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能力目标: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情感目标: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情境一
1、出示情境一熊猫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看法。
A 、生说,师总结。
B 、为什么有的与图A 比较像,有的不像呢?那几张图片更漂亮呢?
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C 、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研究长方形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直接判断出像与不像,现在能不能通过算式来研究像与不像的原因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带着老师给出的几个问题(出示问题)一起来探究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思考:
(1)、观察每个图片的长与宽。
(2)、算一算,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议一议,你能发现图片中像与不像的秘密吗?
A :6÷4=1.5 4÷6=
2(长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2)
5、教材51页2、3
四、小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拓展延伸
1、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
小强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1 73。
小强说得对吗?
2、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3、找一找身体上的比
4告诉同学们:(前不久,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侦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这时柯南来了,他仔细观察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5厘米,就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
你们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你能算出这个疑犯的身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