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社会学 第10章 体育与科学技术

体育社会学 第10章 体育与科学技术

第十章体育与科学技术本章要点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知识体系。

科学技术不仅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技对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到来,促进了全球经济系统的形成,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分别表现在器物。

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三个层面上。

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必须具备功能结构和政策条件。

知识经济将对体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安定的社会环境、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是激发体育科学创造力的社会条件。

第一节科学技术概述一、科学技术的本质1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科学与技术有哪些异同?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广义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人类整个的知识生产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科学理论的生产,一个是技术的生产。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创新活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践说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

20世纪初期,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20%左右,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1950年到1979年,科技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平均为40%左右;到80年代,这一比率达到60%一80%。

所以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也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例如,电能的普及为人类生活迎来了一个辉煌的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视机、电冰箱、电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出现又大大改变了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社会结构。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的表述中,常常将“科学”与“技术”连缀在一起,甚至简称为“科技”。

科学与技术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也都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技术要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科学研究需要装备复杂的技术设施。

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

但是,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而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实现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以造福人类。

其次,科学与技术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科学具有真理性,即为了发现和揭示客观规律;技术则具有功利性,即为了满足特定的功利需求;科学讲究系统性,因为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而技术注重科学性,因为技术必须符合科学原理;科学具有交叉性和统一性,重视各学科知识与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统一整体,技术强调创造性,主张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科学倡导发展性,认为科学有无止境的前沿和发展前途,而技术以进步性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志再次,科学与技术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科学虽然也十分强调其可用性,“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技术更直接与社会需求、经济价值、文化审美、生活方式、生态保护相联系,因此更具有社会性、经济性、应用性、艺术性等性质。

三、当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特征2当代科学技术活动有哪些特征?(1)呈现交叉性、复杂性、多样性:学科间、门类间出现交叉,科学今天面对的是人类社会系统、全球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生命系统、脑与神经系统、地球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多元的、多层次的、综合的复杂大系统。

因此,科学技术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应用目标与转化形式均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2)科技知识创新,传播,转化和应用的空前快捷和广泛:在本世纪初,新的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往往要二三十年时间、到了六七十年代激光与半导体的发现到应用、仅用2一3年时间,而在当代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到产业化的进程则更为迅速。

(3)科技活动的社会化、规模化、全球化:当代的科技活动更是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国家组织的创新活动,对于重大基础科学命题抓物质的基本结构、宇宙的起源、清洁核能的探索、生命和认知的本质等甚至成为跨国乃至全球化的科学探索活动。

然而,知识创新过程尤其是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知识创新活动又存在着剧烈的国际竞争。

(4)当代科技创新活动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当代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足够稳定的物质支持,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需要科学的组织管理和高效率的技术后勤支持。

四、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1)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界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2)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使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过程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生产过程。

据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每增加 1%,可以使生产增长18%;而普通劳动者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76%。

(3)科学技术能够对传统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原有设备的生产效率。

(二)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科学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科技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又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

科技对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以下方面:(1)科学技术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第一、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②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还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更新和产品的推陈出新。

产业结构的变动将使就业结构沿着与其相同的方向变动。

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反映了人们的需求将从以物质需求为主转变为以精神需求为主这一规律,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世纪,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以物质生产、劳务提供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将向信息生产、劳务提供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2)科学技术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是搜集、处理、转移、使用信息的基本手段,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是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到来。

信息社会主要有以下特点:①信息经济发达(依靠知识和信息发展经济),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

②拥有先进的信息网络,信息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信息网络几乎覆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家庭。

③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和使用,信息和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④全社会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某些发达国家开始步入信息社会,如美国现在的服务业雇用了70%的劳动力,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直接做信息处理工作。

西欧直接从事信息工作的人也已超过劳动力的50%。

据估计,发达国家中从事信息工作的在雇人员以每年35%的速度增L,远远超过其人口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

信息社会是高速度、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

人们比过去更加需要信息,也更容易获得信息,这里的信息包括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研究开发信息等等。

(3)科学技术促进了全球经济系统的形成:由于通信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全球经济系统逐渐形成,经济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4)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仅仅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必须在能源、运输、制造业、建筑业和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

这就要求人们更有效地使用能源,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代替矿物燃料,研究开发效率更高的材料,运用工业生产的再循环技术,把污染控制在第一发生现场,这一切将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成果。

(5)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先进技术与人们关系最直接的莫过于电子技术。

家庭中的一切设备和用具都由计算机联网集中控制。

人们可以利用与外界联网的、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在家庭里工作、购物、看病、学习等等。

除了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作和当面服务之外,几乎一切工作都可以在家庭中进行。

人们的生活将更加方便、舒适,闲暇时间更多,出外旅游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商业、电信事业的发达和旅游业的扩大,将出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现象。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体育的社会互动一、科学技术作用与体育的机制(-)科学技术对体育器物层次上的作用4科学技术是如何作用于体育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到体育的各个领域。

材料科学提供的各种新型材料被广泛采用在体育装备、器材、服装、建筑等器物层次上;电子计算机、电视、录像录音等电教设备直接引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过程,成为一种教育和训练手段;各种科研工具,如科研实验的仪器设备、测试工具等体被育科学研究采用。

各种交通、通讯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电报、电话、卫星通讯、网络技术等被体育传播媒体和运动竞赛组织广泛使用。

在一般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作用于体育的器物层次。

在文化系统结构内部,内其中科学技术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它总是通过科学技术思想的物化表现出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科学技术因素在文化系统中的变化,首先反映出来的是为了实用,具体地解决某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在体育中则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锻炼效果和教学质量。

所以,当科学技术从文化系统结构的内部通过科学技术思想的物化而作用于体育的器物层次时,由于它基本不能触动文化的深层结构(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因而体育对科学技术的这种影响基本上也是涵容的,甚至是十分积极的。

〔二)科学对体育制度层次上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影响与渗透深入的下一步是从作用于体育的器物层次进入到作用于体育的制度层次。

当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于体育的制度层次的时候,它一方面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物化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证,如保障科学技术成果推广与运用的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这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就会直接影响体育运动的社会效果,人们就会在一大堆科学技术的器物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任何科学技术的器物形式总是要由组织起来的人去掌握和运用,而这些人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的、科学的政治机构中,按照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去实施,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使科学技术的器物发挥作用。

一系列横断学科的产生揭示了科学领域间的崭新联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整体化。

比如,像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出现,以及建立在这些横断学科基础上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决策论、运筹学等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有的概念和科学认识方法,而这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对认识体育制度、体育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在体育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总是首先从发达国家引进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的器物,如技术、材料、设备、仪器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