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 童年读《水浒传》 (1)

25 童年读《水浒传》 (1)

25、童年读《水浒传》
武水小学谭爱莲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10个生字,会读写“特别、搬、秦叔宝、摞、身材魁梧、赤手空拳、水浒传、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等词语。

读准文中的多音字“传”、“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工具书认识理解生字词。

2、多种形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读书,读书好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感悟作者对《水浒传》的喜受之情。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
学习方法:自读自悟
教具:1、生字卡片 2、《水浒传》一本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是一部描写宋代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内容围绕着被逼上梁山的英雄人物的豪情壮举展开。

本文的作者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水浒传》。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故事吧!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

2、课文写什么内容?
3、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4、学生独生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3、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4、指导朗读,要注意读出“我”的情感变化。

5、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师重点辩析“浒”与“许”,“秦”与“拳”,“竟”与“竞”,“纲”与“刚”。

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出示生词卡片,学生抄写。

水浒传特别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
6、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练习、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品读来感受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并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

[学生学法]归纳概括、品读重点语句。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探究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想看《水浒传》。

思考:
a“我”如何爱上读《水浒》的?
b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我”对《水浒传》的深深喜爱之情呢?
2)教师相机点拨:
a句:小时候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传的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

b句: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

c句: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师:通过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师带读1-3段,集体体会。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

2)讨论“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4)全班交流、记忆、教师指点。

a、抓住“迫不急待”这个词,感知“我”读《水浒传》的心情,(早上……晚上……放学路上)
b、指名读第5自然段。

着重了解《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细节描写。

c、师点拨文章难点:作者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这种表达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5)带着喜爱之情齐读5自然段,读出“我”的痴迷和感受,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质疑:读了《水浒传》后“我”有哪些收获?
2)生默读后指名回答:
a、成绩提高了。

b、作文经常受表扬。

3)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大家再来齐读“我”的收获。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文中的“我”一样有这样的收获呢?
生:想
师:希望今后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像文中的“我”一样大有进步!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全文(课外多读书)
课文讲的是“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读《水浒传》——爱读《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

2)指名让生复述课文
3)师: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书。

板书:
想读《水浒传》
爱读《水浒传》喜爱之情
读《水浒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