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姓氏称谓..
(5)地名命名
(6)出生情形命名
(7)生理特征命名
(8)数字命名 宋元时,以父母年龄合计数或出生时祖父 年龄命名。
朱重八
(10)祝愿命名
(11)诗句命名 钱谦益:“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僧道名的使用
道教不抛弃象征宗法血缘的东西 ,所以道 号可以和姓连在一起称呼。 丘处机、王重阳 僧人抛弃一切象征宗法血缘的东西 ,故只 有法名而无姓。 陈玄奘、沙悟净、鲁智深
孟浩然——孟襄阳;
柳宗元——柳河东; 汤显祖——汤临川; 康有为——康南海;
张九龄——张曲江;
王安石——王临川; 顾炎武——顾亭林; 袁世凯——袁项城。
7.称官名
贾谊——贾太傅;
嵇康——嵇中散;
阮籍——阮步兵;
王羲之——王右军;
王维——王右丞;
刘禹锡——刘宾客;
白居易——白司马;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或年长的人。 (8)用于对尊长者和朋辈之间的敬称:君、子、公、足下、夫子、 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4.年龄称谓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牙牙:指开始学话的孩子。
陶渊明——陶元亮,李白——李太白,杜甫——杜子美, 韩愈——韩退之,柳宗元——柳子厚,欧阳修——欧阳永叔,
司马光——司马君实,苏轼——苏子瞻,苏辙——苏子由。
3.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 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李白——青莲居士
(3)死后,在姓上冠以本人或者配偶的谥 号:
武姜(郑武公妻) 敬嬴(鲁文公妃)
(二)姓氏的来源
①以氏为姓:姬、姒[sì ] 、姜、任[rén]、姚等 ②以国名为姓 :齐、楚、赵、魏、宋、郑、吴、秦等 ③以邑名为姓:苏、糜 ④以官职为姓:司马、司空、司徒、帅、尉。 ⑤以职业为姓:陶、卜、乐、屠 ⑥以谥号为姓:文、武 ⑦以图腾为姓:龙、牛、马、羊、熊、鹿、骆、鱼等 ⑧以居地为姓:东门、西门、南宫、池、桥、井等 ⑨以祖先的字或名为姓:林、孔、高阳
(4)读书人的自谦词: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佞、不肖。
(5)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6)其他自谦词有:在下;小子,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 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 为寡君。
12.古代女子的称谓。
(一)自称 1.老年妇女:老身 2.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3.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4.寡居太后自称:哀家 5.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6.未婚女子自称奴家 7.已婚女子称妾
白居易——香山居士
苏轼 ——东坡居士
欧阳修——六一居士
杜甫——少陵野老
袁枚——随园老人
王安石——半山
辛弃疾——稼轩
4.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
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陶渊明:靖节征士,欧阳修:欧阳文忠公, 王安石:王文公, 范仲淹:范文正公, 王翱:王忠肃公, 左光斗:左忠毅公,
14.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 语 ! ”
(二)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 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中国文化概论
姓氏称谓
一、姓氏称谓
(一)姓和氏的区别
1.姓是表示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的标志,是一种族号。
姓用来区别不同的家族,百世而不变。最古老的姓:姜、姬、嬴、
嫦、嫫、姞。
氏是姓的分支,用来区别一家族子孙的不同支系,一传而变也。 2.姓是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 3.姓用来“别婚姻”,“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氏用来“明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史可法:史忠烈公,林则徐:林文忠公,
奸臣秦桧:缪丑,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
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
杨万里——杨诚斋(斋名为诚斋) 姚鼐——姚惜抱、惜抱先生; (斋名为惜抱轩) 蒲松龄——聊斋先生; (斋名为聊斋) 梁启超——饮冰室主人; (室名为饮冰室)
谭嗣同——谭壮飞(斋名为壮飞楼)。
6.称籍贯
(一)名
小名(乳名、奶名) 阿瞒、溪狗、寄奴 、石三伢子 仅用于家族内部,偶尔也流行于亲戚或熟 友之间。 大名(学名、官名) 纪昀、毛泽东
(2)名的字数
三代、秦时代取名以单名为主: 孔丘、孟轲、庄周 西汉,仍以单名为主,但双名开始流行: 司马相如、霍去病、董仲舒 西汉末年,王莽复古改制,“双名之禁”: 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 六朝后,双名又开始流行: 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
⑩以天干地支为姓:甲、乙、丙、丁
⑾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三)姓氏的演变与发展
①帝王赐姓 ②避讳改姓
③因祸改姓
④少数民族改姓。
二、名和字
名是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称号
字由名而生,一般是对名字的解释和补充, 与名互为表里。字最早见于周代。 别号:名和字是由长辈所定,号由本人自娶。 代称:地望、官爵、排行、祀号。 合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用的特称。
柳永——柳屯田;
苏轼——苏学士;
文天祥——文少保;
孙讨虏——孙权;
颜真卿——颜太师;
杜甫——杜拾遗,杜工部。
8.称爵名
诸葛亮——武侯;谢灵运——谢康乐;魏徵——魏郑公;
郭子仪——郭汾阳;王安石——王荆公;司马光——司马温公;
9.称郡望
韩愈——韩昌黎;苏轼——赵郡苏轼、苏赵郡
14.“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貌美女子。 15.美丽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16.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17古代贵妇人的称谓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 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13.“敬称”“尊称”,表示尊敬客气,用于称呼他人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10.称官地
刘备——刘豫州;贾谊——贾长沙;孔融——孔北海;
陶渊明——陶彭泽;骆宾王——骆临海;岑参——岑嘉州; 韦应物——韦苏州;柳宗元——柳柳州;贾岛——贾长江。
11.“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1)愚,鄙,敝,卑,窃,臣,仆。 (2)帝王的自谦词: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官吏的自谦词:下官、末官、小吏等。
(3)取名方法
(1) 以字辈命名 • 汉末开以行辈命名之风,明清时更以族谱 辈次命名,且达到高蜂。 • 双名取一字;单名取偏旁
(2)长幼顺序命名 名中含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如伯夷、叔齐
(3)五行命名 • 宋开始,以“五行相生”说来表示行辈的 命名法。 • 如闰土
(4)出生时间命名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 米寿:指88岁。 上寿:指90岁以上。 白寿:指99岁。
期颐之年:指100岁。
茶寿:指108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二)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
1)同义互训 班固 字孟坚 褚遂良 2)反义相对 晏殊 字同叔 韩愈 3)近义联想 屈原字原,由平而原 苏轼字子瞻,倚轼而望
字登善
字退之
4)同类相及 孔鲤字伯鱼 孟轲字子舆 5)古语活用 赵云字子龙 引《周易》“云从龙,风从 虎” 6)名与字的字形结构相互关联 赵佶 字吉人 刘侗 字同 人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童龀[chèn]: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九龄:为9岁。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幼学、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之年、始室、克壮:指30岁。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不惑之年指40岁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杖家之年:指50岁。 六九年:即54岁。 杖乡之年、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指 60岁 高龄、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耆[qí]艾:指六十岁的人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志学之年:指15岁。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古代厨师)
《师说》中的“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