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 Words (2)1 绪论 (3)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3)1.1.1 研究背景 (3)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3)1.2文献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3.1 研究内容 (4)1.3.2 研究方法 (5)2 水文化的界定及发展 (5)2.1 水文化的含义 (5)2.2 国内外水文化的发展史概况 (5)2.2.1 国内水文化发展史概况 (5)2.2.2 国外水文化发展史概况 (6)3 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 (6)3.1 都江堰水文化物质层面 (6)3.1.1 水文化之水利工程 (6)3.1.2 水文化之水利人物及文物 (7)3.2 都江堰水文化精神层面 (7)3.2.1 水文化之民间习俗 (7)3.2.2 水文化之哲学理念 (8)4 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8)4.1 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保护 (8)4.2 都江堰水文化的发展优势 (9)4.3 都江堰水文化的发展途径 (9)4.3.1 加强水文化产业的宣传 (9)4.3.2 园林景观建设设计融入水文化 (10)4.3.3 文化与科技的有效融合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5)探究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姓名:胡钊庆指导教师:窦存芳教授摘要:被誉为“天府之源”的都江堰,因其所在的地理区域与主要场所都与水文化息息相关,身处都江堰,无时无刻都能够体会到一种具有古老、悠远、特色的水文化气息。
都江堰的水文化内涵丰富,其包括“以人文本”、“天人合一”、“开拓进取”等特点,因此本文将对都江堰水文化传承和开发现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使都江堰丰富的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保护,并为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真正将水文化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确切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心中目。
关键词:都江堰;水文化传承;水文化产业;水利工程Inquiry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Dujiangyan Water CultureMajor: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Name:Hu ZhaoqingSupervior:Professor Dou CunfangAbstract:Dujiangyan, known as the "source of Tianfu", is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 culture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area and main places. Being in Dujiangyan, we can experience an ancient, remote and characteristic water culture breath all the time. The water culture of Dujiangyan is rich in connot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text",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ioneering and enterpris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ulture of Dujiangyan in order to further inherit and protect the abundant water culture of Dujiangya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ulture industry, so as to truly develop the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ng is precisely in everyone's mind.Key Words:Dujiangyan;Water Culture Inheritance;Water Culture Industry;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1 绪论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1.1.1 研究背景从古到今,人类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创造了丰富的水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之中。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目前已对水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对水文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理论构架的研究、关于水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的水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与水文化、水文化的应用问题等方面。
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之都——都江堰,其文化的精髓便是水文化。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其水文化的内涵覆盖在都江堰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包括水利工程、水利历史文物、哲学思想、民间习俗等方面。
都江堰也在2000年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水利工程至今造福于当地百姓;如今在都江堰这座城市中仍然矗立着李冰父子的雕像,每年清明时人们都会举行放水节来祭祀他们的丰功伟绩;水文化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
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水文化传承的需要,当地的水文化产业链及其发展模式仍未成形,其中仍然有很大的探究和开发空间。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文化逐渐成为被消费的对象。
而水文化是都江堰众多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这座城市尤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为了让当地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利用,促使当地水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且为都江堰的经济收入作出卓越的贡献。
本篇论文通过对当地水文化产业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当地水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水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对当地水文化产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2文献综述目前,水文化在文化产业中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关于水文化的定义学者们都有自己的见解。
孟亚明在《浅谈水文化内涵》中提出水文化的概念是从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引伸出来,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最简明的说法是,水文化是有关水的文化或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等(孟亚明,2008)。
李宗新认为水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水事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李宗新,2013)。
左其亭则认为水文化是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对水的认识、思考、行动、治理、享受、感悟、抒情等行为,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左其亭,2015)。
关于对都江堰水文化的概括:郑大俊认为,都江堰的水文化包含了“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思想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道风仙气”的文化观等(郑大俊,2014)。
肖芸则认为都江堰水文化是指人本主义的水神信仰、道法自然的治水哲学、人水和谐的价值观念(肖芸,2011)。
纪玉梅则认为都江堰的水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治水、祭水、放水,体现符合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天人合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哲理。
从上述文献中不难总结出都江堰的水文化体现出了人与水共生共存的关系,水文化已成为都江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纪玉梅,201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分出,各个学者对水文化的定义和理解并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研究的方向却是一样的,简单的概括就是水与人文的关系。
而对于都江堰的水文化具有它独特的地方,它蕴含在当地的物质、行为、精神方面。
然而在传承水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因此应从水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加强人们对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思考如何保护管理和创新水文化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的水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也还不太成熟,都江堰的水文化产业就更是如此,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地考察并分析总结水文化产业的特点和不足,并对症下药。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 研究内容本文的重要研究研究是通过对都江堰的水文化传承和开发保护进行研究探索,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水文化的内涵。
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水文化的界定及发展,主要对水文化的含义、国内外水文化的发展是概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都江堰的水文化内涵,分别从都江堰水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是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分别介绍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保护及都江堰水文化的发展优势和发展途径;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期望都江堰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1.3.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在众多有关都江堰水文化的文献基础上,调查研究都江堰特有的水文化覆盖的方面如水利工程、水利文物人物、民间风俗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都江堰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传承情况。
问卷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关于人们对水文化认识和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帮助研究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问题。
实地研究法:到都江堰有关文化部门考察当地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 水文化的界定及发展2.1 水文化的含义水文化,顾名思义从字面上了解就是与水有关的所有的文化都称之为水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水利文化及与水利工程、水利活动有关的一切文化。
通过分析水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研究看,在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中,均提到了河堤驻防、农田灌溉、人力漕运及一些简单的水利工具[1]。
而在现阶段社会的中,水利建设、水利保护、水利知识宣传等,都与水息息相关。
其中,诗词、传记、民俗等均是体现水文化的不同方式,对人类的生活与精神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2.2 国内外水文化的发展史概况2.2.1 国内水文化发展史概况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水文化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远古时期、中古和近古时期以及从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三个阶段。
远古时期的水文化主要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神话与传说中表达的无奈,即人们在与大自然抗争时无法战胜大自然[2]。
中古和近古时期的水文化虽然通过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大多数的成果都是来自于经验上的积累,仅限于农田灌溉、河堤驻防以及简单的水利工具等,水资源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发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