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诗文默写。

(1)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3)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

(杜牧《赤壁》)(6)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7)__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8)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二章》(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2.根据拼音写汉字。

yǎo____无消息坦荡如dǐ____丘hè____qiú____劲三、文言文阅读3.阅读《愚公移山》部分语段,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且:将近。

B.险:险峻的大山。

C.箕畚: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

D.反:同“返”,往返(2)翻译语段中的划线句。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

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

有删改)(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塌子沟:淤泥深坑。

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军中不解其故.故:(________)(2)比.次日比:(________)(3)一霎而绝.绝:(________)(4)此去.西南十里去:(________)5.下列各句中“之”与例句“必有惊之者”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C.学而时习之.D.至石之.半6.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7.翻译下列句子。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2)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四、选择题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杨振宁在北大的报告,展望了物理学前景,非常有感召力,能够哗众取宠....。

B.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导致了老百姓的麻木不仁....。

C.先生的教导让我一直耿耿于怀....,永远不能忘记。

D.我的故乡不再是昔日贫穷的小镇,处处是厂房,马路上人来人往,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B.现在宜兴地区刚入冬季,早晚气温较低,但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C.她说还是生一个好,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她的意思?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10.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选自《桥梁史话》,作者是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他是我国的桥梁专家、教育家。

B.《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C.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D.《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11.以下对名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他十八岁当了排长,参加了推翻当时统治该省的一个姓胡的督军的秘谋。

他担负了刺杀督军的任务来到长沙。

……后被叛徒出卖,遭到逮捕,遭到严刑拷打。

这个人物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彭德怀。

B.埃德加·斯诺在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毛泽东、周恩来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人。

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周恩来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

C.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昆虫。

比如蝉,它要在地下生存四年,才能来到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蝉通常在在干干的细树上产卵,蝉家族的祸害是蚂蚁,它们会破坏卵,以之为食物。

D.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讲述了英国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他历尽艰辛,最终杀死了谋夺王位并娶了嫂子的克劳狄斯——自己的叔叔,自己却也身中毒剑身亡,让人感慨不已。

五、名著阅读12.根据《昆虫记》,在横线上填动物。

在法布尔的笔下,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有着“自然界清道夫”称号的昆虫是______。

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词中通过哪些外在的行为举止来表达她对夫死、家亡、国破的浓浓哀愁?14.“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这一句好在哪里?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穿长衫的老裁缝禹正平①昨夜,我又梦见了老裁缝。

②老裁缝是我妻子家隔壁的屋主,60来岁,精精瘦瘦,蓄一撮黄白相杂的山羊胡须,一年四季总套着那件罩过脚背的青色长衫。

③他生性喜欢凑热闹。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我初次去妻子家相亲,凳子还没坐热,门外就沁进一句乐乐呵呵的问候,紧接着青色长衫裹进一个瘦老头。

我恭敬地站起身,递过一根过滤嘴香烟,他却如躲瘟疫般避开了。

待我尴尬地坐下,他将长衫一撩,随意地坐在我对面,直瞪瞪地拿眼睛挑剔着我。

正当我想在心里诅咒他时,他却有眉有眼地夸奖了我一番,什么眉清目秀状元郎呀,手长指尖真秀才呀,云云。

④从那以后,只要我去未婚妻家串门,老裁缝总要过来露露脸,凑一番热闹,或三言两语,或喋喋不休。

一日,我在不经意间从门口瞥见老裁缝一手提一个鼎罐,不疾不徐地朝镇上那条通往水井的麻石路走去。

后来未婚妻告诉我,原来,老裁缝迷信,认为人一生用多了水,去阴间是要坐水牢的。

于是,他视水如命。

他每天只提两鼎罐水,清晨从不洗脸,晚上倒小半盆水抹抹嘴,又拿来洗脚,牙是从不刷的。

他的屋后有一个菜园,他浇起菜来却很大方,别人十天半月浇一次园,他却三五天浇一次。

因此,他的菜园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其实,浇菜是他的乐趣。

他端着弓步,两手握着舀勺,眼睛炯炯有神,盖过脚背的长衫在菜中扫来扫去。

他一边浇菜,一边情不自禁地哼着一曲古朴的歌谣:单身公呀是人仙,一斤米饭三碗堆尖,一碗肉左边翻到右边,呷只鸡来四把周全……⑤唱归唱,他却很吝啬,每每卖完一担菜,熬到日头偏西,他也从不进镇上的馆子,每餐也从不吃饱。

正月里的一块腊肉,他会攒到秋收。

偶尔买一回肉,也要吃上半个月。

假如久不吃荤菜,又怕人笑话,于是吃完饭后,他就往嘴上抹点油,一边走一边拿根火柴棍剔牙齿。

⑥老裁缝落到这步田地,他自己做梦都想不到。

公允地说,他最拿手的还是裁缝手艺,方圆百十里的裁缝师傅,还没有哪个人的技艺能超越他。

遗憾的是,随着缝纫机的出现,他的手艺被慢慢淘汰了。

也有人找上门来,那是旧时的老主顾,他们照旧打发自己的儿孙前来邀请。

碰上这种场合,老裁缝便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摸着山羊须,然后有条不紊地打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久违了的剪刀、竹尺和针线盒。

尔后,很考究地套上那件自己的得意之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穿的的确良长袍,右手挽着那个小包袱,迈着方步跟在晚辈的后面,既庄重..地走着。

..又滑稽⑦老裁缝是这样古怪,之前,我认定他一直是个孤寡老头。

中秋节那天晚上,他照例过来凑热闹,出门时,却霸蛮地请我去他家吃顿晚饭。

盛情难却,我硬着头皮去了。

一墙之隔,竟是另一个世界。

他那低矮简陋的房舍里,贴满了五花八门的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画”,有漂亮的烟盒、火花、剪报和糖纸等;就连房间的空间也利用上了,交叉着两根绳索,上面挂得红红绿绿的东西。

他见我诧异、惊愕,就歉意地用手摸着山羊须,憨厚地“嘿嘿”笑着。

当我静下心来,才发现房里唯一的四方桌上摆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一张女人的相片:30来岁、瓜子脸、细高挑儿,穿一身水红色碎花衣裤,模样儿齐齐整整。

在我一再地追问下,老裁缝凄凄道出那是他已过世的女人。

几杯浊酒下肚,老裁缝的话匣子打开了,原来那晚是他死去20年的女人的忌日。

说到动情处,他的双眼蒙上了一层浑浊的老泪。

我被他的一往情深打动了,怎么也咽不下这桌丰盛的酒菜。

⑧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与妻成了亲,老裁缝不动声色地送来一床被单,我俩珍惜地将它压在箱底。

也就在这年冬天,老裁缝得了重病,当我和妻子去医院探望他时,他正颤抖着双手,将自己一生积蓄下来的1万块钱捐给医院,并叮嘱医生将这些钱用在和他女人一样得癌症的人身上。

⑨老裁缝走的那天,镇上的人都来为他送行,回来的路上,有人说他这辈子不值,无儿无女,无娘无妻,吃没有吃好,穿没有穿好。

我并不赞同他们的说法,可是,每当我想起他,心里就哀哀的,总想为他说些什么。

(选自《读者》,有改动)15.文章叙述了有关老裁缝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16.说说你对第⑥小节中加点词语“庄重”和“滑稽”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