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创业板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我国创业板的现状
1、与主板市场相比,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是指那些上市标准低于传统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主要为处于
初创期、规模小、但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机会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
易市场。
1.创业板主要为高科技企业服务。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处于初创期、规模小、
但成长性好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只能有一项主营业务,但允许主营业务的周边业务。
主板市场
上的公司可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业务。
2.创业板上市门槛更低。
我国创业板市场在盈利要求方面,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2年连
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
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只要符合其中任意一条便达标。
而我国主板市场要求联系3年盈利并具备3年业务
记录。
由此可见,与主板上市条件相比,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有所降低,意味着创业板市场面临着
比主板市场更高的风险。
2、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
1、利率风险
一国利率的高低对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率的提高,一方面使场内资
金转向银行和债券;另一方面,使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导致公司因融资能力相对减弱不得
不选择缩小生产规模,从而利润降低,股票价值下降;同时,利率的提高还会促使风险规
避者退出证券市场,进一步导致股市下跌。
2、汇率风险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外贸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进一步加大。
比如,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在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走势下,以未来美元现金流的现值
衡量企业价值,将出现较大幅度的缩水,从而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及投资价值,同
时,人民币持续升值,会使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导致股市下跌。
3、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的今天,创业板市场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国
际宏观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某一国家、区域乃至某一行业的经济波动都会引发我国刚刚起
步的创业板市场的动荡。
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国际证券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防范国际证
券市场的波动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负面影响。
4、经营风险
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普遍具有高成长性的潜力,与主板上市的企业相比,这些中小
高科技企业大多成立或经营的时间不长,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者很多
是工程技术人员出身,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因此,受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公司
可能在经营决策和管理上失误,导致投资回报率不高,产生经营风险。
5、技术风险
对中小高科技企业来说,先进的技术是其核心资源。
然而,在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
发展,各个企业不断的推陈出新,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同时,高科技行业大多
投资回收期较长,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高科技企业对技术人才和知识产权的
过分依赖也增加了技术风险,一旦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企业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6、估值风险
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大多处于创业期,经营历史不长,因此,投资者对股票的估值
主要建立在对企业未来成长性的预期上。
然而,由于不熟悉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拟上市企业,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往往不可避免的带有随机性和盲目性,加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风险。
7、信用风险
为了适应创业期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创业板设置了低于主板市场的发行上市门槛,拟
上市企业可能通过过度包装或欺诈手段骗取上市资格达到融资目的。
而在企业上市之后,
上市企业可能为了保护公司利益,对涉及核心技术转让或出售等重要信息不作出及时披露,或者为了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虚报经营成果,粉饰财务报表,作出种种违规行为,最终使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用产生质疑。
8、投机风险
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企业股本规模普遍较小,属于全流通概念。
一旦上市,个别机构或
个人极易利用其资金实力或信息价格优势操纵市场,致使股价异常波动,而如果上市公司
出现财务危机或其他方面的风险,庄家很有可能利用并购和资产重组的题材进行炒作,大
大增加了投机性,在股价受庄家意志左右的情况下,广大中小投资者随时会面临血本无归
的风险。
二、我国创业板的发展前景分析
1、我国创业板的巨大优势
1、我国创业板市场对上市企业有一定的盈利要求,门槛比较高,这是我国创业板市
场的一个特点。
这是吸取了国外很多创业板失败的教训以后,最终平衡的一个结果。
2、中国的中小企业非常多,而且中国又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有非常丰富
的良好的项目资源,仅深圳市就有三千多家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
3、中国的创业板有明显的行业结构优势。
与有些国外的同类型市场偏好新能源或消
费品等个别行业不同,我国的创业板强调的是创新、高增长,并没有过分强调哪个行业,
可以说是全行业的。
4、中国的创业板定位非常准确。
我国现在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门槛要求层次分
明、定位准确,没有冲突。
5、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不长,但在监管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更重要的
是中国的资本市场监管有后发优势,可以吸取其他国家在创业板开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验和教训。
2、我国创业板的发展前景
背靠着最具活力的中国经济,中国内地的创业板最有可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这
一过程中,大量的“小巨人”企业和细分市场的龙头公司都会有爆发式的发展,虽然其中
有一大部分最终会死掉,但那些成功者能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是难以想象的。
1、中国创业板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内地创业板会按自己的方式生机勃勃地发展。
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国有无数有活
力的中小企业需要融资。
长期以来,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已经不能指望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上出现根
本改变。
推动建立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扩大面向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的规模,就是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式,而创业板正是这样一个
市场。
2、门槛要求可以更加多元化
同主板(包括中小板)相比,创业板有一个特色是取消了无形资产占比的限制,突出
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创业板也不必拘泥于高新技术概念,而应该体现中国市场的特色。
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虽然它有50%的上市公司属于高科技企业,但仍然有一半是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
因此,中国的创业板实际上可以有更多元化、更本土化的上市门槛要求,这将扩大中国创
业板的企业来源。
在上市门槛上,也可以适当放宽。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更希望在海外上市,原因之一就
是海外创业板门槛更为宽松,比如香港创业板就对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要求。
3、中国创业板极富前景
从首批向证监会提出创业板上市申请的公司名单来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六大行业,沿海和发达地区企业较多。
其中
部分是从中小板“排队”企业转过来的,也有部分来自代办系统挂牌企业。
从各方资料来比较,IT科技行业、网络软件概念、环保行业、高端制造业等一些行业
和公司最有希望通过证监会审批,且未来前景较好。
整体而言,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经济的长期较快发展,中国的创业板是极
富前景的。
虽然目前监管层对创业板的规模预期是200亿—300亿元,但与中国众多的上
市中小企业相比,300亿元的市场规模肯定会被突破。
如果创业板有很好的发展,它将有
合并“中小板”甚至合并深交所市场的可能。
正如我们在经济放缓时都对中国的经济复苏
充满信心一样,市场对中国的创业板同样也应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