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X线摄影技术李贞

脊柱X线摄影技术李贞


胸椎前后位照片
1.显示胸椎正位影像,胸椎显示 于照片正中. 2. 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两侧 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3. 各椎间隙清楚,椎骨结构清 晰.
胸椎侧位摄影要点
• 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胸椎侧弯畸形者凸 侧靠近床面. • 两臂上举屈曲,头枕于近床面一侧的上臂上. • 双侧髋,膝屈曲以支撑身体,身体冠状面与床 面垂直. • 棘突后缘置于床面中线外约5cm处 • 胶片下缘包括第1腰椎 • 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射入胶片。
颈椎斜位照片
1. 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7 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2. 近胶片侧椎间孔,椎弓根 显示清楚,椎间孔显示于 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 投影于椎体正中. 3. 诸椎体骨质清晰,椎间隙 清晰. 4. 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颈椎斜位影像
胸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 于床面并对准床面中线. • 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或屈髋屈膝,两足平 踏床面. • 胶片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 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腰椎前后位照片
1. 显示腰椎正位影像, 第1-5腰椎,腰骶关 节、两侧骶髂关节及 两侧腰大肌包括在照 片中,并对称显示。 2. 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 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 3. 两侧横突、椎弓根对 称显示。 4. 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 切线状显示,无双边 现象。
腰椎侧位摄影要点
• 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两臂屈曲放于胸前或上 上举抱头,双下肢并拢,髋、膝屈曲支撑身体。 • 身体冠状面于床面垂直。 • 棘突后缘置于胶片中线约5cm处 • 胶片上缘平第12胸椎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使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对比,其 他位置多为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 7. 脊柱摄影管电压较高,需使用滤线器技 术,并使用适当厚度的过滤板,对厚度悬 殊较大的部位摄影时,应利用阳极效应使 照片密度接近一致。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 8. 摄影时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特 别是腰、骶尾椎摄影时,应对性腺器官进 行有效的屏蔽防护。
颈椎侧位摄影要点
• 1. 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平 行。 • 2. 被检者双手各持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以免肩部 与下部颈椎重叠,近暗盒侧肩部抵暗盒下缘。 • 3 头稍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短轴平行,以免下颌骨与上 部颈椎重叠。 • 4. 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第1胸椎,颈部软组织前 后缘与暗盒后缘等距离。 • 5.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中点,垂直 射入胶片。 • 6. 因肢片距较大,为减小影像失真,焦片距以150cm为宜。
腰椎正侧斜位影像
第一、二颈椎张口位
• 体位:仰卧、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 致并垂直于床面,头稍后仰,牙齿咬合面 与乳突尖连线垂直台面,曝光时尽量张口, 保持头部稳定。 • 中心线:经两口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第一、二颈椎张口位影像
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
脊柱摄影体位选择表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 4. 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避免损伤脊髓 或血管,操作时,可在保持中心线、体位 和胶片三者相对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改变 摄影操作方法,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 • 5. 脊柱摄影应包括邻近有明确标志的椎骨, 一识别椎序、组织密度、厚度差异较大的 部位,可采用分段摄影,并应注意两片间 的衔接,重复邻近1-2个椎体,以免遗漏病 变。
脊柱X线摄影技术
赣西肿瘤医院放射科
李贞
脊柱X线摄影
• • • •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脊柱常用摄影体位 脊柱其他摄影 体位 脊柱病变体位选择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 1. 摄影钱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影 体位选择原则,正确选择摄影体位。 • 2. 摄影前应去除被摄部位体表不透X线的膏药,辅 料及可显影的衣物等。腰椎、骶尾椎摄前,应询问 被检者近期有无服用高原子序数的药物,是否做过 消化道钡餐检查,骶尾椎摄影前应先行排便。 • 3. 摆放摄影体位时,应在熟悉脊柱解剖和体表定 位标志的基础上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方向 来适应脊柱生理或病例弯曲,使X 线与椎间隙平行, 避免椎体影像相互重叠。摆放摄影体位时,应避免 人为的造成前屈,后伸或侧弯。
脊柱常用摄影体位
• • • • • • 第3-7颈椎前后位 全部颈椎前后位 颈椎侧位 颈椎斜位 胸椎前后位 胸椎侧位 • • • • • 腰椎前后位 腰椎侧位 骶、尾椎前后位 骶、尾椎侧位 骶髂关节前后位
第3-7颈椎前后位
• 1.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立于摄影架前。 • 2. 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暗盒并重合于暗盒中 线。 • 3. 两臂置于身旁。 • 4. 头稍上仰,听鼻线垂直于暗盒. • 5. 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胸骨颈静脉切迹. • 6. 中心线向端倾斜10-15度角,经甲状软骨射入 胶片.
胸椎侧位照片
1. 显示胸椎侧位影像,第 4-12胸椎呈侧位显示于 照片正中,胸椎序列略 呈后突弯曲。 2. 胸椎不与肱骨重叠。 3. 椎体前后缘呈切线显示, 无双边现象。 4. 椎间隙显示清楚,各椎 体及附件结构清晰显示。 5. 棘突均包括在照片中。 6. 肺野密度均匀,与椎骨 形成一定影像对比。
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 出中心线之外,其余同第3-7颈椎前后位、 中心线对准甲状软骨上2cm,垂直暗盒射入 胶片,曝光过程中嘱咐被检者颅脑不动, 仅下颌做快速张、闭口运动,动作要均匀 而连续,采用长时间、小毫安进行曝光, 曝光时间一般为3-5秒,胶片距取75cm.
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
1. 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 2. 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 左、右对称显示。 3. 下颌骨模糊不清。
3-7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3-7颈椎前后位照片
1. 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 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 中。 2. 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 凸左、右对称显示。 3. 颈椎骨质、椎间隙与钩椎关 节显示清晰。 4. 第1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 在照片内。 5. 气管摄影于椎体正中,其边 界易于分辨。 6. 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 隙高度。
颈椎侧位照片
• 1. 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 像,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 中. • 2.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 现象. • 3. 椎体骨质、各椎间隙 及椎间关节显示清晰。 • 4. 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 5 气管、颈部软组织层 次清楚。
颈椎斜位摄影要点
•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 右前斜位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身体抬高,使冠状面与床 面呈55-65度角,左侧斜位相反。 • 颈椎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颈部中线对暗盒中线。 • 两肩下垂,抬高侧的上下肢屈曲,以支撑身体。 • 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颈静脉切迹。 • 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度角,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射入 胶片。 • 摄取双侧,以作对比
腰椎前后摄影要点
•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床面 中线重合。 • 两臂置身旁或胸前。
• 两髋、膝屈曲,双足踏床面,使腰部贴近床面,减少生理 弯曲度。 • 胶片上缘平第12胸椎,下缘包括部分骶骨 • X线管阴极端置于组织密度较厚的上部分腰椎。 • 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 中心线投射方式:脊柱与床面平行,经髂嵴上 3cm即第3腰椎平面,垂直暗盒射入胶片,脊柱有 侧弯畸形时,按脊柱倾斜方向,中心线向距床面 高的一侧倾斜5度角左右。
腰椎侧位照片
1 显示腰椎侧弯影像, 第1-5腰椎及腰髂关节 显示于照片中,椎体 前缘及棘突均包括在 照片中,椎间孔投影 于照片正中。 2 诸椎体前后缘均无双 边现象。 3 椎体结构及骨纹理、 椎间隙清晰显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