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多诺反艺术理论的价值批判

阿多诺反艺术理论的价值批判

阿多诺反艺术理论的价值批判作为一名犹太人,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WistuqrundAdorno)二战时自身的流亡经历,以及流亡到美国哥伦比亚以后所目睹的流行文化和艺术对人们的控制,他坚信否定的辩证法能担当起打破长期以来由启蒙理性所遮蔽的世界的重任,它才是人类思维中正确认识和认清事物的方法。

一、“反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哲学的立足点,阿多诺认为无论是以往的形而上学还是认识论它们都存在着一个共性追寻源出性,认为所有的事物最终都可以追溯为某种第一性的东西,因此对传统哲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在阿多诺看来绝对的源出性是不可能存在的,他说,“任何想寻找原初事物或概念的哲学都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传统哲学“所寻求的秩序与不变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连续的否定,它破坏性的抵制任何赋予世界以‘统一性’从而把世界限定在一个原则上的企图。

马克思视野中的辩证法所含有的否定不是简单的、绝对的否定,而是包含有肯定的否定,是与肯定有着密切联系的否定,“否定之否定”最终指向肯定。

然而,阿多诺认为,否定是不包含任何肯定因素的否定,是绝对的否定,“否定之否定”最终的指向不是肯定,它仅仅是证明第一次否定的不彻底。

阿多诺所谓的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在“事物总是走向反面,没有什么肯定”这种“崩溃的逻辑”精神统领下“矛盾地思考矛盾”,“不断地否定”。

阿多诺认为传统的哲学在寻求肯定性和同一性的道路上已经发生严重的异化,逐渐被绝对霸权所掌控和利用,早已偏离自身正确的轨迹,它是造成现代人的不幸的罪魁祸首。

以社会批判为立场,“否定的辩证法”成为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指导精神。

二、阿多诺的“反艺术”理论以“否定的辩证法”为精神指引,阿多诺对现代艺术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现代艺术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否定,它在大否定之中捍卫了艺术最重要的品质即自律性。

作为现代艺术的拥护人,阿多诺在对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展开的大批判中为艺术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规定,进而提出了反艺术理论。

艺术史的长河之中有很长时期人们是按照“美、和谐、理性、法则”等观念来把握艺术品,然而,在《美学原理》一书的开篇之文《确定性的丧失》中,阿多诺指出:‘由于社会曰益缺乏人性,艺术也随之变得缺乏自律性。

那些充满人文理想的艺术构成要素便失去了力量。

阿多诺认为,传统的艺术是遵循整合的辩证法,整合是其动力学,审美主体在整合的过程中盲目地服从于异化与抽象的整一性,造成的后果是审美主体变成了无能的主体,艺术作品成了虚假同一性现实的余象或折射,那些呈现出和谐完整外观的传统艺术也成了对自身的嘲讽。

阿多诺极力赞扬勋伯格创造的“十二体系”无调音乐,正是因为这种现代主义音乐不但打破了传统音乐要求给耳朵带来它所需求的安宁(所谓的和i 谐,而且张扬了音乐家的独特个性。

在阿多诺看来,与传统艺术相比,现代艺术明显是对虚假现实的否定,因而更具有艺术生命特征。

在何谓艺术的本质方面,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从本质上说是精神活动,“单纯直观的艺术品是无因之果。

艺术的物似性也只能说明物乃是艺术品的载体而已。

而精神fcpiri)则是‘艺术作品的以太(e the!)’。

以精神为本质,阿多诺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幻象”特征,他认为幻象是艺术作品的实质性特征,幻象之于艺术犹如灵魂之于人,那些完全失去幻象的艺术作品毫无用处。

立足于艺术自身,“审美幻象”指的是一种“增值”或“盈余”,而这个“增值”或“盈余”说到底就是艺术精神。

阿多诺再三强调艺术中主观意义上的“精神”的重要性,他其实是想通过“精神化”让艺术达到挣脱外在的限制因素的目的,进而最大可能地拥有自身的社会性批判的能量。

反艺术是一种否定的艺术,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全面异化的现代社会是反艺术产生的现实根源和温床,阿多诺认为,伴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性的不断异化艺术的黄金时代早已荡然无存,“今曰没有什么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更非不思而晓的。

所有关涉艺术的东西,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等等,均已成为了问题。

现今的艺术在阿多诺的眼中失去了一切确定性,并深陷于危机之中,在危机中有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顺从的艺术和反艺术。

顺从的艺术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消费的艺术,它完全丧失了艺术的美学原则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力量。

反艺术是对顺从的艺术和艺术所面临的危机而做出的一种反应。

阿多诺认为,“现代艺术之所以被人视为一种‘反艺术’(Anti—ar),主要是因为它表现出一种‘反世界’(Anti—Wel)的倾向”。

它不再蓄意美化社会现实生活,呈现出毫不留情地揭示社会种种弊病和展现生存困境的姿态。

在他看来,“艺术的本质、社会职能及其社会重要性或许正在于它同这个世界的对立,并且“重要的艺术作品意在使反艺术的维度成为己有。

事实上,当反艺术被完全剔除肃清时,艺术也就不再是艺术了。

反艺术站在文化工业操纵的社会的对立面,拒绝成为商业的、流行的和消费的艺术,坚持自己之为艺术,于是就把自己变成了反艺术。

三、“反艺术”理论包含的艺术危机在阿多诺看来,反艺术的出现正是艺术危机的表征,反艺术理论自身包含有三种艺术危机:意义的危机;显现的危机;模仿的危机。

(一)意义的危机“意向性”是胡塞尔在其现象学中发现意识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是有关某对象的意识,世界离开人,离开意识,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阿多诺认为,意向委实是艺术的一个契机,艺术作品作为一个过程,是素材与意向之间的动态所在,没有意向也就不会有形式,因为意向是形式之固有形态中的鉴别原则。

“意向的客观载体或负荷者称之为意义。

意义将一件作品的各种意向综合为一个整体。

在传统艺术中,从意义复合体的角度来界定一件作品曾是一种惯例,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由主体和整个意义复合体观念所设定的意义的绝对命令是完全错误的,随之艺术家在创作中不再使用曰常用意上的肯定意义,在艺术世界之中所有和意义相关的范畴和概念都遭受着被摒弃的命运,艺术在投射意义复合体时所碰到的阻力变得越来越强大,艺术作品也不再隶属于意义复合体的观念。

现代艺术家们对这一困境做出的最终表态是否认意义,原因是“由于主体的解放拆毁了一种预先设定的有意义的秩序的大量构件,于是意义概念开始失去它在神学中貌似有理的性相。

阿多诺认为,先锋派将“通过无意识的创作否定意义本身”这一理念提高到了意识水平,并将其主题化,这成为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主流,新达达派艺术作品是从正面无情地展示了意义的结局,贝克特的戏剧作品彰显了对虚无和无意义性的迷恋,通过否定意义来建构意义,则从反面展现了“意义的危机”。

在阿多诺看来,印象派以来的种种现代主义艺术,摧毁了在“生活经验之流”的基础上主观体验的连续统一体的可能性,蒙太奇思想和技术构成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使人们认识到任何有机的整一性和肯定性的意义都非常可疑。

然而,反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正是无意义的经验,因此,阿多诺认为这场意义的危机是无法逃避的,是意义应得的回报,它目睹了艺术如何依靠自身的逻辑消除审美的主体性。

(二)显现的危机阿多诺认为,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们往往倾向于蓄意美化现实中的丑恶,给人提供一种虚假的安抚和慰藉,而现代艺术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度,认为艺术是一种表现苦难的语言,应当赤裸裸地揭露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宣泄过去曾经被压抑的东西,如个性、生命、本能。

正是因为艺术家自身对于现代社会的焦虑和批判的态度以及所面对新的表达主题,所以现代艺术必须在艺术观念和技巧手法上进行创新,展现出全新的表达方式。

在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观念和技巧的颠覆和反叛中,阿多诺认为“反叛所带来的后果是,艺术正处在回归到单纯物质的时刻。

他说,很多当代的音乐和绘画作品可以明确地打上自然主义的红色标题,因为它们只是毫不掩饰地展现了各种物理主义般的处理材料的方法,因此,他得出现代艺术在观念和技术的求新过程中呈现出重新向具体化倒退的现象的结论。

在阿多诺看来,一旦艺术作品对其纯粹性诚惶诚恐,最终到达对这种理想失去信任的程度,它显现出来的就是不再够得上艺术的东西,仅仅只是画布或者单纯的音响材料,这时它就成了自己的敌人,因为它将继续以直接的或者伪装的方式支配目的性的理性。

(三模仿的危机自古希腊到19世纪末期,模仿在艺术王国中一直拥有着中心和主流地位,到了现代阶段,随着艺术家们对表现自身内在主观情感世界的强调,表现在艺术中越来越受推崇,模仿则被视为一种被抛弃的、落后的观念,模仿的地位最终被表现所取代。

在模仿变得失宠的现代艺术氛围中,阿多诺再一次语出惊人,提出模仿“是艺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的主张,他认为“将模仿思想从美学中除掉与不加鉴别地予以接纳都是错误的。

阿多诺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再现摹本的意义,他反复强调模仿不是指机械的、外在的摹写,特别是不能在单纯作为对象性复制的层面上使用模仿,在他那里模仿是“被理解为主观创造过程与客观的、未安置的他者之间所结成的非概念性亲和关系。

在阿多诺看来,模仿与理性是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艺术的自律性的宝贵品质是通过模仿铸造的,没有模仿就没有艺术的自律性,艺术的意义与艺术的模仿契机同样也是相互依赖的,没有模仿契机就没有意义。

此外,自由的手段也是通过模仿进入艺术领域的。

阿多诺本人并不反对艺术模仿现实,但这一点上他不同于那些在肯定意义上对社会实践做出模仿定论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

阿多诺所说的模仿包含有鲜明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在他看来,通过模仿“真实的现实”,艺术才能抵制强加的秩序,才能否定虚假的现实并与之相抗衡,然而在理性强权统治下现实世界却是到处充斥着假象,人也因为异化变成了无能的主体故不能准确地模仿现实。

阿多诺认为,人类在文明时期饱受苦难和迫害,而“模仿行为对所有那些被数百年文明从人身上强行割裂与压抑下去的东西来说犹如一件容器,因此,模仿不应该被放弃,因为它是非理性的。

但是,“模仿禁忌是资产阶级本体论的中心部分,在这个集权和受到管治的世界上,这种禁忌已经扩散到原先属于模仿的领域,因此解救模仿所遭遇的危机变得非常迫切,因为由模仿的维度所生发的艺术给予我们作为独特的个体的经验,“艺术的模仿原则所代表的是一种感性的接受、表现和交往的行为方式〕。

阿多诺提倡模仿的艺术目的在于打破同一性的理性的绝对霸权统治,恢复社会现实中个体的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四、“反艺术”理论中现代艺术的职能在人性曰益异化和拜物教盛行的现代社会,阿多诺认为,现代艺术应担负起引导人们走出困境的义务,它具有以下两种职能 (一)揭露现代文明的弊病和人性的缺陷“浪漫主义之父”卢梭早已发现并揭露了文明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与卢梭不同,阿多诺并不认为艺术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相反,他认为现代艺术应该而且有义务担负起揭露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流弊的责任。

他说,面对现代社会中美善的收缩,丑恶的扩张,颓废的风靡,焦虑的加深,暄闹的纷扰等问题,人类要想从现代社会所遭遇的困境和危机中拯救自己,除了通过其他的方式之外还必须从文化入手,因而需要培育和发展一种真理意志,但很不幸的是,真理在虚假的意识形态中或者已经被意识形态化了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