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化学1.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正极:总反应:其他反应:2.钢铁的析氢腐蚀:负极:正极:总反应:在负极区滴入2滴黄色K3[Fe(CN)6]溶液,现象是3.―H2-O2-稀硫酸燃料电池‖总反应:负极反应:正极反应:反应一段时间溶液的pH4.―H2-O2-氢氧化钠溶液燃料电池‖总反应:负极反应:正极反应:反应一段时间溶液的pH5.―CH4-O2-稀硫酸燃料电池‖总反应:负极反应:正极反应:6.―CH4-O2-氢氧化钠溶液燃料电池‖总的离子反应:负极反应:正极反应:7.铅蓄电池总反应:放电时负极反应:放电时正极反应:充电时阳极反应:充电时阴极反应:8.工业上电解氯化钠制备金属钠:阳极:阴极:9.工业上电解氯化镁制备金属镁:阳极:阴极:10.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阳极:阴极:1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阳极:阴极:溶液复原需加入12.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阴极:溶液复原需加入13.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阳极:阴极:溶液复原需加入14.电解精炼铜:电解质溶液:阳极:阴极:电解后Cu2+浓度15.铁件镀铜:电镀液:阳极:阴极:二、第10题1.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1)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g)+Cl2(g)=2HCl(g) ΔH=-185kJ/mol ,E(H-H)=436 kJ/mol,E(Cl-Cl)=247 kJ/mol则E(H-Cl)=;(2)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kJ/mol3 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kJ/molFe3O4(s)+CO(g)=3FeO(s)+CO2(g) ΔH=+19kJ/mol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
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汽。
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Y:钇)的ZrO2(Zr:锆) 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
以丁烷(C4H10)代表汽油。
①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 ;②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极移动(填正或负)。
2. 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2)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 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1·s-1。
,则6s时c(A)=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c(A)不随时间改变c.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4)10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3. 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液体燃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与H2反应制得:请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当温度T1>T2时,化学平衡常数K1 K2(填―>‖、―<‖或―=‖)。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生成1molCH3CH2OH的同时生成3 mol H2O b.容器中各组分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转化率和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高的措施(4)在工业生产中,可使H有 (写出一条合理措施即可)。
(5)工业上,常以乙醇为原料生产乙醛。
根据下图所示信息,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6)乙醇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某乙醇燃料电池以乙醇为燃料,使用酸性电解质,该电池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4. 铁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试回答下列问题:(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铁红(Fe2O3)是一种红色颜料。
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 mL 5 mol·L-1盐酸中,再加入足量铁粉,待反应结束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经检测溶液中无Fe3+,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
(3)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P端通入CO2。
①石墨I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X、Y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B.可以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 H2↑+ 2OH-D.白色沉淀只能在阳极上产生③若将所得Fe(OH)2沉淀暴露在空气中,其颜色变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选择题1. 对于实验I〜IV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I :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乃至褪去2.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氰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B.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铜C.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强酸性D.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止确的是A.甲烷、苯和油脂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C.用新制的Cu(OH) 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葡萄糖D.甲烷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相同4.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不止确的是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6.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7.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1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1mol Mg在空气中燃烧被完全氧化生成MgO和Mg3N2,失去2 N 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1 N A个苯分子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9. 将0.2 mol·L-1的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HCN)<c(CN-) B.c(Na+)>c(CN-)C.c(HCN)=c(CN-)= c(Na+) D.c(HCN)+c(CN-)=0.2 mol·L-110. 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A.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水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同B.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的离子方程式:Ca2+ + HCO3—+OH—= CaCO3 ↓+ H2OC.Ksp反映了难熔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它的大小与浓度无关,与温度无关。
D.c(H+)=1×10-2 mol·L的溶液:Fe2+、Ba2+、N03-、Cl-不能大量共存。
11. 如图是一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负极反应为:2Fe2+-2e-2Fe3+ B.当有6.02×1023电子转移时,Fe电极减少56gC.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盐桥中K+移向FeCl3溶液12. 已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
相同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气体,且起始时体积相同。
发生反应:2NO2(g)N2O4 (g) △H<0。
一段时间后相继达到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时NO2体积分数:甲<乙B.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甲与乙相等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N2O4)/c(NO2)D.若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3. 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D.Al与热水反应困难,故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与H2O发生反应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氨水中,c(OH-)=c(NH4+)B.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稀H2SO4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的pH=7C.在0.1mol/L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D.0.1mol/L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15. 下列相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可以证明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B.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说明已达滴定终点C.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准确称量NaOH 1.920 g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熔化但不滴落,是因为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混合Ba2+ + 2OH – + NH4+ + HCO3 – = BaCO3↓+ NH3·H2O + H2O②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4NH4+ + AlO2 –+ 2H2O③把Fe(OH)2固体投入到稀HNO3中:Fe(OH)2+2H+=Fe2++2H2O④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加热,刚好使NH4+全部转化为NH3:NH4++Al3++2SO42-+2Ba2++4OH-NH3↑+Al(OH)3↓+2BaSO4↓+H2O⑤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⑥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NH3•H2O + SO2 = 2NH4+ +SO32‾ +H2OA.①③B.①④C.①⑥D.②④⑤17.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18. 下列与有机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更剧烈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蔗糖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乙酸、甲酸甲酯和羟基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1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3的溶液中:Na+、CO32―、Al3+、ClO―B.c(H+)/c(OH―) =1010的溶液中:K+、Fe2+、Cl―、SO42―C.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HCO3―、Cu2+、SO42―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K+、NO3―、SiO32―20.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21. 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某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一定有:c(OH-)+2c(A2-)=c(H+)+c(H2A)B.0.1 mol·L-1CH3COONa 溶液与0.05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 c(Cl-) >c(H+)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N溶液和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CN-)+2c(OH-)=2c(H+)+c(HCN) D.0.1 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