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参考教材:1. 《人体解剖学》上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 《人体解剖学》下册(使用教材),罗学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 《系统解剖学》第八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4.《局部解剖学》第八版刘树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5.《系统解剖学》第二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6.《局部解剖学》第二版,王怀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人体解剖学》英文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格氏解剖》教学版,Richard L.Drake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9.《断层解剖学》第二版,刘树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0.《Gray’s Anatomy》第三十九版,Susan Standing主编,2006年11.《格氏解剖》第三十八版中文版,Perter L. Williams主编,杨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先修课程要求:适应专业:五年制临床、检验、预防、护理、精神卫生、麻醉、信息医学等专业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

在医学科学、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体解剖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CT、MRI、介入医学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发展无不依赖于解剖学的发展。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

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

人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

前者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后者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局部进一步阐述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排列和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形态结构、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及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医学和显微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需求,我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断层与影像解剖学等新的内容,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由浅入深,由形态学的认识过程逐步过渡到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科学,成为培养医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熟悉医学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解剖学知识进行临床思维的医学入门的桥梁课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三级:1. 凡属“掌握内容”均为基本内容,均要求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并配以标本观察及示教,使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掌握,做到认得准、说得出、用得上。

2. 凡属“熟悉内容”可以概括地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必须配以标本观察、模型辩认和示教,并通过放映录象等来辅助实习的不足,使学生知其要点。

3. 凡属“了解内容”课堂不进行讲授,要求学生课前或课后自学,做到一般了解。

4. 学生在实习课时实地观察基本内容,并结合活体熟悉各部的表面解剖之后,要求学生书写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观察内容以及课后思考题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课时分配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课时分配表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技能考核(标本操作)。

2、成绩构成理论成绩70%,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本内容《系统解剖学》绪论1、目的要求[掌握]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强调建立“标准姿势”的概念和术语的运用。

[熟悉]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上的地位。

2、讲课时数:1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①人体解剖学的定义、范围与分科。

②常用的解剖学术语: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教学难点方位术语的运用。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②人体的体型、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第一章骨学1、目的要求[掌握]①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②四肢骨的名称、位置排列及主要结构。

③肩带骨、躯干骨的名称、位置排列及主要结构。

④颅的组成和功能。

⑤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上面观的结构。

⑥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鼻旁窦的位置,骨性眶腔的位置、毗邻。

[熟悉]①四肢骨的重要的体表标志——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髂嵴、胫骨粗隆、髌骨。

②新生儿颅的特点及应用知识。

2、讲课时数:7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①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②四肢骨、肩带骨、躯干骨的名称、位置排列。

③颅的组成、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上面观的结构。

④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鼻旁窦的位置,骨性眶腔的位置、毗邻。

教学难点①椎骨的共同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四肢骨的左右识别。

②整颅上分离颅骨的位置。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骨的发生、发育与可塑性。

②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第二章关节学1、目的要求[掌握]①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

②脊柱与胸廓的组成及其形态特征,椎骨的连结。

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

④骨盆的组成与正常方位、分部、功能及性别差异。

[熟悉]①骨连结的种类和名称。

②下颌关节的连结。

2、讲课时数:4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①关节的基本构造及辅助结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

②脊柱、胸廓与骨盆的组成及其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关节的运动形式。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关节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第三章肌学1、目的要求[掌握]①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

②胸大小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作用。

③膈的位置、形态、膈肌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④腹肌的层次和作用。

⑤咀嚼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⑥胸锁乳突肌的作用。

⑦上、下肢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熟悉]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②肌的辅助装置。

2、讲课时数:6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①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

②胸大小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作用。

③膈的位置、形态、膈肌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④腹肌的层次和作用。

⑤咀嚼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⑥胸锁乳突肌的作用。

⑦上、下肢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教学难点肌的作用的理解。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②颈后深肌群与足肌。

第四章消化系统1、目的要求[掌握]①口腔的分部与界域,牙的形态结构;舌的乳头和舌肌的功能;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的部位;②咽的分部及各部形态结构,扁桃体的位置、形态和功能;食管的位置、行程、形态与毗邻;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个体差异;小肠的分部、位置、形态与结构特点;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与分部;大肠的分部、位置及形态结构特征;阑尾的位置及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

③肝的位置、形态、肝外胆道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胰的位置、形态、胰头的毗邻及胰管的开口。

[熟悉]①牙的附属结构、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排列及记录方式。

②胆囊的形态、位置。

③消化管、肝、胰等器官与腹膜的解剖关系。

2、讲课时数:4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以及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①咽的构成、分部及各部形态结构特点。

②腹膜与各脏器的关系。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咽肌的种类与功能。

②消化管壁的结构,肝的分叶与分段。

③大、小网膜的构成。

第五章呼吸系统1、目的要求[掌握]①鼻腔的分部、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

②喉的位置、喉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③气管、主支气管形态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④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段的概念。

⑤胸膜、胸膜腔、胸膜隐窝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熟悉]喉的软骨、连结及喉肌的作用。

2、讲课时数:3学时3、教学内容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以及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喉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外鼻的形态结构。

②气管、支气管的构造。

③纵隔的概念及分部。

第六章泌尿系统1、目的要求[掌握]①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结构、被膜及肾窦内的结构。

②尿路的组成;输尿管的行程、分部及狭窄部位。

③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和膀胱三角的位置。

④男、女尿道结构特点。

[熟悉]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毗邻和主要血管供应。

2、讲课时数:3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以及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肾的被膜、男性尿道。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肾实质的功能,肾的常见畸形。

②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意义。

第七章生殖系统1、目的要求①男性生殖系的分部与组成;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精子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②输精管的行程及分段;精索的位置与组成;前列腺的位置毗邻与形态结构。

③阴茎的分部和构成。

④女性生殖系的组成与分部;卵巢的位置、形态结构。

⑤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形态特征;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其固定装置。

⑥乳房的形态结构;阴道的形态和位置。

[熟悉]男、女性生殖系各器官的一般功能。

2、讲课时数:4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以及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精索、子宫峡。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精囊、阴囊的形态构造和机能,海绵体的构造。

②女性外生殖器的位置和形态。

第八章心脏1、目的要求[掌握]①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各心腔的形态结构。

②心壁的构造、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③心内血流途径及瓣膜的作用。

④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及各结构的位置。

⑤左右冠状动脉的发起、行程、分支及分布。

⑥心包的组成,心包腔的概念。

[熟悉]①心的静脉。

②心的纤维支架。

2、讲课时数:4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心传导系及心的纤维支架,正常四腔的空间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心的纤维支架。

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①心的常见畸形。

②心的神经。

第九章动脉1、目的要求[掌握]①人体各部主要动脉干的名称、行程及分布区域。

②动脉弓三大分支的名称及分布。

③子宫动脉的行程及其与输尿管的关系。

[熟悉]全身浅表动脉的搏动点和常用止血点。

2、讲课时数:3学时3、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腹腔干的分支、分布。

教学难点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6、自学内容[了解]动脉的分布特点。

第十章静脉1、目的要求[掌握]①静脉的特点、分布概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