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为了查明事件的发生经过,明确诊断及病因。
对有共同饮食史的病人及非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调查,采集样品送检,明确此次事件为何种食物中毒,提出并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二、调查内容
内容包括报告接受阶段、组织准备阶段、现场调查阶段、采取预防性控制措施阶段、病因分析阶段、采取控制措施阶段、总结报告阶段。
三、调查方法
1.建立流行病学定义
2.搜索与事故有关的病例
3.查明引起事故的食品
4.确定事故危害因素
5.阐明事故危害因素的来源及其污染、增值或残存的影响因素
四、调查步骤
(一)接收报告时记录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及地点、发生时间、可以进食时间、暴露人数、发病人数、是否死亡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可疑中毒食品、病人就诊情况等)。
(二)组织准备:成立调查小组、做好物资准备、交通工具准备、实验室准备(包括采样用品的准备:1.采样用的刀、剪、勺、摄
子、夹子、吸管等;2.盛装食物的灭菌广口瓶、塑料袋、75%酒精、酒精灯、记号笔等;3.供涂抹用的生理盐水试管(5ml)至少20支,棉拭子若干包;4.供采类便用的采便管、运送培养基各20支以上;5·供采呕吐物用的无菌平皿、采样棉球;6.供采血用的一次性注射器、灭菌试管;7.保存样品的冷藏设施;8.防污染的工作衣或隔离衣、帽、消毒口罩、手套、靴子等)及处置知识准备,便于现场工作。
(三)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在启动调查1个工作日内和完成调查1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完成网报。
五、现场调查
1.初步调查,可对早期部分病例,医师等进行访谈,对事件进行初步判断。
2.病例搜索,确定病例定义、首发病例、末次病例、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
3.个案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记录发病人群进餐史。
六、实验室资料
各类样本的采集,包括残留食物、原料、半成品、食物制售环节及患者的吐泻物、肛拭子、血液、尿液等。
七、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数据资料,判定此次事件为何种食物中毒。
八、控制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现场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找出致病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建议。
九、总结报告
整理此次事件调查资料,撰写此次事件的初始、进程、结案报告并及时完成上报工作。
某市疾控中心
2022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