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成都市高三零诊考试数学理科试题及详细解析

2020成都市高三零诊考试数学理科试题及详细解析

2020成都市高三零诊考试数学试题(理科)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z=1ii+(i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A 12B -12C12i D -12i【解析】【考点】①复数的定义与代数表示法;②虚数单位的定义与性质;③复数运算的法则与基本方法;④复数虚部的定义与确定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复数运算的法则与基本方法,虚数单位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通过运算得到复数z的代数表示式,利用复数虚部确定的基本方法求出复数z的虚部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 z=1ii+=(1(1(1i ii i-+-)))=221i ii--=12i+=12+12i,∴复数z的虚部为12,⇒A正确,∴选A。

2、已知集合A={1,2,3,4},B={x|2x-x-6<0},则A B=()A {2}B {1,2}C {2,3}D {1,2,3} 【解析】【考点】①集合的表示法;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与解法;③集合交集的定义与运算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结合问题条件化简集合B,利用几何交集运算的基本方法通过运算求出A B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B={x|2x-x-6<0}={x|-2<x<3},A={1,2,3,4},∴A B={1,2},⇒B正确,∴选B。

3、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9场比赛甲乙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 8A 甲所得分数的极差为22B 乙所得分数的 7 5 1 1 1 2 6 8 中位数为18C 两人所得分数的众数线段 4 2 2 0 2 0 2 2D 甲所得分数的平均数低于乙所得分数的平均数 3 2 3 1【解析】【考点】①茎叶图的定义与性质;②极差的定义与求法;③中位数的定义与求法;④众数的定义与求法;⑤平均数的定义与求法。

【解题思路】运用茎叶图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分别求出甲所得分数的极差,乙所得分数的中位数,甲,乙所得分数的众数和平均数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甲所得分数的极差为33-11=22,∴A正确;乙所得分数的中位数为18,∴B 正确;甲,乙所得分数的众数分别为22,22,∴C正确;甲,乙所得分数的平均数分别为x 甲=1115172022222432339++++++++ ≈ 21.8, x 乙=811121618202222319++++++++≈ 17.8,21.8>17.8,∴x 甲>x 乙,⇒D 错误,∴选D 。

x+2y-2≤0, 4、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 x-1≥0,则z=x-2y 的最小值为( )A 0B 2 y ≥0,C 4D 6 【解析】【考点】①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定义与求法;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可行域)的定义与求法;③最优解的定义与求法。

【解题思路】运用求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可行域)的求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利用最优解的求法求出问题的最优解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作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由 x+2y-2=0,得 x=1, x+2y-2=0,得 x=2, , x-1=0, y=12, y=0, y=0, ∴A (1,12), B (1,0),C (2,0),当目标 函数经过点A 时,z=1-2⨯12=1-1=0;当目标函数经过点B 时,z=1-2⨯0=1-0=1;当目标函数经过点C 时,z=2-2⨯0=2-0=2,∴z=x-2y 的最小值为0,⇒A 正确,∴选A 。

5、已知等比数列{ 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若3log 1a +3log 2a +------+3log 12a =12,则6a 7a =( )A 1B 3C 6D 9【解析】【考点】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③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④对数的定义与性质。

【解答思路】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根据等比数列{n a }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1a ,公比q 的等式,求出首项1a 关于公比q 的式子,运用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把1a 12a 表示成关于1a ,q 的式子,从而求出1a 12a 的值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n a =1a 1n q -,3log 1a +3log 2a +------+3log 12a =3log 1212111a q ++----+=3log 12661a q =12,∴21161()a q =123,⇒2111a q =9,∴6a 7a=2111a q =9,⇒D 正确,∴选D 。

6、已知函数f(x)= sin(πx+6π),x ≤0,则f(-2)+ f(1)=( ) 2x +1, x >0,A 62+B 62C 72D 52【解析】【考点】①分段函数的定义与性质;②分段函数求值的基本方法;③正弦函数的定义与性质;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运用;⑤指数的定义与性质。

【解答思路】运用分段函数求值的基本方法,正弦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指数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分别求出f(-2),f(1)的函数值,把两个函数值相加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 f(-2)= sin(-2π+6π)=sin 6π=12,f(1)= 12+1=3,∴ f(-2)+f(1)=12+3 =72,⇒C 正确,∴选C 。

7、∆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向量m =(a ,-cosA ),n =(cosC ,b-c ),且m .n =0,则角A 的大小为( )A 6πB 4πC 3πD 2π 【解析】【考点】①正弦定理及运用;②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与性质;③求向量数量积的基本方法;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运用;⑤三角函数一点公式及运用。

【解答思路】运用正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和求向量数量积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cosA 的值,从而求出角A 的大小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m =(a ,-cosA ),n =(cosC b-c ),sin a A =sin b B =sin c C=2R ,A+B+C=.180,∴m .n RsinBcosA+2RsinCcosA=2R (sinAsinBcosA )=2R (sinBcosA )=2RsinB (cosA )=0,2RsinB ≠0,∴cosA=0,⇒ cosA== 2,.0<A <.180,∴A=4π,⇒B 正确,∴选B 。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m 的值为( )A 5B 6C 7D 8【解析】【考点】①程序框图的定义与性质;②算法的定义与性质;③运用程序框图进行运算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程序框图的性质和运算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通过运算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如图,S=0<100,m=1,∴S=0+1⨯12=2,m=1+1=2,S=2<100,m=2,∴S=2+2⨯22=2+8=10,m=2+1=3,S=10<100,m=3,∴S=10+3⨯32=10+24=34,m=3+1=4,S=34<100,m=4,∴S=34+4⨯42=34+64=98,m=4+1=5,S=98<100,m=5,∴S=98+5⨯52=98+160=258, m=5+1=6, S=2588>100,∴ m=6,⇒B 正确,∴选B 。

9、若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为O ',周长为10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且O O '= 3,则球O 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A 3223π B 6423π C 32π D 48π 【解析】【考点】①矩形的定义与性质;②几何体外接球的定义与性质;③求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的基本方法;④求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矩形性质,几何体外接球的性质和求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利用球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运算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如图,连接OC ,设AB=x ,矩形 OABCD 的周长为10∴10,⇒AC 2 D C=2(210)x +2x ,在Rt ∆O 'OC 中,O O '3, O 'O 'C=122x -AC ,∴2R =OC 2=O 'C 2+ O O '2=14AC 2 A B +O O '2=122x 1012(10)x +8≥8,⇒当且仅当102R =0+8=8为最小,∴O S 球表=4π2R 的最小值为4⨯8π=32π,⇒C 正确,∴选C 。

10已知函数f(x)=(2x +2a x+1)x e ,则“2”是“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考点】①函数导函数的定义与求法;②函数极值的定义与求法;③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与判定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求函数导函数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函数f(x)的导函数f ' (x),当2,利用判定函数在某点存在极值的基本方法,判定函数f(x)是否在x=-1处取得极小值;当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时,看能否求出,根据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基本方法通过判定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当时,f ' (x)=(2x+) x e +(2x +2x+1)x e =(2x +4x+3)x e ,令f ' (x)=0,得x=-1或x=-3,当x ∈(-3,-1)时,f ' (x)<0,当x ∈(-1,+ ∞)时,f ' (x)>0,∴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当数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时,f ' (x)=(2x+2a ) x e +(2x +2a x+1)x e =[2x +(2a +2)x+2a +1]x e ,∴1+2a +2+2a +2=22a +5,⇒a=±≠,∴综上所述“”是“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A 正确,∴选A 。

11、已知双曲线C :22x a -22y b=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c ,0),2F (c ,0),又点N (-c ,232b a),若双曲线C 左支上的任意一点M 均满足|M 2F |+|MN|>4b ,则双曲线C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 BC (1,3)+∞) D (1+∞) 【解析】【考点】①双曲线的定义与性质;②双曲线离心率的定义与求法;③不等式的定义与解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