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漳州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漳州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漳州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漳州项目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以来,我市强势开局、精准发力,引进了一批能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央企名企,落地了一批事关“十三五”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填补了台州制造业体系中的一些空白,台州制造的产品将遍及海陆空各领域,成为全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镇。

这也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台州制造的品牌和实力注入了新的动能(因产业集聚效应,仅无人机产业基地将为台州带来1000亿元的新增产能),显示了超常的“台州力度”。

加上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重磅举措,共同为台州接轨“中国制造2025”打下坚实基础,台州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非常鼓舞人心。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漳州投资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漳州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漳州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漳州(闽南语:Chiag-chiu-chhī)是福建省下辖的地级行政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与厦门相邻、南临广东香港澳门,是泛珠三角、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之一、国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核心区为芗城区、龙文区,漳州高新区,中心城区
有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区,是厦深高铁、龙厦高铁、福漳高铁、鹰厦铁路交汇的重要枢纽城市、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漳州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2014年当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百强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中国温泉之城等称号。

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南靖土楼、云洞岩等景点。

漳州系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686年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

历史上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

全市户籍人口497.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32‰。

2015年GDP2766.6亿元,增速连续3年位居福建第一、财政收入274.75亿元。

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胞三分之一祖籍漳州,境内有客家人数十万。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漳州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7585.45平方米(折合约56.35亩),净用地面积37585.4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6.35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漳州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3.29%,建筑容积率1.1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18.74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从实践看,传统的产品仍可以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开拓市场。

全球造船业遭遇“寒潮”,大家都说“船大掉头慢”,大部分船企半路“抛锚”,而我市仍有造船厂“顶住风浪”接到订单,造出数万吨巨轮逆势远航,其成功关键在于优化技术、强化质量,
捕捉细化后的市场。

“四换”工程特别强调“机器换人”、技术创新,它不仅给企业换出空间、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还能提高品质、增加利润、赢得市场。

各地要乘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东风,抓紧进行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科技改革,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突破现阶段我市制造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把转型升级往纵深推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5年第二季度对100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调查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均维持在较高区间。

调查中47.2%的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持乐观态度,较第一季度提升5.1个百分点;53.5%的企业对所在行业景气状况持乐观态度,较第一季度提升5.8个百分点。

37.5%的企业表示当季投资状况较第一季度上升,47.2%的企业表示当季研发投入状况较第一季度上升,分别较第一季度提升10个百分点和12.3个百分点。

(三)经济新常态
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作出的重要判断,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推动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因
地制宜,切实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7585.4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3787.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19.8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0746.36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41719.8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7585.4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31台(套),设备购置费4076.87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564435.94千瓦?时,折合69.37吨标准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