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三位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三位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的加法
马安小学谢丽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在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知识迁移掌
握三位数加两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
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

掌握万以内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增强估算意识。

4、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
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周末放假你们都会做什么事情呢?有没有同学会陪
妈妈去逛超市呢?上个星期谢老师给厨房置办点了东西,你们猜猜我买了些什么吗?我一来到超市就看见了厨房置物架和砧板,你们能猜
猜它们的价格吗?(学生自由猜)老师给点小提示,厨房置物架大约是30元,砧板大约20元。

(学生根据估算的知识猜一猜)教师出示价钱。

厨房置物架34元,砧板19元。

(师生总结估算的方法)师:同学们能帮我算算买这两件东西需要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汇报。

(学生可能用口算或笔算)
师:在加法的笔算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探究新知
师:除了这两件以外,我还计划买这些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已买物品电热火锅刀具套装电饭煲
53元122元271元818元
师:从图上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师:看到这些价格啊我就在心里琢磨,如果我要买这刀具套装和电饭煲大约需要花多少钱呢?同学们一起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估算的算法及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师:在实际生活中,估算只是让我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还是需要确切的知道应该付多少钱。

根据这些你们能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吗?
要求:1、每个学生独立至少提出1个问题并解答。

2、小组长收集组员问题讨论总结算法。

3、学生汇报。

板书:不进位进位
122+53= 175 122+271= 393 271+53=324 271+818=1089
1 2 2 1 2 2 2 7 1 2 7 1 + 5 3 + 2 7 1 + 1 5 3 + 1 8 1 8
1 7 5 3 9 3 3
2 4 1 0 8 9 (学生汇报时先说提出的问题,之后再列算式及竖式)
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
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2 5
3 6 7 2 5 3 7
+ 4 1 6 + 2 4 5 + 6 1 2
69 1 7 1 4 9
2、判一判,改一改。

1 3 5 4
2 7
+ 5 9 + 5 4 3
6 1 5 9 6 0
3、动动笔,算一算。

332+475= 642+826=
4、估一估,连一连。

395+225 123+256 189+441
大于600 小于400
92+268 531+86 234+118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想一想,这节课你
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课后你们能帮谢老师算一算带了1500元钱够不够?实际上要付多少钱吗?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加法
不进位进位
122+53= 175 122+271= 393 271+53=324 271+818=1089
1 2 2 1 2 2 2 7 1 2 7 1 + 5 3 + 2 7 1 + 1 5 3 + 1 8 1 8
1 7 5 3 9 3 3
2 4 1 0 8 9
相同数位对齐十位相加满十百位相加满十
从个位加起向百位进一向千位进一
七、设计思路及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掌握三位数的加法算理。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我采用超市购物这条主线,先让学生复习两位数的加法及估算,之后让学生根据精心设计的三位数提出一步加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有2个:一是为了后进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二是由学生自己观察讨论总结三位数的加法算理。

由于这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的算式有很多种情况,不可能一一列举,所以在他们完成的过程中,选出4个同学汇报他们的算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由于各小组已经经过了一番讨论,有了一定的想法,所
以在接下来观察比较黑板上的4个算式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教师的补充,本节课三位数的加法基本掌握的差不多了。

之后的练习环节,为了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产生厌学情绪,我设计了
不同类型,相对有梯度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的环节巩固加深对新知
的掌握以及养成良好的认真细致不马虎的习惯。

最后一道练习是为了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估算方法有一个较好的掌握。

课后拓展环节设计一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估算的方法,三是为下节课连续进位以及验算进行课前
预习。

本节课的理念主要是践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原则,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到之后的交流讨论,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及思维的碰撞,这样学习的东西才是自己的,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
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动力,才能调动积极
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也就是学数学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于生活。

在课堂上,我尽量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总
结掌握新知,这样既提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真正学有所得。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对本节课的另一个重难点没有把握好,就是估算。

虽然设计了估算,但是学生对这知识点本来就难以理解,在教学的时候没有渗透详细讲解。

此外为了使课堂不是纯粹死板的计算教学,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通过数学问题导入,但是在课堂上直接跳过了问题而仅仅讲解了计算,这是这节课的一个失误。

本节课对学生的预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对位掌握的比较好,
但是忽略了其他学生,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对位没有很详细的讲
解,而把重点放在了进位及进位的1要加上。

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将更加把教材读懂读透,多备学生,课堂上让学习,教学活动达到真正
的效果,而不是作秀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