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必修2第二章__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及答案剖析

化学必修2第二章__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及答案剖析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2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C .溶液中的SO24浓度增大D .溶液的密度增大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2OH --2e -=ZnO +H 2O 石墨:O 2+2H 2O +4e -=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B .负极,并被还原C .正极,并被氧化D .正极,并被还原10.X 、Y 、Z 都是金属,把X 浸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负极。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 >Y >ZB .X >Z >YC .Y >X >ZD .Y >Z >X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化学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负极C .燃料电池两极板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常是将空气通向正极 12.在反应:C +CO 2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 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13.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 2+2NiO (OH ) 2Ni (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NiO (OH )B .Ni (OH )2C .H 2D .H 2和NiO (OH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完的电池不可以随意地丢弃B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可以降低尾气中CO 的含量C .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 .把煤粉碎后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1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加快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放电 充电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C.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D.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16.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热量。

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18.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①② B.①③C.只有③ D.全部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和5.4 mol/L,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1 mol/(L·min)B.0.2 mol/(L·min)C.0.3 mol/(L·min)D.0.6 mol/(L·min)20.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二、填空题2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E.Ba(OH)2·8H2O与NH4Cl反应F.氢气还原氧化铜G.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H.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23.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

则1 mol N2生成NH3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_______kJ;1 mol H2生成NH3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________kJ;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H3,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kJ;事实上,反应的热量总小于理论值,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4.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___________。

④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 .蒸馏水、B .NaCl 溶液、C .NaNO 3溶液、D .CuSO 4溶液、E .Na 2CO 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

25.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 )NaOH +HCl =NaCl +H 2O (B )2FeCl 3+Fe =3FeCl 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分别判断能否用于设计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请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 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写出电极反 应式。

________是正极,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负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6.在一个容积为500 m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H 2和2 mol CO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H 2(g )+CO (g) CH 3OH (g ),经过5 min 后达到平衡状态。

若此时测得CH 3OH 蒸气的浓度为2 mol /L ,求:(1)以H 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2)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

催化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一些放热反应需加热或点燃后才能引发,如燃烧;而有的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都是化学变化,也可以是物理变化。

2.A解析:解决氢能源的难题一个是制备困难,一个是运输困难。

3.B解析:放热反应即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反应。

说明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 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4.B解析:要求熟悉常见的吸、放热反应。

5.A6.A解析:A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这是构成原电池的前提。

7.C解析:该原电池反应是:Zn+2H+=Zn2++H2↑,SO 24浓度不变。

8.B解析:考查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原因。

9.A解析: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10.C解析:依题意知:X能置换出Z,说明X比Z活泼,负极材料较正极材料更活泼,所以Y比X活泼。

11.D解析:燃料电池中燃料通入负极,氧气或空气通入正极。

12.C解析: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碳是固体,没有浓度的说法。

13.C解析:放电时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负极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14.C解析:负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15.D解析:A是因为KClO3分解产生氧气;B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反应;C是因为离子反应一般需在水中进行。

16.A解析: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热量,可见红磷能量更低,所以更稳定。

17.C解析: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本质是发生了吸氧电化学腐蚀。

18.C解析:判断平衡的标志常用的有:v(正)=v(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而①描述的均为正反应方向的速率关系,不能体现v(正)=v(逆)。

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没有必然联系。

19.B解析:v(N2)=(1.8 mol/L-0.8 mol/L)÷10 min=0.1 mol/(L·min),又v(N2)∶v(NH3)=1∶2。

20.C解析:观察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量“n”。

21.B解析: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可逆反应。

参加反应的SO2和O2一定分别小于1 mol和0.5 mol。

二、填空题22.A B D G H C E F解析:常见的放热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