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防护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应激性溃疡防护
应激性溃疡,即严重应激因素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包括糜烂,溃疡,出血等,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类可逆性功能损伤。
发生机制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类物质,糖皮质激素及促胃液素分泌增加,致胃黏膜缺血,胃酸增加,黏膜屏障破坏,氢离子逆向渗入,从而导致应激性溃疡[1]。
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降低,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
本人对2008年2月—10月我科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回顾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患者共66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7例,重型颅脑损伤22例,颅内动脉瘤8例,颅内肿瘤9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54.2岁。
结果应激性溃疡发生18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时间在术后或受伤后2天—2周。
轻度出血10例,中度6例,重度2例,经及时发现治疗和护理干预而好转。
2.预防及治疗
2.1预防
2.1.1 积极去除病因,合并应激性溃疡是由于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故预防重点应积极治疗原发症。
2.1.2早期进食○1昏迷病人提倡早期留置胃管(1d-3d),以便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血。
○2早期进食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可及时补充营养和热量,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1.3 药物预防○1应用制酸剂:早期应用甲氰咪呱0.4g-0.8g/d; 中重度出血可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40mg/d-80mg/d。
○2黏膜保护剂:果胶铋120mg/次,4次/日,硫糖铝6g/d, 分3次,胃液注入。
2.2 治疗
预防不能完全避免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应采取以下方法。
2.2.1胃肠减压抽吸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减少胃内容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2.2.2胃内降温止血通过胃管以10℃—14℃的冷盐水洗胃,使胃内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同时使出血部位的纤溶酶活性减弱,以达到止血目的。
2.2.3 药物止血○1胃管给药:冰盐水100ml+去甲肾上腺素8mg和云南白药两者交替胃管滴入,保留30分钟。
○2静脉给药:奥美拉唑40mg/d-80mg/d, 静脉滴注○3及时补
充血容量;在积极止血同时,根据失血量的多少及时予以补充新鲜血液。
3. 观察和护理
3.1 病情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成正比关系。
因此,重症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至关重要。
严密监测意识,瞳孔,血压,脉搏的变化。
如病人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伴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降低时,提示有出血的可能。
呃逆通常是应激性溃疡病人的前驱症状,从开始的间歇性几次,到并发出血时的频繁呃逆,甚至会影响病人的呼吸,因此当病人有呃逆症状出现时要十分警惕[2]。
3.2 胃液的观察观察并记录引流胃液的量和颜色,做好记录和交接班,并判断出血量。
监测胃液的PH值,当胃液的PH值<3.5时,是出血的危险信号[3]。
3.3 护理
3.3.1 呼吸道管理发生应激性溃疡病人,常因呕血而造成误吸,还有些病人可伴有肺部感染。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如保证有效的吸痰,持续吸氧,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等措施,来保持呼吸道畅通,减轻肺部感染。
3.3.2 饮食护理早期进食,可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
生。
对昏迷病人可尽早置入胃管,给予鼻饲流质,一般为牛奶,米汤,鱼汤,必要时给素饮食。
每次鼻饲前,先评估胃肠动力功能。
检查胃内潴留液量及胃液的颜色,以决定是否鼻饲及鼻饲的量。
对出血量大伴有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待出血停止24h后即可给予少量温凉流质。
3.3.3 基础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次,出现呕血及时清洁口腔。
皮肤护理,每2h翻身叩背一次,出现柏油便,用温水洗净,涂鞣酸软膏,保护肛门,防皮肤破损。
3.小结
针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对重症患者,我们采用了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性用药。
对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在护理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早的发现应激性溃疡的先兆,通过合理的用药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到得以早日的康复。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01
[2]闫秀琴赵捷等颅脑损伤并发症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报2007.6.(3)66-67
[3]廖建平,茹卫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J】中护理杂志,2003,
38(6):4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