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高铁商务区山韵佳苑D区位于山韵路、规划新锡路、镇北路和吼山浜围合的区域,D区共包括16栋18F住宅楼和4栋配套用房。

其中D区一期建设10#~16#住宅、配套用房1、配套用房2、配套用房4和车库A、车库D。

根据甲要求,山韵佳苑D区一期室外市政沥青道路及小区部停车位(为沥青路面结构)属于本次设计围,绿地、硬铺装道路部分、人行道及曲径(步道)根据景观设计确定,计入景观施工围。

本图坐标为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

2、设计依据规
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2012)
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3)《市政工程勘察规》(CJJ56-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 169-201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J G1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JTJ D30-2006)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8)《透水砖》(JC/T 945-2005)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GBJ50092-96)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
13)《混凝土路缘》(JC899-2002)
3、路面
3.1 技术指标
(1)道路性质:场地主要道路参照城市支路标准。

(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0年
(3)设计荷载:BZZ-100
(4)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3.2 道路横坡
本工程道路横断面路拱分为单向坡和双向坡两种,6m以上(包含6m)的道路为双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坡向向路外;6m以下的道路为单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具体横断面坡向详见平面设计图。

3.3 路面结构
(1)完全在地下室围外路面结构:
A. 6m以上(包括6m)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45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8cm 水泥稳定碎(K≥95%)
18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B. 6m以下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62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5cm 水泥稳定碎(K≥95%)
15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C、汽车停车位结构:
同相邻车道结构(停车位横坡坡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注: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CJJ1-2008要求,对路床顶面及各结构层弯沉进行控制。


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隔8~10m同步向前摊铺,一起碾压。

纵缝宜设置于中线处且平行中线,搭接处应做成台阶,阶梯宽度≥1/2层厚。

一个路段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度检查。

前后两个工作段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拌和后,同步碾压。

灰土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和交通管制。

养生期应≥7d,养生法可采用洒水、覆盖砂或不透水薄膜等等。

洒水养生时必须注意控制洒水量,不使其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

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4)水泥稳定碎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的拌和应采用采用集中厂拌法,摊铺机摊铺的工艺。

材料自拌和完成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率宜高于最佳含水率0.5%~1.0%。

用12-15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出15cm;用18-20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出2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压实厚度超过上述厚度时,应分层摊铺碾压。

下层水泥稳定碎碾压养生7d后即可摊铺上层水稳。

建议两层水泥稳定碎施工间隔不宜长于30天。

两层水泥稳定碎连续施工时,上层施工应在下层水泥初凝前完成。

碾压过程中,应并保持水泥稳定碎层表面湿润。

碾压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压实时,可以先稳压(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开始轻振动碾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压至无轮迹为止。

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

压路机碾压时的建议行驶速度,第1-2遍为1.5-1.7km/h,以后各遍应为1.8-
2.2km/h。

为保证水泥碎基层边缘强度,应有一定的超宽。

纵横接缝均应设置直茬,纵缝宜设置于中线处且平行中线,搭接处应做成台阶,阶梯宽度≥1/2层厚。

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和交通管制。

养生法: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碾压完毕后的基层顶面,然后将麻布或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人工覆盖在塑料薄膜上面。

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

在7天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28天正常养护。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5)沥青下封层施工
半刚性基层保湿养生7天后施工下封层。

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一般需经过清扫—气吹—水冲才能完成,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确保下封层与基层粘结牢固。

喷洒乳化沥青:用沥青洒布车在晾干的基层表面上喷洒乳化沥青,喷洒数量按沥青含量1±0.2kg/m2控制。

施工时应根据围的环境温度,经试喷后确定乳液的喷洒温度。

起步、终止应采取措施,避免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做到乳化沥青既不喷量过多也不漏洒。

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乳化沥青应刮除,对于漏喷的地应用手工补洒。

纵向搭接处,在半幅乳化沥青喷洒后预留15~20cm宽度不撒集料,当另半幅乳化沥青喷洒后再撒布集料。

撒布集料:用集料撒布机或人工撒布集料,数量6~8 m3/1000 m2,以碾压时不粘轮为度。

集料撒布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

堆料处基层表面当集料用完后必须清扫、气吹干净,才能喷洒乳化沥青。

若气温较高,为防止粘轮而多撒的集料可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

碾压: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

沥青路面下封层宜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两至四遍,如果用钢轮压路机,宜选用轻型,不可将集料压碎。

局部露黑处发生粘轮时,应再补撒少量集料。

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可允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

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应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

不得在下封层上刹车或调头。

养护7天后才可摊铺沥青路面下面层。

6)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路面面层为双层式沥青砼路面,分两层施工,沥青上下面层之间必须浇洒粘层沥青。

当沥青面层相邻两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时,下层易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前应清洁表面,浇洒粘层沥青后再铺筑。

桥面的水泥砼应先凿毛并清洁,喷洒粘层沥青后再铺筑。

a)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①沥青混合料配比和级配应符合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b) 混合料沥青用量:控制在生产油比-0.1%,+0.2%。

②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各种矿料应分散堆放,不得混杂。

集料(尤其是细集料)、矿粉不得受潮,须设置防雨顶棚储存。

③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④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

⑤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⑥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储存过夜。

b)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①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可涂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