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第18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我国主要的山脉的位置、名称和走向;知道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和特点;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河流、交通、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2.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和学会从这些图中抽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的方法。

3.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祖国面貌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地理现象的利弊优劣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1.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利用《知识体系梳理》阅读教材,依据知识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勾画标记,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

2.对照地势三级阶梯找出我国三级阶梯的界线并分析其对我国气候、交通、河流的影响;对照地形图,识记我国主要山地、盆地和高原的分布。

一定要多读图,这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

3.运用比较法比较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并注意各地形区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与黄河、长江和各省区界线的关系。

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如对我国地形特点的评价。

1.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征。

2.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位置。

1.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

2.组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内容:一是学生预习中的疑惑点;二是《互动探究》题。

在学生进行探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适时指导。

3.对小组学习进行公正评价,对探究内容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在讲授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地图的使用,知识点须从图中得出,并落实到图上。

4.组织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

5.可组织学生自制我国地形图的模型图,或从网上下载有关我国地形图的游戏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学习。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中国地形地势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总体特征:西部高、东部低。

2.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①。

第二级阶梯:②。

第三级阶梯:③。

二、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区(1)山脉三列东西走向山脉:天山—④,昆仑山—⑤,⑥。

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山脉:⑦,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巨大弧形山脉:⑧。

高原:青藏高原、⑨、云贵高原、⑩。

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

(2)地形对经济的有利影响: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1)面积: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

(2)分布:山地与高原多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

(3)影响:山区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答案】①青藏高原②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③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④阴山⑤秦岭⑥南岭⑦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⑧喜马拉雅山脉⑨内蒙古高原⑩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山东丘陵东南丘陵1.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有两位同学各自画出我国地势从东向西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你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吗?(2)哪幅图比较接近实际?请简述理由。

【答案】(1)A图地势虽是西高东低,但是平缓倾斜;B图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B图更接近实际。

因为我国地势从第一级到第二级、第二级到第三级,每级间的海拔变化很大,地形也从高原、山地过渡到平原、丘陵。

2.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名称写在下列横线上。

山脉:A.,B.,C.,D.,E.,F.,G.,H.,I.,J.,K.,L.,M.,N.。

(2)在图中找出位于下列省区交界处的山脉,将其名称填在后面。

闽赣:,晋冀:,甘青:,新藏:,渝鄂:。

(3)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下列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阿尔泰山阴山大兴安岭昆仑山太行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武夷山雪峰山祁连山秦岭长白山天山巫山(2)武夷山太行山祁连山昆仑山巫山(3)图略。

探究一中国的地势[互动探究]读我国沿32° 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数字①②③④地理事物名称(3)由图可知,我国地势具有的特点。

(4)我国地势给气候、河流、交通、水能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哪些有利的影响?【答案】(1)略。

(2)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4)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阶梯过渡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点拨】 1.32° N纬线自西向东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利于东部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沟通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归纳总结]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概况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山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1000~2019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山东、辽东丘陵3.我国地势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的地形、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

(2)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探究二中国地形分布及特征[互动探究] 1.分析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地形多种多样,利于发展多种产业:东部平原利于耕作业的发展;西部高原山地林业资源、矿产资源、草场资源丰富,利于林矿、牧业发展。

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耕地较少;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交通联系,限制了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山区的高寒气候不利于经济发展;山区土层薄,易产生水土流失。

2.列表比较地形、地势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地形地势区别与联系陆地表面多种多样的形态,指地表具体形态,通常可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它主要从高度方面的特征来描述二者有密切关系,广义的地形概念也包括地势内容【点拨】 1.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利于发展农、林、牧、采矿、旅游等多种经营;但是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

2. 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即地貌;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归纳总结] 1.利用经纬网突破中国主要地形区2.我国的地形及影响(1)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不利影响:①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②山区交通不便,影响各行业的发展。

3.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1)四大高原的特性名称位置和省、区范围海拔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4000米以上,是世界世界最高大的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西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1000~20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1000~2019米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2)四大盆地概况名称位置与范围海拔主要特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1000米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的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500米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脉,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500米以下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3)我国三大平原名称范围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北是燕山,南到淮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河冲积而成。

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海拔则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读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正北方向【解析】据图可以判断出此剖面线是塔里木盆地—重庆的地形剖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