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_2020安徽淮北一中高考历史二模三卷核心解析.doc

2019_2020安徽淮北一中高考历史二模三卷核心解析.doc

试卷第1页,总3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题文】胡锦涛指出,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商谈并取得实际成果,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其中“九二共识”指的是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的原则
2. 【题文】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春秋五霸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 .提倡一夫一妻制
B .维护家庭和谐
C .维护宗法制度
D .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3. 【题文】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内阁逐渐成为了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4. 【题文】到2006年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 .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5. 【题文】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改善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如1993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到2001年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对外开放政策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试卷第2页,总3页
6. 【题文】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改善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如1993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到2001年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对外开放政策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 【题文】到2006年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 .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8. 【题文】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 【题文】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
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0. 【题文】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
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 指
A .中央集权
B .盐铁官营
C .“贱商令”
D .“海禁”政策
11. 【题文】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2. 【题文】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
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