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22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22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价态规律,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H2O只做氧化剂,即H的价态降低。
14.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NO3-、K+和M离子,经测定Fe3+、NO3-、K+和M离子的浓度之比为2∶4∶1∶3,则M离子可能是( )
故答案为:D。
3.在下列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氨水
B. 硫酸钠固体
C. 二氧化碳水溶液
D. 熔融的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B. 硫酸钠固体是电解质,但不能导电;
C. 二氧化碳水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D. 熔融的氯化钠属于电解质,且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B.16O2与18O2是单质,不是原子,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
C.23Na+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11=12,电子数=11-1=10;24Mg2+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4-12=12,电子数=12-2=10,故二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电子数,选项正确,C符合题意;
A. 2H2+ O2=2H2O B. Na2O+H2O=2NaOH
C. 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D. Cl2+ H2O=HCl+HClO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只做氧化剂,即氢原子的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
【详解】A、H2O为产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
A. 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碘水和溴水
B.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C. 镁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生物炼铜就是利用特殊的细菌将硫化铜转化为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溴水能将KI氧化成I2, 故溴水和碘水都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不可鉴别溴水和碘水,选项错误,A不符合题意;
B.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纸浆,选项正确,B符合题意;
C.镁能与CO2反应,故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器,选项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炼铜的过程是利用特殊的细菌将难溶性的CuS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 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 H2
B. NH3
C. SO2
D. CO
【答案】B
【解析】
【详解】浓硫酸属于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属于碱性气体,故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符合题意;
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做焰色反应时,应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上灼烧,以除去杂质,然后再进行实验,选项正确,C符合题意;
D.蒸馏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冷凝水至装置恢复至室温,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下列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积在底部,能防止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氟酸应保存在塑料瓶内,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1.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Fe(OH)3胶体
B. 蛋白质溶液
C. KOH溶液
D. 淀粉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据此分析选项即可。
【详解】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即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方程式,H2O中的H→H2,化合价由+1价→0价,化合价降低,即H2O为氧化剂,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为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不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D.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两个电子形成S2-,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 氢氟酸(HF)保存在塑料瓶中
D. 配制的FeCl2溶液中加CCl4溶液防止被氧化
A. 玻璃是以石灰石、纯碱、石英在玻璃熔炉中高温熔融制得的
B.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C. 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纯硅
D. 高炉炼铁中利用焦炭直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玻璃是由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制得的,选项正确,A符合题意;
B.Ca(OH)2微溶于水,故澄清石灰中Ca(OH)2的浓度很小,制备漂白粉应用石灰乳,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量为:3c(Fe3+)+c(K+)=2x×3+x=7x;
溶液中NO3-所带负电荷的总量为:c(NO3-)=4x;
由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量超过了NO3-所带负电荷的总量,其差值为3x,故M离子(浓度为3x)中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OH-、I-都能与溶液中的Fe3+反应,而Cl-与溶液中的离子都不反应,D符合题意;
B. 盐酸---纯净物
C. 氯化银---弱电解质
D.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A选项错误;
B.盐酸为HCl溶液,属于混合物,B选项错误;
C.氯化银为盐,属于强电解质,C选项错误;
D.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氧化钠属于碱】
砒霜为固体,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说明砒霜加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冷却后又凝聚为固态,从而将砒霜与其他杂质分离,这个方法叫做升华,答案选C。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方法是找到关键字,如本题中的“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等说明砒霜有易升华的性质,从而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5.下列产品的主要成分不正确的是( )
A. 光导纤维——硅
B. 水泥——硅酸盐
C. 漂白粉——次氯酸钙和氯化钙
D. 苏打——碳酸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水泥属于硅酸盐,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A. OH-
B. SO42-
C. I-
D. 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溶液的电中性确定M离子所带电荷数,再结合离子共存,从而确定答案。
【详解】设溶液的体积为1L,再设Fe3+、NO3-、K+和M离子的浓度分别为2x、4x、x、3x。由于溶液显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量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量相等,则有:
B.NH3·H2O是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产生NH4+和OH-,选项正确,B符合题意;
C.BaCl2是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Ba2+和Cl-,选项错误,C不符合题意;
D.NaHCO3是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Na+和HCO3-,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分析】
由aN-确定M2+的核外电子数,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确定M的质子数。
【详解】aN-的核外电子数为a+1,则M2+的核外电子数也为a+1,则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2=a+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M元素的质子数为a+3,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故答案为:B。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容量瓶使用前必须干燥,否则将引起误差
B. 分液操作时,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紧接着放出上层液体
C. 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
D. 蒸馏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定容时需向容量瓶内加入蒸馏水,故容量瓶使用前不需干燥,选项错误,A不符合题意;
A. 标准状况下,1.8gH2O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4gCO和N2混合气所含质子总数为7NA
C. 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Mg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足量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1.8g水的物质的量 , 故其所含分子数为0.1NA, 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D. C60与12C是同位素
【答案】B
【解析】
A、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选项A错误;
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选项B正确;C、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60是一种单质,选项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C60是单质,不是核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