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教案

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间的关系。

2. 观察:表格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3. 这些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学生讨论:都是碳原子,他们的质
子数一样都为6,中子数不同;而
氧原子的质子数也一样为8。

学生讨论,归纳
识出发“温故而知
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为形成元素概念打下
基础。

【板书】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
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理解,记忆投影】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
的关系
学生理解,记忆。

及时巩固前面的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条理化,清晰化。

【过渡】外国人可能不
认识汉字,所以要使用统一的符号。

【提问】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文。

2.元素符号书写的原则是什么?阅读课本61页“资料”,回答:拉
丁文,一大二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和归纳能力。

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符号:(1)H N (2)a e l g
【投影】元素符号的意义: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思考:C表示什么?
6C呢?学生聆听、理解。

学生思考、理解
对知识进行深化理
解。

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观看、聆听。

增进对科学史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与探究。

活动
形式的建议:
1、小组抢答竞赛;
小组交流后由代表发言
人人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习效率,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

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
跟大家说一说。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
价,适时纠正、补充、表扬与鼓励。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
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
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的同时进行思考,辅助练习题,加以理解知识点。

八、板书设计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固态、液态、气态)、稀有气体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