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思考题Development发展: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
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不仅是数量的变化, 更重要是质的变化。
age character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1 •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
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Sensitive Period关键期:各种感觉、知觉和认知能力都在一定时间窗内呈现出高效和高速的发展。
Heritability遗传力: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种特质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inheritance or congenital diathesis遗传素质:受精卵形成时,完全山基因所决定的胜利解剖方面的特点,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功能。
Sensory integration感觉统合,是指人的人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屮和谐有效地运作。
Observed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集中。
具有选择性、集中性infantile amnesia婴儿期健忘: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成年人不能回忆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的经历的现象Memory Recovery记忆回涨即学习后过儿天测得的保持暈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暈要高的记忆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刚刚记忆材料以后,立即恢复或重现的东西常常不多,而若干天后就能恢复和重现的好一些,在学习有意义材料时表现更为明显。
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屮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直观行动思维: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学前儿童思维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学前期儿童还不具备这种思维,但4・5岁儿童已经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前概念(日常概念):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
科学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
科学概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直接判断:基于对事物的感知特征进行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
间接判断:根据事物的的本质定义和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它是以抽象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传导推理: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这种推理不具逻辑性,往往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语言获得:儿童语言的发展,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里主要指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积极词汇:儿童既能理解有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命题语义:1、将两种语义关系连接在一起而省略其中共有的一个词2、将关系中的一个元素扩展成关系本身LAD:儿童大脑中有--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远普遍特征;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Empathy移情:是儿童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映(认知和情感)Social Referencing社会参照:一旦建立这种认识后,婴儿就开始使用社会参照,当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体时,他们会主动从信任者那里寻找情绪线索作为参照。
emotional display rules情绪表现规则:能根据社会期望调节情绪的能力jiont attention共同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对某一对象或事物加以注意的行为Attachment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单一依恋);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中的人建立起不同的依恋关系(多重依恋关系)Strange Situation陌生情景技术:在婴儿的照看者(通常是母亲)在场和不在场两种情况下, 使婴儿或独自或与一位陌生人共同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活动,从而观察分析婴儿的行为反应。
Peer group status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儿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sociometric technique社交测量技术:即要求儿童自己主观来评价对同伴的喜欢程度的方法。
是一种希望报告式的同伴关系评价技术androgyny双性化:即男孩或女孩在获得符合所处文化对男性或女性的期望特征的同时,还兼具女性或男性的特质。
inhibited children抑制型儿童: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行为抑制,经常有高度情绪性和低度社交性的孩子。
self-me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
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
“点红实验在婴儿未察觉的情况下给婴儿鼻子涂上红点,观察婴儿在镜子前看到自己形象时的反应。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儿童的发展阶段的年龄划分;我国的划分标准1、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2、乳儿期(1岁以内)3、婴儿期(1〜3岁)4、幼儿期(3〜6岁)5、儿童期(6〜12岁)6、少年期(12、13〜14、15岁)7、青年期(14、15〜17、18) 8、成年期(18岁以后)1、遗传疾病及预防策略如何?苯丙酮酸尿症唐氏综合症其他预防策略:避免近亲结婚进行婚前咨询避免高龄生育进行生育咨询行政部门咨询中止妊娠2、儿童身体及动作发育的规律怎样?身体:身高体重的变化、骨骼肌肉的生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动作:山上到下、山近及远、山粗到细、山整体到分化、从无意到有意1、儿童注意的发展趋势及注意品质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策略有效性、稳定性、灵活性等不断增强,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发展特点:1)注意的集中程度和持久程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能力4)注意的转移能力5)注意的广度2、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阶段;第一。
出生到4个月,婴儿通过无关探索感受外界刺激;第二,5・7个月,视■听■动觉的联合活动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复合感知能力出现;第三,8-9个月以后,爬行与走动促进了儿童空间方位、距离知觉的发展,手部精细肌肉的运动促进了形状大小知觉的发展3、学前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表现;1、学前儿童记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发展趙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二)记忆容量的增加(三)记忆内容的变化(四)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略的形成发展的特点: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三、形彖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1、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及特点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一般表现在:1、从最初的无目的性的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1.学前期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
(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分清儿童是在想象还是在撒谎,以免阻碍儿童想象的发展)2.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幼儿想象的主要形式,儿童再造想象需借助成人知道和外部行动进行。
随着语言和知识经验等的不断增加,逐渐发展了创造想象)3.想象完全脱离显示到合乎客观逻辑。
(起初想象时常常夸大现实,甚至完全脱离,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加,想象的内容越来越符合客观逻辑)(二)入学后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创造性的内容逐步增加,想象的独特性也日见端倪,想象更符合现实逻辑。
2、学前儿童想象能力的评价要素1.广泛性,即能够根据表象形成多种形象;2.新颖性,即想像的内容和结果独特而新颖;3.积极性,即能够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形象。
•1、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从直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2、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0-3岁1、产生词的概念2、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3-6、7岁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包括相对具体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3.概念掌握的主要方式及发展的表现;主要方式:在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交往中掌握积极主动,不是被动接受发展表现:实物、数、空间和时间、科学概念•4、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1、知识经验的匮乏,对概念的掌握停留在事物的感知觉,并没有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的了解2、概括不准确、非本质且内容比较匮乏的特点•5、理解的发展趋势及幼儿发展的特点发展趋势:对爭物的理解是直接理解,即来自感知经验的理解到间接理解,即对事物的本质的理解特点: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來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4、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1、儿童言语发展的方面及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方面语咅语义语法语用发展阶段:(一)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1.言语发生的准备:(1)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2)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2.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1.言语发生的标志: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
具体标志:(1)用最不严格的标准衡量,初步理解词的意义;(2)持续地、自发地使用一些词,且这些词必须是成人语言中的词而非自造的;(3)词带有概括的意义,而不是只代表某一事物;(4)掌握10个词左右。
2.言语发生阶段的两个小阶段(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 5岁);(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 5〜2、3岁)。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2、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表现1〜1.5岁的婴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单词句“阶段,1.5〜2岁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双词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