有因年龄、 体质的不同而存在的不平等,而无财 产、政治上的不平等,他们快乐地、 幸福、自由地生活着。
家庭
父亲与儿子
人的本性:保持他自己 的生存,自行判断他维 持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 以便成为他自己的主人。
家庭
家庭是政治社会的雏形?
统治者与人民——牧羊人与羊群? 昏君、暴君和明君 清官、贪官 “父母官”的称谓反映了一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