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类,谁驯化了谁——驯化史如果没有科学,我们也许还生活在田园牧歌以及浪漫的原始宗教时代,我们确实离自然很近,但离自然的真相却很远。
驯养(驯化)是指动物或植物族群逐渐受人类利用与掌控的过程。
人类使动物驯养化的目的包括作为食物、衣物、运输、守卫或是观赏娱乐用途。
常见的驯养生物包括了农作物、宠物或家畜等。
驯化的动物产生了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的演变,有以下几个方面。
许多动物的形体大小改变了:牛、猪和绵羊在驯化中形体变小了,而豚鼠在驯化中则形体变大了。
绵羊和羊驼因保留了毛绒并减少或失去了硬毛而得到选择,而母牛则因产奶量高得到选择。
有几个驯养的动物同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脑袋较小,感觉器官也较不发达,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它们的祖先赖以逃脱野外捕食者的那种比较大的脑袋和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了。
皮堡斯-世界上最小的猫六畜图-汪琨迷你超萌小猪小萌狗各种牛山羊万马奔腾公鸡和母鸡最初驯化的年代和地区[编辑]物种年代地区狗 (Canis lupus familiaris) 公元前15000年[1]东亚和非洲要能得到驯化,每一种候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缺少了哪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都会使驯化的努力失败,就像使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失败一样。
我们在担任斑马和人类这一对的婚姻问题咨询指导时,至少可以找出驯化失败的6组原因:日常食物,生长速度,圈养中的繁殖问题,凶险的性情,容易受惊的倾向,当作独居的猎兽或宠物来饲养(如猫和雪貂)。
“ 牛”的历史与文化考察_学术中国;猪马变奏曲——游牧与农耕文化关系简论。
当“五谷”之类的驯化植物,足以为生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主要以种植这类驯化植物,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的形成。
同样,主要以驯化动物为生,也可以演化“人类最好的朋友”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它被驯化的年代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狗大体上可分工作犬、宠物犬、护卫犬三种。
狗狼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亚洲东南部,就已经被人类从野生狼驯化为家畜,即狗来玩、打猎、看家护院。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找到人类,食用人类的剩饭剩菜,狗有可能进行了自我驯化。
以色列化石及遗传研究将狗的驯化时期确定为大约1万年前,与农业革命时期相吻合,那时人类从游牧狩猎者转变为在定居点耕作及生活。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狼被吸引到了这些早期定居点的垃圾场,以蔬菜和谷类植物剩饭菜为食。
食物的变化则可能是由于人和狗开始建立关系引起的,虽然这种关系最初可能只是史前犬类跟着猎人并捡点儿人剩下的残羹冷炙,而不像后来那么亲密。
现在,犬科动物大家族依然生存的品种仍有30多种,包括狼、豺、狐狸等。
犬科动物是我们这个星球上进化的十分成功的物种之一,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
在犬科动物当中,狗肯定是和人类关系最紧密的一种,甚至在所有动物当中,狗可以说是与人纠缠程度最深、时间最长的。
狗的身体构造已经彻底被人类改造,因此狗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都与其它犬科动物有所区别。
首先,狗变成了彻底的杂食动物,有些狗狗甚至酷爱吃水果和甜食;其次,狗的作息时间被人类化,它们不再依据昼夜作息,而是按照主人的生活习惯安排睡眠,另外,狗狗的肾上腺激素活跃程度较低,要知道,这是应对压力的激素,说明狗狗早就失去了其他犬科动物那样面对外界的戒心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狗和狼血统最近的物种根据普遍认为的物种定义,相同物种必须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同时还必须与其他类群存在生殖隔离。
这听起来有些理论化,但这样举例,你就能明白:马和驴交配可以繁殖出骡子,但骡子没有生殖能力,不能继续繁殖。
但在现实中,狗和狼却往往可以直接杂交,后代甚至可能继续繁殖,这令人十分迷惑,事实上,狗和狼的血统一直十分相近,以致人们很难区分从史前留下的狗和狼的化石。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承认,狗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存在,虽然从DNA的角度讲,他们相差并不多。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1.5万年前的亚洲,狗就被当地人驯化成功,这是人类第一种驯化成功的动物,紧接着人类驯化了羊,时间大约在1.1万年前。
与此同时,人开始种植农作物。
有些科学家坚信,正是因为人成功的把狼驯化为狗,并为人类使用,才激发了灵感,想到可以试着人工培育其他动植物,也就是说,狗推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马之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
我国的新疆现在还残存着比熊猫还珍贵的野马。
野马是家马的祖先,它在我国已有几百万年的生活史。
但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的时间却最晚,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籍上说:“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
”轩辕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服牛乘马即驯服乘坐牛马的意思,也就是说,从黄帝以来才有了六畜之一的家马,供人役使。
马作为可食之材进入人类的食谱,并延续至今,即使马肉到了今天已不再普遍,但同为马属的驴却在人类的舌尖上被发扬光大。
到了1.6万-1.8万年前,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并真正具备了可以驯化马的能力。
在欧亚大陆西部的草原,或许在捕杀马或吃马肉的那一刻,这里的先人们产生怜悯之心,收留马驹孤儿,并喂养在他们身边。
6000年前,中亚人懂得了继续从野外获得野马(亦称泰班马),并与之前捕来的“家马”杂交,并扩大他们所拥有的马族族群。
而在三四千年前,这些人除了吃马肉,喝马奶外,还成为最早使用马的人,或使之耕种出力,或将其驾驭骑乘,乃至用于战争。
从地理角度看,那些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国家或民族富庶的地方,将马更多地用于骑乘,拥有马者则体现其贵族地位和身份,以及富裕程度,彼时拥有一匹马相当于今日家里的劳斯莱斯一辆,例如在古巴比伦和当时的山东、河南等地的考古发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挑选好马的经典名著《相马经》,传说这是伯乐遴选千里马的指南手册。
秦汉以来,马就没有再退出过人类历史的舞台。
唐朝在牧马和养马方面达到了极致,在上层制度设计上已相当完善。
养猪是东亚定居农业生活的传统,无“豕”不成“家”。
东亚家猪源于东亚野猪。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先秦时期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
水牛可能起源于南亚,而黄牛很可能来自西亚。
家养水牛很可能是公元前一千纪从南亚引进的,黄牛与绵羊、山羊生态习性相近,是新石器时代西亚、中亚的主要家畜,在东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青铜时代,黄牛才在东亚大量出现,据今约4000年的甘肃大何庄遗址、秦魏家遗址齐家文化层中出土的黄牛骨骼是典型代表。
黄牛与山羊一样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驯化和传播过程。
喝人奶是自然,喝畜奶却是文化。
另一项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的技术是挤奶(Milking)。
人类以牛奶为食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起人与牛的基因改变,称之为基因文化共同进化。
有图像证据表明公元前四千年左右西亚已经开始挤奶。
挤奶或奶业(dairying)是谢拉特提出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亦是游牧生活方式形成和普及的关键。
东亚挤奶活动的出现与羊、牛、马的东传大体同步。
哈萨克、蒙古、汉族中成年人体内产生乳糖酶的比例依次降低,表明其与印欧人的亲缘关系或接触与交流程度相应减少。
乳糖酶的有无不仅是中国与欧洲饮食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而且影响了欧亚大陆历史的进程。
羊字族汉字都与“驯顺”之义有关。
羊的本义是“驯顺的动物”。
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包括绵羊和山羊两大类,是家畜之一。
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羊毛、羊肉的来源。
羊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各地,而西北部、北部地区,则以绵羊为多。
虽然名字是羊,但它却属于牛科动物。
绵羊最早起源亚洲盘羊,大约在1-1.2万年前就已被人类所驯化,这也是除了狗之外,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
山羊的起源大约是在10000年前,是由西南亚和东欧的野生山羊被人类驯化后形成的。
从历史上看,人类养殖山羊用于生产山羊奶、肉、毛、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在《说文解字》就有“羊,祥也”的记载,而秦汉金石文献中也多以羊为“祥”,比如“吉祥”就写作“吉羊”。
有个成语叫“三阳开泰”,这是因为《易经》中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至,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所以三阳开泰是一年中对岁首的吉祥称谓。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
家鸡(Gallus domesticus)源于红原鸡(Gallus gullus)。
红原鸡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菲律宾等国家。
达尔文提出家鸡是由红原鸡驯化而来,这已被线粒体DNA研究证实。
一般认为西亚或西方家鸡源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2500-2100 B.C.)。
印度和中国不约而同地驯养鸡是可能的。
鸡的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
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猫真的已经被驯化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它们的驯化可能仅仅只是个开始。
尽管与人合得来,大多数家猫却仍不驯服,也不指望人类帮忙寻找食物和配偶。
其他驯养动物(如狗)与野生先祖的外貌已经完全不同,一般的家猫却依然保持着野猫的体态。
当然,家猫确实有一些不同于野猫的形态学特征,如略短的四肢、稍小的脑容量,以及达尔文注意到的、为消化厨房食物残渣而进化出的更长的肠道。
家猫的进化还在继续——可以说,它们的进化之路还长着呢。
猫之所以喜爱吃鱼和老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牛磺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鱼和老鼠,也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才吃。
猫作为鼠类的天敌,可以有效减少鼠类对青苗等作物的损害,由猫的字形“苗”可见中国古代农业生活之。
人类从古代就有养猫的纪录,并在5000年前便已完全驯化猫,古埃及人会饲养猫来捕捉老鼠及其他啮齿目动物等,以防止它们吃掉谷物。
埃及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家猫,古埃及人是最早驯养猫的人。
早在4000多年以前,古埃及一些寺庙的壁画上,就绘有猫的图案。
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猫是神的化身,因为猫眼能在黑暗中发亮,所以他们认为猫眼能存储阳光,这种阳光可以驱散黑暗之鬼,所以猫就被看作神圣的动物。
在古埃及神话中,猫是守护女神巴斯彻特的化身。
巴斯彻特的最初形象是野猫的头部和女性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形象转化为家庭宠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