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A月#B;0-(6(C;8,+5D(:0,-D:02+:26$’)+"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卷第%期’()*+,-(./),01203(,-4+5)67*892,:;2*63(--2<2=(->%&?(>%!&&@年A 月#B;0-(6(C;8,+5D(:0,-D:02+:26$’)+2>!&&@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陈士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淮北!%E&&&)摘要:阿多诺的理论想象由“启蒙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再到“艺术的辩证法”,昭示其批判思想进展的理论路径。

反艺术、审美形式与审美幻象设置了阿多诺所营构的艺术张力态势的三条重要维度,其中隐含的诸多悖论深刻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批判强调哲学反思与艺术经验互补性整合F 力主社会现实、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开放式并存等现代性特征。

深入地研讨这些问题有益于我们重建具有实践性品格的审美理论F 有效地解读现代艺术文本F 同时也为反思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宝贵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阿多诺;美学批判;反艺术;审美形式;审美幻象中图分类号:GH%I &A@文献标识码:J文章编号:"&&%I !"%K (!&&@)&%I &&!"I &E————————————————收稿日期:!&&@I &"I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现代性语境中的阿多诺美学思想研究》(!&&@6L!"E )作者简介:陈士部("@AH I )F 男,江苏东海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

"博士#生$论坛"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他的批判理论在二战后进入巅峰时期,其标志就是他的《否定的辩证法》("@AA )和《美学理论》("@M&)的著述与问世。

其中,阿多诺晚年写成的《美学理论》以其美学批判的方法策略标示其批判理论的新高度,同时又展露出其批判思想的种种困境,而这些理论困境却又给继起的后现代文化思想提供了反思的契机。

在某种意义上说,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说不尽的。

本文将在考察阿多诺美学批判的理论前奏的基础上,拈取、分析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以展示其独特的思想精神风貌,并尝试做出我们的评判。

一、美学批判的理论前奏阿多诺晚年致力于美学的反思是有其必然性的。

这既有德国古典美学以及阿多诺熟知的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现代美学思想作为外在语境的诱因,又有他早期的艺术修养和大众文化批判实践等自身条件,此外,他原有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原则(“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使他对美学、艺术的反思有了厚重的理论背景与可资沿袭的批判范式。

当然,在《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已把传统美学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也就是说,美学批判已成为他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写的《启蒙辩证法》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考察了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极权主义何以产生、发展的问题,他们找出了其中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主观与客观分裂等症结,深刻地指出了启蒙理性破除了神话而自身又成为新的神话的辩证历程。

艺术同样被整合在这种辩证的历程中,也就是说,艺术在启蒙初也是启蒙的武器,艺术从巫术中分离出来,批判神话并撒播启蒙理性的种子,但最终它又成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的俘虏,被“镶嵌”在欺骗人、愚昧人、压榨人的“文化工业”的机器上。

这样看来,阿多诺后来的美学批判与《启蒙辩证法》之间有着微妙的精神联系,难怪以研究阿多诺著称的美国当代学者马丁・杰伊这样说道:“阿道尔诺向美学所作的战略撤退,早在《启蒙的辩证法》———即使不是在此以前———就可见端倪。

”N "O "@A I "@M(马丁・杰伊认为至迟在《启蒙辩证法》时,阿多诺就转向了美学批判,这表明在他看来阿多诺转向美学并不是真正的战略收缩,因为后来毕竟还有战略进攻炽热化的《否定的辩证法》,它的撰写与《美学理论》几乎同时)这种端倪有诸多的表现。

在“启蒙的概念”中,艺术与巫术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问题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在《美学理论》中,阿多诺在第$章以“起源———一个虚假的问题”为标题,在第(章以“模仿与理性”为标题,对上述问题作了更为集中深入的论述。

在“启蒙的概念”中,还有许多有关自然界的论述,比如:“神话变成了启蒙,自然界变成了单纯的客观实在”"!#);“纯粹自然的生存,包括动物的生存和植物的生存,对文明制度来说都是绝对危险的威胁”"!#!);“随着支配自然界威力的增长,社会制度支配人的权力也猛烈增长,这种荒谬的状况说明了合理社会的理性已经过时”等"!#(*。

这里对自然界的关注(由于工具理性、极权主义的泛滥,自然界成为它们猎取的场所,而失去了自然的本性)成为批判、否定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与整个法兰克福学派关注“自然”是一致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里的批判精神也成为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设专章(第*章)来讨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黑格尔批判自然美的再批判”的潜在的理论前提。

此外,针对“塞壬的歌声”,《启蒙辩证法》中有句言简意赅的话:“奥德修斯船上针对塞壬的诱惑所采取的那些措施,具有启蒙辩证法丰富的寓意。

”"!#(+我认为,这里所说的“启蒙辩证法丰富的寓意”(包括他律与自律、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客体与主体等辩证内涵)正是后来阿多诺论述“艺术与反艺术”、“和谐与不和谐”、“论主客体的辩证法”以及“艺术的双重性:社会现实与自律性”等悖论性美学命题的理论源泉!鉴于此,阿多诺的学生维尔默断言:“理解阿多诺美学的关键文本就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

”"(#)维尔默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至于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与《美学理论》之间的诸多思想联系,几乎已成为无可争辩的学术常识。

单就文本话语来说,两部论著有许多把“哲学”和“艺术”放在一起对照阐述之处,而后者之所以有此殊荣,是因为在阿多诺看来传统美学使美学哲思与艺术经验分离,从而失去了对现代艺术的阐释力而堕落为意识形态,为此,他以非同一性的哲学观批判了传统的同一性的美学思想,主张审美反思与艺术经验的结合,以此批判形形色色的文化工业现象,并为现代主义艺术保驾护航。

正如有研究者总结的那样:“只有审美经验和批判哲学的辩证结合———或阿道尔诺所谓的动态的聚合,才能产生他所谓的某件艺术作品的真实内涵。

”"$#!+(可见,与《启蒙辩证法》相比,在《否定的辩证法》中,批判美学与批判哲学在“崩溃的逻辑”即“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高度上得到了“动态的聚合”。

由此可见,阿多诺的理论想象由“启蒙的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再到“艺术的辩证法”,其中昭示着他的批判思想进展的理论路径,蕴含着他对“三星集结”(马丁・杰伊语)理想境界的苦心诉求。

阿多诺的美学批判是其批判哲学、批判理论的合理延伸,是其理论想象的一块“飞地”。

面对阿多诺丰富深邃的美学思想,我们这里不妨选取几个关键词来初步勾勒其美学批判的理论想象图景,以期从中获得启示。

二、美学批判几个重要的理论向度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现代主义、先锋艺术的有力辩护。

阿多诺美学理论王国的主要支柱有:反艺术、审美形式、审美幻象、“反升华”和真理性内容等。

$,作为否定的艺术的“反艺术”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家那里,审美和艺术拥有否定异化现实、批判“被管理的世界”的社会功能。

批判美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现实间离的方式解放本能和感性,艺术首先是以不协和的姿态对抗现实的不和谐,以否定的摧毁性的形式对抗现实的物化形式。

”"*#%’为此,出于对传统艺术、西方当代艺术特别是“文化工业”的拒斥,阿多诺提出了“反艺术”这个初看令人匪夷所思的概念:“由于所有艺术皆为世俗化超越,所以,一切艺术都涉及到启蒙辩证法。

艺术凭藉发展反艺术的审美观念来对付这种辩证法的挑战。

从现在起,一切艺术不可能没有反艺术的契机。

”"%#%!。

这样看来,正是由于启蒙辩证法的双重性———同化与异化、解放与!!压抑以及拒斥与臣服等共在,决定了传统艺术必须让位给“反艺术”,以保持其否定、批判现实的功能,“反艺术”成为阿多诺为现代主义艺术辩护的一面大旗。

我相信这种理解是不会悖逆阿多诺的“艺术的辩证法”的。

与传统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形象直观性、对优美的崇尚和虚假的和谐理想相对立,阿多诺心目中的反艺术具有倡导抽象形式的精神反思性、崇尚丑和张扬黑色理想等特征。

首先,由于在“无意象的世界”新事物必定是抽象的,由于面对总体化世界的支配,艺术只能借助“抽象性”暂时离开现实世界并进入艺术作品,“才能抵制那种支配”。

由此,阿多诺表示出对贝克特散文作品的欣赏,称之为“官僚化世界的胶卷底片”。

其次,现代艺术不应像传统艺术那样借助幽默的手法来消解丑,而应把它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和唯物主义的母题”:“艺术务必利用丑的东西,借以痛斥这个世界,也就是这个在自身形象中创造和再创了丑的世界。

”#$%&’再者,阿多诺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艺术观(传统艺术观把“美”、“和谐”作为理想),他把黑色理想的传达与抽象艺术联系起来,以此保证现代艺术的批判功能。

所以,他说道:“现代艺术总的看来主要借助其自身的巫术契机,即黑色特性,以期排除这个丢掉幻想的世界中的巫术般的商品拜物主义。

”#$%()*这里显示出阿多诺试图通过艺术与巫术的根源性关联,借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来批判、否定这个弥漫着启蒙理性的“无意象的世界”。

显然,现代艺术的反艺术特征昭示其批判性、否定性的功能向度,或者说,现代艺术与现代社会有意识的对抗姿态使其成为非艺术或反艺术,而这种反艺术的特征及其否定性功能同样也体现在现代艺术的形式法则上。

!+审美形式阿多诺是从他的艺术终结观和“反艺术”观念出发来思考形式问题的,“艺术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有赖于一种新的形式美学出现的可能性。

”“形式概念在艺术和经验生活之间划出一条质性的和对抗性的分界线。

经验生活的现代多样性试图否认艺术存在的权利。

在此情境中,艺术的命运与形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可谓生死与共。

一般说来,形式应对当前的艺术危机负有部分责任。

”#$%!*’总的看来,阿多诺的审美形式观有几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可以概述如下:其一,审美形式的文本构结作用。

阿多诺认为,审美形式就是艺术作品中所有显现成分的组织,就是要具有一种使艺术作品连贯和结合起来的眼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