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一中2021年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C.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D.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为氯水或液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冒蓝色烟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3.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硫化氢,④0.2mol 氨气(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数①>④>③>②4.标准状况下,nLNH3气体溶于mmlH2O中,得密度为ρg•cm-3的RL的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滤实验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分开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D.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⑤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由于电流的作用,酸、碱、盐溶于水发生电离C.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D.某物质中仅含一种元素,该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在过氧化钠中加入稀硫酸:O22- +4H+===2H2O+O2↑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2++2OH-+2HCO-3===CaCO3↓+2H2O+ CO32-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9.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类型中的任何一种10.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
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A.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D.砒霜是氧化产物11.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已知1mol Na2S2O3溶液恰好把4mol 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A.SO42-B.S C.SO32-D.S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B.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5NH4NO3═4N2+2HNO3+9H2O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313.根据反应:O2+2H2S=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A.O2>I2>S B.H2S>NaI>H2O C.S>I2>O2D.H2O>NaI>H2S14.石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A.氧化还原反应B.离子反应C.化学变化D.物理变化15.下列有关NaHCO3与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Na2CO3<NaHCO3B.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速率:Na2CO3<NaHCO3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二、实验题1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1)将3.9g过氧化钠放入烧瓶中,加入100mLH2O,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集气瓶充满气体后,怎么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简述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酚酞在c(OH-)为1.0×10-4mol/L~2.5mol/L时呈红色,且0.5min内不会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红色迅速褪去.①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2O2.试设计实验证明烧瓶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H2O2存在,请简述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也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试通过估算并对比数据加以说明该理解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17.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用字母代号填).A.Fe B.FeCl3C.FeSO4 D.Fe2O3(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 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nm.(3)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______(填物质名称),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_.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4)若要验证溶液中不含Fe3+而只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5)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①______④______B.请写出通入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18.将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样本溶于水得溶液A,将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稀硫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CO32-+H+═HCO3-②H++HCO3-═CO2↑+H2试计算:(1)溶液A中滴加硫酸的体积在0-150mL间无CO2气体生成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2)硫酸滴加至150mL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______.(3)溶液A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g.(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5)该样品中Na2CO3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不是道尔顿,故A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B正确。
C.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
D.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的发展趋势;化学史。
2.D【解析】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纯净的氯气,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液氯,故A错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形成棕黄色的烟,生成棕黄色的固体是氯化铜,故B错误;C、氯气和固体、气体都可以发生反应,如氯气和氢气光照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固体,故C错误;D、钠是活泼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了氯的性质,主要是反应现象、反应产物的理解应用,解题关键: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含氯物质的组成。
易错点:A选项,含氯物质的组成要理解、记忆要准确。
3.D【详解】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3.6g34g/mol=0.4mol,④0.2mol氨气(NH3),则A.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②>③>①>④,A项正确;B. ①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②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5③硫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34,④氨气相对分子质量为17,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B项正确;C. ①6.72L CH4的质量为0.3mol×16g/mol=4.8g,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③13.6g硫化氢,④0.2mol氨气(NH3)的质量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C项正确;D. 氢原子物质的量分别为:①0.3mol×4=1.2mol ,②0.5mol ,③0.4mol×2=0.8mol ,④0.2mol×3=0.6mol ,所以氢原子数①>③>④>②,D 项错误; 答案选D 。
4.B【解析】标准状况下nL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nL/22.4L·mol -1=n/22.4mol ,该氨气的质量为:17g·mol -1×n/22.4mol=17n/22.4g ,m ml 水的质量约为mg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mg +17n/22.4g ,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17n 17n 22.4m 22.41000g?L 22400g mg ρρ++=- L ,所以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17n 22.4m 22400n mol L ρ+ =mol·L -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解题关键:按公式c=n/V ,计算出氨的物质的量,正确计算氨水的体积,代入公式,易错项D ,注意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防止代入计算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