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的驯化教案

动物的驯化教案

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
(1)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
(2)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哪些动物?
2、学生阅读家畜从哪里来
(1)学生阅读,了解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举例说说家猪是怎么驯化来的。
(2)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我国最早驯化动物的历史。
三、总结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
1、小组讨论:驯化的动物有哪些适合人类需要的优点?组织交流:
狼与狗。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提问:被人们称之为“家畜”、“家禽”的动物又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
(1)讲述:
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
(2)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3)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
野猪与家猪。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肉食。
野马与马。马温顺,可以人类是代步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野牛与牛。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拉车等。
2、教师总结: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发现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家畜、家禽的都是野生动物,)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选择性的驯养,使野生动物的体态、习性改变,这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
四、学生阅读现代的动物驯养
1、阅读与思考:现代动物的驯养目的在哪?人工驯化野生动物有什么好处?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在语言上准备一下,可以为大家介绍介绍。
2、强调驯养要科学,防止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播。
(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因此,人类在驯养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总结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驯化的知识。请学生起来总结。
六、课外拓展
调查当地驯养动物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现代驯养动物的目的。
教学后记
3、讲解: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
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但是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现在自然界里找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
科学教案
时间:2015年3月17日
课题
第4课动物的驯化
第1课时
科学探究
1、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对动物驯化的研究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
科学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