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表达技巧
④“怎样写……的”?一般有三点,一是写作的角度 (层次)和顺序,二是写了什么,三是表达技巧及表 达效果。
边练边悟
1.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技巧。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视听结合、绘声绘色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
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高考真题:2015全国卷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 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姆萨尔北)。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 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侧面描写 反衬
重点描写技巧
(1)正侧结合
山亭柳·赠歌者①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 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 罗巾。
静 、 以乐景衬哀情) 2、曲写(想象):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1.描写技巧概述 描写从对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考查的重 点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要求选取典型景物,讲究描写 角度,这些角度有:①时间角度,如晨昏、冬夏、古今 等;②空间角度,如正与侧(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远 与近、内与外、高与低等;③感觉角度,如视觉与听觉 结合(视听结合)、味觉与触觉等。讲究手法,这些手法 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 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及 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比喻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
借。
对偶 从形式上使作品对称;从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语言简 练,整齐
设问 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怀古
伤今 3、用典
描写
分别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1、虚实结合 2、细节描写 3、白描 4、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描写角度与颜色映衬,
还要注意视听结合) 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1、衬托:正衬 (烘托、渲染) 和 反衬(以动衬
01、比喻
02、拟人
03、对比
修
04、对偶
辞
05、夸张
手
06、排比 07、双关:
法
08、反问
09、设问
10、互文
11、反语
修辞 方法
表达作用
夸张 增加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拟人 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对比 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情感区分得更加 鲜明。
2018届高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考
①鉴赏 古代 诗歌的 形象、
试 说
语言、表达技巧;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
1、熟悉古典诗歌的各种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表达技巧题型的审题方法。 3、掌握诗歌表达技巧题型的答题规范。
考点分析
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 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 2、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3、表现手法(狭义:对比、衬托、象征、比兴 等)、 4、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近年高考常考的有: ①“情”与“景”,一般涉及两点,一是景、情写作的 先后顺序(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有些诗则相反), 二是以景传情的技巧(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B以乐 景衬哀情)及表达效果 ②“动”与“静”,一般是指出何为静何为动,出动静 如何结合及表达效果 ③“虚”与“实”,一般是指出“实写”了什么“虚写” 了什么,虚实如何结合及表达效果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主人下马客在船。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设问、借代 对偶、双关 互文 对比、借代 比喻、夸张
表达方式
抒情 描写 议论 记叙 说明
表现手法
抒情
分别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表现手法:
上片既从正面描写歌者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 求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其受人追捧的 情景,充分表现了歌者的技艺高超。
精要点拨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 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 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 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 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有时 比正面描写更能使对象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更多的 想象余地。
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拟人 )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拟( 物、夸张) (3)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 )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比喻、夸张
但各类资料的分类方式与说法各有不同,容 易混淆概念,其实在积累与掌握时不必拘泥于这 些概念的区分,重点掌握修辞、抒情与描写等方 面的技巧。
走近高考(17高考 全国卷1)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