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研究性学习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水南中学高一(8)班物理研究性学习组课题研
究成果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重要。

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航天科技迅速发展“神五”、“神六”、“嫦娥一号”相继发射成功,为更好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体验导弹的飞行与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我们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找资料之
后动手制作水火箭。

根据查找的资料:“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

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

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

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质量是空气的816
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
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我们于2009年3月开始动手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制作完实验器材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试验,试验结果并不理想。

在组长曹隽羽的主持下,召开了一个研讨会,内容是“制约‘水火箭’发射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郑华同学说:“‘水火箭’发射高度与‘水火箭’自身的质量有关。

”金炯民:与瓶内的气压有关。

郦雪琪:与瓶中灌水的质量有关。

钟思远:与“水火箭”的外部形状有关。

罗斌:与瓶口的橡皮塞和金属气门的质量有关。

上述同学在提出自己的假设之后,都对假设的“因素”进行了推理和验证,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

下面仅举一位同学的假设与求证。

假设:“水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水火箭”的质量有关。

求证:设“水火箭”自身的质量为m,发射速度为vi。

所谓“水火箭”的发射速度是
指水、塞和气门喷出时“火箭”向上的即时速度。

被高压气体向下喷出的水、橡皮塞和金属气门总质量为m,喷射物向下喷射的速度为V2。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nv i+m (-v 2)=0
••• v1=m2v2/m1
说明:vi与m、m、v2有关。

如果m、v2保持不变,则“水火箭”发射时的速度与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即:m越小,vi越大,vi越大,发射越高。

故“水火箭”的发射高度与“水火箭”的质量有关,即m越小,发射越高。

组长曹隽羽说:“我推出‘水火箭’发射速度公式v i=mv2/m i,应该是正确的。

我们来做
一个实验证明‘水火箭’质量m越小,发射速度v i越大,发射越高。

”金炯民:在研究一个变量与几个变量的函数关系时,我们可以选用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里面灌水的质量、橡皮塞和气门的总质量m相同的“水火箭”,将其中一火箭瓶颈上绑上一块环形铁块,使两个“火箭”的质量不同,进行发射对比实验。

郦雪琪:你的假设实验只控制了一个变量m不变,还有水、塞子和气门向下喷出的速度
v2如何控制,使它们相同呢?戚佳斌:我想出
了一个办法,让两个瓶口的塞子塞得松紧程度一样,打气后,高压气体冲开瓶塞时的压强就会一样大,产生向下的推力也一样大,喷出水和橡皮塞的速度v2就会一样了。

大家异口同
声说:“对,对,两个变量控制问题解决了。


然后通过实验证明:通过对比发射,“水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水火箭”自身的质量有关,即质量越小,发射的高度越高。

同理经过反复的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1. 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
通过实验得出,当水量为1/4时,水火箭飞地最高.由实验结果看出:气压与射程成正比.这是因为气压越大,喷水的力量越大,水火箭的冲量越大,水火箭做反冲运动.而在发射水量为1000ml以上时,水火箭中的水未喷完,由于气压减小就停止了加速,增加水火箭的重量,使水火箭受重力影响而提前坠落了.质量越大,所需提供的动量就越大,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量越大.而提高速度的方法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喷水量.所以,只有当水火箭内的气压与水量适当时,才能飞地更远更高.
2. 怎样提高水火箭的稳定性.
水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并不是竖直向上升的,经常横着或侧着瓶身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它的稳定性,使它竖直上升.提高它的稳定性,就得考虑大气阻力的作用.首先,水火箭顶部应为尖的,以便于减小空气阻力;其次瓶体形状应接近流线型,这样便于气流的通过;要使它竖直上升,还要在放置的时候使它竖直,我们就取了一个三角架,把水火箭支住(不是紧套)使它能竖直地立着.
3. 发射轨道对射程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有轨及无轨发射器在同一冲量所造成的射程都差不多,可见有无轨道都不影响射程.但在冲量越小时,无轨发射器发射的水火箭容易常常偏离预定方向;而有轨发射器因为有两个支点,使水柱喷射时不易产生其他方向的分力,因此水火箭能精确的直线前进.所以,有轨发射器在准确度上胜于无轨发射器.
4. 弹头重量对发射轨道的影响.
由实验可知:未加前置填充物的弹头,因受到尾翼质量的影响,重心明显偏后.这时候,因为物体旋转时的中心为重心,所以我们可以把重心G当成支点,则在只受重力
的情况下弹头即成一个以G为支点的平横杠杆.在飞行时,弹头A与弹尾B将受到相
同的风阻影响,但由于力臂不同(AG> AB),所以A点所产生的力矩大于B点,故水火箭即会旋转影响航道.所以我们必须放前置填充物,将重心G向A移动,使力臂A
d BG(即水火箭的中点),这样A、B产生的力矩才会相同,达成平衡.但是如果前置填充物放得太多,重心偏前,造成力臂AG< BQ力矩A<力矩B,则又会变成旋转
的情形,而造成反效果.所以,由实验的结果得知,填充物约65g为最好,而此时重
心正好位于首尾中点.当然,这个质量是不确定的,因水火箭的不同而异.
5. 发射仰角的影响.
水火箭的斜发与斜抛有关,所以由理论可得发射仰角为45°时,飞行距离最长.但由
发射的结果得知:在发射仰角50°至U 55°之间(约为52° )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当发射仰角太小时,水火箭向上的分力不大,使爬升高度不大,且由于水火箭的重量受地球引力的牵引,使其容易落下,造成射程缩短.而当角度太大时,其向上分力虽大,但向前分力太小,以至于射程太短,行成“射得高,但射不远”的情形.所以在水火箭的发射角度方面,须考虑向上分力及向前分力适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发射仰角.
经过这半个多学期的探索、研究、实验我们初步地完成了水火箭研制工作,从中
我们在许多方面有了提高:
一、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我们对火箭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我国火箭技术发
展的历史,有了很深刻的认识.知道火箭是现代航天所必需的运载工具,我国是火箭技
术的发源地,现在的运载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当今世界的航天大国.
二、通过理论推导,更加透彻理解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
作用、惯性、能量守恒定律)了解一些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
方面知识,提高了物理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多次实验操作,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
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
四、在探究中组员间密切配合,团结一致,发扬了合作精神•
五、在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难面前,全组成员敢于挑战,献计献策,成功解决
了难题,体现了愈挫愈勇的风格•
总而言之,本次研究性学习成功完成了预定计划和学习目标,成果显著,成绩斐然•
组长:曹隽羽
组员:郑华、郦雪琪、金炯民、钟思远、罗斌、戚佳斌
报告执笔人:郑华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