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角度问题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底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已知2=AB ,22=AD ,2=PA ,求: (1)三角形PCD 的面积;(2)异面直线BC 与AE 所成的角的大小。
2、如图6,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E是正方形11BCC B 的中心,点F、G分别是棱111,C D AA 的中点.设点11,E G 分别是点E,G在平面11DCC D 内的正投影. (1)求以E为顶点,以四边形FGAE 在平面11DCC D 内的正投影为底面边界的棱锥的体积; (2)证明:直线11FG FEE ⊥平面; (3)求异面直线11E G EA 与所成角的正弦值二、直线与平面所成夹角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 ,90BAD ∠=,PA ⊥ 底面ABCD ,且2PA AD AB BC ===,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求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 , AB=3 ,BC=2, A 1A= 4 ,求AB 与面 AB 1C 1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三、二面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1、如图5.在椎体P-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棱形, 且∠DAB=60︒,2PA PD ==,PB=2,E,F 分别是BC,PC 的中点. (1) 证明:AD ⊥平面DEF; (2) 求二面角P-AD-B 的余弦值.2、如图5,AEC 是半径为a 的半圆,AC 为直径,点E 为AC 的中点,点B 和点C 为线段AD 的三等分点,平面AEC 外一点F 满足5FB FD a ==,6EF a =。
(1)证明:EB FD ⊥;(2已知点,Q R 为线段,FE FB 上的点,23FQ FE =,23FR FB =,求平面BED 与平面RQ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3、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点 E 在线段PC 上,PC ⊥平面BDE 。
(1) 证明:BD ⊥平面PAC ;(2) 若PA=1,AD=2,求二面角B-PC-A 的正切值;4、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C BC AA ==, D 是棱1AA 的中点,BD DC ⊥1(1)证明:BC DC ⊥1(2)求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图4ABC A 1C 1B 1DE练习题1、如图5所示,AF 、DE 分别是⊙O 、⊙O 1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8,BC 是⊙O 的直径,AB =AC =6,OE//AD. (Ⅰ)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 (Ⅱ)求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2、如图4,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AA ⊥平面ABC ,D ,E 分别是1CC ,AB 的中点.(1)求证:CE ∥平面1A BD ;(2)若H 为1A B 上的动点,当CH 与平面1A AB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152时,求平面1A BD 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3、如图6所示,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AB=CD=3,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x ,V (x )表示四棱锥P-ACEF 的体积。
(1)求V(x)的表达式; (2)当x 为何值时,V(x)取得最大值?(3)当V (x )取得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AC 与PF 所成角的余弦值。
F图6P ED CBA立体几何中的角度问题答案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解析】(1)∵PA ⊥底面ABCD ,∴PA ⊥CD , 又∵CD ⊥AD ,∴CD ⊥平面PAD , ∴CD ⊥PD , 又∵32)22(222=+=PD ,CD=2,∴△PCD 的面积为3232221=⨯⨯。
(2)解法一:取PB 的中点F ,连接EF,AF,则EF ∥BC ,∴∠AEF(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 BC 与AE 所成的角。
在△ADF 中,EF=2、AF=2,AE=2, ∴△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F=4π, ∴异面直线BC 与AE 所成的角大小为4π。
解法二: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2,0,0),C(2,22,0),E(1,2,1),∴AE=(1,2,1),BC =(0,22,0),设AE 与BC 的夹角为θ,则ACAE AC AE =θcos 222224=⨯,, 又∵0<θ≤2π,∴θ=4π。
2、解:(1)依题作点E 、G 在平面11DCC D 内的正投影1E 、1G ,则1E 、1G 分别为1CC 、1DD 的中点,连结1EE 、1EG 、ED 、1DE ,则所求为四棱锥11FG DE E -的体积,其底面11FG DE 面积为111111E DG Rt FG E Rt FG DE S S S ∆∆+= 221212221=⨯⨯+⨯⨯=, 又⊥1EE 面11FG DE ,11=EE ,∴323111111=⋅=-EE S V FG DE FG DE E .(2)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作x 轴,y 轴,z 轴,得)1,2,0(1E 、)1,0,0(1G ,又)1,0,2(G ,)2,1,0(F ,)1,2,1(E ,则)1,1,0(1--=FG ,)1,1,1(-=FE ,)1,1,0(1-=FE ,∴01)1(01=+-+=⋅FE FG ,01)1(011=+-+=⋅FE FG ,即FE FG ⊥1,11FE FG ⊥,又F FE FE =⋂1,∴⊥1FG 平面1FEE .(3))0,2,0(11-=G E ,)1,2,1(--=EA ,则62,cos 111111=⋅>=<EAG E EA G E EA G E ,设异面直线11E G EA 与所成角为θ,则33321sin =-=θ.二、直线与平面所成夹角 1、【解】 (II )取AD 的中点G ,连结BG 、NG , 则//BG CD ,所以BG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和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相等.因为PB ⊥平面ADMN ,所以BGN ∠是BG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在Rt BNG ∆中,10sin 5BN BGN BG ∠==。
故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052、解:设点 B 到AB 1C 1D 的距离为h, ∵V B ﹣AB1C1=V A ﹣BB1C1∴1/3 S △AB1C1·h= 1/3 S △BB1C1·AB ,易得h=12/5设AB 与 面 A B 1C 1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h /AB=4/5A 1C 1D 1H4CB 123BAD图2∴AB 与面AB 1C 1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5二、二面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1、法一:(1)证明:取AD 中点G ,连接PG ,BG ,BD 。
因PA=PD ,有PG AD ⊥,在ABD ∆中,1,60AB AD DAB ==∠=︒,有ABD ∆为 等边三角形,因此,BG AD BG PG G ⊥⋂=,所以AD ⊥平面PBG ,.AD PB AD GB ⇒⊥⊥又PB//EF ,得AD EF ⊥,而DE//GB 得AD ⊥DE ,又FE DE E ⋂=,所以 AD ⊥平面DEF 。
(2),PG AD BG AD ⊥⊥,PGB ∴∠为二面角P —AD —B 的平面角,在2227,4Rt PAG PG PA AG ∆=-=中在3Rt ABG ∆⋅︒中,BG=AB sin602227342144cos 27732PG BG PB PGB PG BG +-+-∴∠===-⋅⋅⋅123212cos ,7714n n ∴<>==-⋅2、(1)证明: 连结CF ,因为AEC 是半径为a 的半圆,AC 为直径,点E 为AC 的中点,所以EB AC ⊥。
在RT BCE ∆中,22222EC BC BE a a a =++=。
在BDF ∆中,5BF DF a ==,BDF ∆为等腰三角形,且点C 是底边BD 的中点,故CF BD ⊥。
在CEF ∆中,2222222)(2)6CE CF a a a EF +=+==,所以CEF ∆为Rt ∆,且CF EC ⊥。
因为CF BD ⊥,CF EC ⊥,且CEBD C =,所以CF ⊥平面BED ,而EB ⊂平面BED ,CF EB ∴⊥。
因为EB AC ⊥,EB CF ⊥,且AC CF C =,所以EB ⊥平面BDF ,而FD ⊂平面BDF ,EB FD ∴⊥。
(2)设平面BED 与平面RQD 的交线为DG .由23FQ FE =,23FR FB =,知//QR EB . 而EB ⊂平面BDE ,∴//QR 平面BDE , 而平面BDE平面RQD = DG ,∴////QR DG EB .由(1)知,BE ⊥平面BDF ,∴DG ⊥平面BDF , 而,DR DB ⊂平面BDF ,∴DG DR ⊥,DG DQ ⊥, ∴RDB ∠是平面BED 与平面RQ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 BCF ∆中,2222(5)2CF BF BC a a a =-=-=,22sin 55FC a RBD BF a ∠===,21cos 1sin 5RBD RBD ∠=-∠=. 在BDR ∆中,由23FR FB =知,1533a BR FB ==, 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RD BD BR BD BR RBD =+-⋅∠2255129(2)()223335a a a a a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R RD RDB RBD=∠∠,即529332sin 5aa RDB =∠, 229sin 29RDB ∠=。
故平面BED 与平面RQ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22929。
3、4、【答案】(1)在Rt DAC ∆中,AD AC = 得:45ADC ︒∠=同理:1114590A DC CDC ︒︒∠=⇒∠=得:111,DC DC DC BD DC ⊥⊥⇒⊥面1BCD DC BC ⇒⊥(2)11,DC BC CC BC BC ⊥⊥⇒⊥面11ACC A BC AC ⇒⊥取11A B 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11,C O C H 1111111AC B C C O A B =⇒⊥,面111A B C ⊥面1A BD 1C O ⇒⊥面1A BD 1OH BD C H BD ⊥⇒⊥ 得:点H 与点D 重合 且1C DO ∠是二面角11C BD A --的平面角 设AC a =,则122a C O =,1112230C D a C O C DO ︒==⇒∠= 既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为30︒【练习题】1、解:(Ⅰ)∵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AB, AD ⊥AF,故∠BAD 是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依题意可知,ABCD 是正方形,所以∠BAD =450.即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为450;(Ⅱ)以O 为原点,BC 、AF 、OE 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O (0,0,0),A (0,23-,0),B (23,0,0),D (0,23-,8),E (0,0,8),F (0,23,0)所以,)8,23,0(),8,23,23(-=--=FE BD10828210064180||||,cos =⨯++=•>=<FE BD FE BD EF BD 设异面直线BD 与EF 所成角为α,则1082|,cos |cos =><=EF BD α 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为1082arccos(方法二)在平面ADEF 中,DE//AF ,且DE=AF ,所以四边形ODE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DO//EF 所以根据定义,∠ODB 就是所求的角(或其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