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分析前质量控制PPT
• 不要将标本置于福尔马林中
• 无菌纱布用灭菌的且不含抑菌剂的盐水润湿,将标本置于该纱布上,放 在无菌容器中,保持组织湿润
• 革兰染色涂片是所有厌氧培养的标准
Johns Hopkins specimen collection guideline 2013, CID 2013:57(4)
外科组织标本研磨处理
血液标本
• 1.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 • • (1)采血时间 : 最佳采血时间清晨 采血前病人禁食12h(受饮食影响的项目) 采血尽可能安排在其他检查和治疗前进行。
• 特殊时间 • 药物:药物监测室要根据药物浓度峰值期和标定期采血,要注明采血 时间。地高辛药物浓度6-8h,输脂肪乳(尽可能在用药后4h后) • 高血压四项:先抽卧位,需平躺两小时后采血,后直立行走或靠墙站立 1-2小时后采立位标本。每个标本需要采集2管抗凝血(紫帽管各 2ml),共4管。病房患者也可早上醒来先采卧位,活动一小时后再采 立位。 •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8点、16点、0点) • 糖耐量检测 、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橘红帽管2ml(根据不同时间 要求采集)(如:空腹、半、1、2、3小时)。
不同抗凝比例的血凝测定结果(X±s)
抗凝剂:血液 1:9 1:7 1:6 1:5 1:4 1:3
PT(S)
12.9±0.7 13.3±0.7* 14.3±0.9# 16.1±1.2# 23.8±2.1# 38.6±3.8#
PT-INR
1.08±0.10 1.11±0.11* 1.19±0.14# 1.34±0.15# 1.98±0.19# 3.22±0.37#
Johns Hopkins specimen collection guideline 2013
脑脊液的采集
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首瓶标本由于极易被皮肤定植菌污染,不应送往实验室做直接涂 片、培养和分子研究 标本置于无菌防漏管内,共采集3瓶。对疑似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 应取2~4瓶脑脊液 如怀疑诺卡菌属、真菌或分枝杆菌等不常见细菌感染,应通知微 生物室做特殊操作 不要冷冻脑脊液标本
• 5.时间
• 病人准备还应考虑病人的生物钟规律,特别是激素水平 分析,如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胆固醇则 在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 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 时高峰。胆红素、血清铁以清晨最高;血浆蛋白在夜间 降低;血Ca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故采血时间应在相 同时间进行。
•
•
采样操作手法 • 1、有抗凝剂的试管,如紫红头、蓝头、黑头、 绿头试管,一定要注意采完血后要充分混匀, 以避免发生溶血。 • 充分混匀(颠倒5-6次)混匀手法不要过于剧烈 造成溶血,可导致细胞计数结果偏低。在末梢 血采集时,消毒剂未完全干燥之前进行穿刺可 能导致血细胞的破坏,引起计数结果偏低。 • 2、避免留置针放血,尽量不选择动脉。 • • • • 规范贴标签 1、沿管壁盖贴标签 2、条码靠上 3、沿试管标签贴保留是管空白
• (2) 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 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 %,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引起血 流淤带或血管受损可能引起组织因子进入血液,造成部分凝血因子 测定结果降低
• (3) 溶血:当溶血发生时,红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浆,引起血浆成分的改变,
血培养的污染很常见,消毒至关重要!
• 血培养瓶:瓶盖75%酒精消毒,自然干燥(~1min)切勿用棉棒擦干。 • 皮肤消毒三步骤: – 以采血点为中心,由内向外以75%酒精消毒,自然干燥(~1min) – 主要消毒剂由内向外涂抹皮肤 • 含碘制剂需要足够消毒时间(碘酊30s 、碘伏1.5~2m)、次氯 化物、葡萄糖洗必太(30s)优于聚维酮碘 – 75%酒精脱碘由内向外涂去碘液 儿童:参照成人 *新生儿及2个月内的婴幼儿: 75%酒精消毒
• •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 影响实验结果。
•
• •
(1) 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 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 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 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患者空腹时间过长(超过16h) 也会使血清白蛋白、补体、转铁蛋白、葡萄糖含量下降、而血 清胆红素因清除率减少而升高。 (2)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问:采集血培养的时机是什么? 答: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血 培养。
问:血培养每瓶采血量为多少?
答:成人:8-10ml,勿低于5ml,也不 要高于12ml。真菌培养请使用下图中左 侧的培养瓶,抽血量为5mL。否则会直 接影响阳性率。儿童:除外新生儿,不 建议只进行单套血标本的培养,新生儿 1~2套。血培养血量要求如下:
推荐采血顺序如下: ①血培养瓶,②凝血项目管(蓝帽),③血沉管(黑 帽),④血清管(红帽或黄帽),⑤肝素血浆管(绿 帽),⑥EDTA 管(紫帽),⑦ 抑制血糖酵解管(灰帽)
•
这是因为注射器中的血液注入血培养瓶时,由于空气轻,气泡会上升,此 时注射器上部的血液中存在气体的可能性大,应避免将其中的氧气引入厌 氧瓶。总之,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式,应最大限度的避免空气进入厌氧瓶 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 需氧管,其它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 两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注意:EDTA管(紫帽)绝对不能放在血清管前,因其中的钾可能对血清 管造成污染,使钾升高。凝血管先采是很有必要的,随着采血时间的延长, 凝血因子会发生变化。
主要内容
• • • •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质量控制 二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及质量控制 三、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四、常见不合格案例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质量控制
一、病人准备
• 1.病人状态 •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 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 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活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 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 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 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 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因此,标本采集前绝对避免剧烈运动、上下楼梯、步行 过快等,或嘱患者休息30min以上方可采集。
对一些细胞内外浓度差较大的检测项目(如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钾)的 测定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4)抗凝比例不当,血量过少引起抗凝剂比例不当或
混匀不彻底使得抗凝剂不充分,导致凝血过程激 活和凝血因子的消耗。这种情况可能引起内源性 、外源性凝血时间的延长以及部分凝血因子测定 结果的偏低。 错误的抗凝剂如EDTA、肝素,尤其是肝素会造成 PT、APTT时间的延长;
APTT(s)
32.2±2.5 33.3±2.5* 36.5±3.1# 40.8±3.2# 58.2±5.3# 87.8±10.1#
TT(s)
16.9±1.0 17.4±1.0* 18.9±1.3# 22.3±1.3# 29.1±2.4# 46.1±5.6
Fib(g/L-1)
3.10±0.46 2.93±0.45* 2.78±0.38# 2.58±0.37# 2.26±0.35# 1.77±0.27#
• •
• 3.药物 •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 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庆大霉 素、氨芐青霉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 维生素C可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严重降低。 • 4.体位 •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 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 ALB、TP、酶、Ca、胆红素、Tch及TG等浓度增高;Hb、HCT、RBC等 亦可增加。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病 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 体位的一致性。 •
儿童血培养采集规范
左侧
右侧
新生 儿
8~ 13
13~ 27
27~36
Kg
Kg
Kg
>36 Kg
单抽1儿童
瓶: 0.5~1.5ml
单抽1儿童
瓶: 3~5ml
单抽2儿童
瓶: 5ml/瓶
单抽2成人
瓶: 8ml/瓶
双抽4瓶成人
瓶: 8-10ml/瓶
参考文献: Clinical Microbiology Procedures Handbook; ASM and IDSA guideline, CID, 2013
脓液的采集
• 注射器抽吸法 – 将5-10ml吸取物置于厌氧转运培养基立即送检 – AFB培养:将至少1ml抽吸物置于无菌容器中转运,厌氧转运培养基 不能用于AFB培养 – 当怀疑是厌氧菌感染时,可通知微生物室床旁接种。 • 拭子采集法 – 由于标本易干,切获得量有限,应避免使用拭子 – 不被接受的情况:分枝杆菌培养、肛周脓肿、口腔脓肿 – 非最佳选择的情况:• 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 自然咳痰:晨痰,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用力深 标本量>1ml
• 诱导痰:3%~10%无菌盐水25ml雾化吸入 • 采集后立即送至微生物室,并于1h内接种。
咳,
• 咳痰标本可用于细菌、分枝杆菌和真菌培养,不可 用于病毒培养。
组织标本的采集
• 应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标本,包括从病变及正常边缘采集 • 室温下1h内送达,采用厌氧转运容器,确保厌氧菌能复活增殖
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 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