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 2017-2018 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 数学试卷(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设集合 A {x Z || x | 2} , B { y | y 1 x2} ,则 A A.4 B. 8 C. 16 D.32B 的子集个数为( )2.已知复数 z A.第四象限5i ( i 是虚数单位) ,则 z 的共轭复数 z 对应的点在( ) 3 4i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m n 3.“ lg m lg n ”是“ ( ) ( ) ”的( )1 21 2A.充要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4.设随机变量 X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N (1,1) ,其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如图所示,那么向正方形 ABCD 中随机投掷 10000 个点,则落入阴影部分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是( ) 注:若 XN ( , 2 ) ,则 P( X ) 0.6826 , P( 2 X 2 ) 0.9544 .A. 6038B. 6587C. 7028D. 75395.《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 9 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 4 节的 容积共 3 升,下面 3 节的容积共 4 升,现自上而下取第 1,3,9 节,则这 3 节的容积之和为( )19 25 升 D. 升 9 12 6.将函数 f ( x) cos(2 x ) 的图像向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g ( x) 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4 8A. B. C. A. g ( ) C. x 13 升 317 升 661 2B. g ( x) 在区间 ( D. ( 2是 g ( x)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85 7 , ) 上是增函数 8 8, 0) 是 g ( x) 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7.设双曲线x2 y 2 2 1(a 0, b 0)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 F2 ,过 F1 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与 y 轴和双曲 2 3 a b1 (OB OF1 )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2D. 3线的右支分别交于点 A 、 B ,若 OA A.2 B. 5C. 2 38.在 △ABC 中,点 P 满足 BP 2 PC ,过点 P 的直线与 AB , AC 所在直线分别交于点 M , N ,若AM mAB , AN nAC(m 0, n 0) ,则 m 2n 的最小值为( )A.3 B.4 C.8 3D.10 3 a1 a 2 2018 2018 a2017 的值为( ) 201820179.若 (1 2018x)2017 a0 a1 x a2 x2 A. 20182017 B.1 C. 0a2017 x2017 ( x R) ,则D. 110.在三棱锥 P ABC 中, PA 平面 ABC , BAC 点,且直线 PQ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 A. 45 B. 57 C. 63 ,则三棱锥 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3D. 842 , AP 3 , AB 2 3 , Q 是边 BC 上的一动 311.记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已知 a1 1 , (Sn1 Sn )an 2n (n N ) ,则 S2018 ( ) A. 3(21009 1) 12.已知函数 f ( x) ( ) B. ( , 2) B.3 1009 (2 1) 2C. 3(22018 1)D.3 2018 (2 1) 2x2 与 g ( x) 2e ln x mx 的图像有 4 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2 x 2e ln xA. (4, 0)1 2C. (0, )1 2D. (0, 2)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阅读下面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程序,则输出 i 的值为 .x y 1 0 y | 的最大值为 14.设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x 2 y 0 ,则 z | x3 x 3y 3 0 15.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4 16.已知椭圆的焦点为 F1 (c,0) , F2 (c,0) ,其中 c 2 3 0 cos xdx ,直线 l 与椭圆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点 P ,且与 x , y 轴分别交于点 A , B ,设 O 为坐标原点,当 △AOB 的面积最小时, F 1 PF2 60 ,则此椭圆的 方程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 △ABC 中,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且 b sin B (c b)sin C a sin A . (1)求角 A 的大小; (2)若 sin B sin C 3 ,且 △ABC 的面积为 2 3 ,求 a . 818.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沿对角线 AC 将 △ACD 折起,使得点 D 在平面 ABC 内的摄影恰好落在 边 AB 上.(1)求证:平面 ACD 平面 BCD ; (2)当AB 2 时,求二面角 D AC B 的余弦值. AD19. 某次数学知识比赛中共有 6 个不同的题目,每位同学从中随机抽取 3 个题目进行作答,已知这 6 个题目 中,甲只能正确作答其中的 4 个,而乙正确作答每个题目的概率均为 答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1)求甲、乙两位同学总共正确作答 3 个题目的概率; (2)若甲、乙两位同学答对题目个数分别是 m , n ,由于甲所在班级少一名学生参赛,故甲答对一题得 15 分,乙答对一题得 10 分,求甲乙两人得分之和 X 的期望. 20. 已知抛物线 C : y x2 ,点 A , B 在抛物线上,且横坐标分别为 之间(不包括点 A ,点 B ) ,过点 B 作直线 AP 的垂线,垂足为 Q . (1)求直线 AP 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2)求 | PA | PQ | 的最大值.x 21. 已知函数 f ( x) ( x 1)e 2 ,且甲、乙两位同学对每个题目的作 31 3 , ,抛物线 C 上的点 P 在 A , B 2 2t 2 x ,其中 t R . 2(1)讨论函数 f ( x ) 的单调性; (2)当 t 3 时,证明:不等式 f ( x1 xt ) f ( x1 x2 ) 2x2 恒成立(其中 x1 R , x1 0 ). 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 坐标系,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为 4) 2 2 ,现以极点 O 为原点,极轴为 x 轴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 x 1 2cos ( 为参数). y 2 2sin (1)求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 C1 的普通方程; (2)若曲线 C2 为曲线 C1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曲线,点 A , B 分别为曲线 C1 、曲线 C2 上的动点,点 P 坐标为(2, 2) ,求 | AP | | BP | 的最小值.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f ( x) 3| x a | | 3x 1| , g( x) | 4 x 1| | x 2 | . (1)求不等式 g ( x) 6 的解集; (2)若存在 x1 , x2 R ,使得 f ( x1 ) 和 g ( x2 ) 互为相反数,求 a 的取值范围.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CACBB 二、填空题 13. 4 14. 1 6-10: DCADB 11、12:AC1 15. 12 3x2 y 2 1 16. 15 9三、解答题 17.(1)由 b sin B (c b)sin C a sin A ,由正弦定理得 b2 (c b)c a2 ,即 b2 c 2 bc a 2 ,所以b2 c2 a2 1 cos A ,∴ A . 3 2bc 2(2)由正弦定理a b c a sin B a sin C ,可得 b ,c , simA sin B sin C sin A sin A所以 S△ABC a 2 sin B sin C 1 1 a sin B a sin C bc sin A sin A 2 3. 2 2 sin A sin A 2sin A3 3 3 2 , sin A ,∴ a 2 3 ,解得 a 4 . 8 2 8又 sin B sin C 18.(1)设点 D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为点 E ,连接 DE ,则 DE 平面 ABC ,∴ DE BC .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 BC ,∴ BC 平面 ABD ,∴ BC AD .又 AD CD ,所以 AD 平 面 BCD ,而 AD 平面 ACD ,∴平面 ACD 平面 BCD . (2)以点 B 为原点,线段 BC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AB 所在的直线为 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所示.设 AD a ,则 AB 2a ,∴ A(0, 2a, 0) , C (a,0,0) . 由(1)知 AD BD ,又AB 2 ,∴ DBA 30 , DAB 60 , AD 1 3 3 a , BE AB AE a , DE AD sin DAB a, 2 2 2∴ AE AD cos DAB ∴ D(0,3 3 1 3 a, a) ,∴ AD (0, a, a) , AC (a, 2a,0) . 2 2 2 2设平面 A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 x, y, z) , 1 3 m AD 0 az 0 ay 则 ,即 2 , 2 m AC 0 ax 2ay 0 不妨取 z 1 ,则 y 3 , x 2 3 ,∴ m (2 3, 3,1) . 而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0,0,1) , ∴ cos m, n 1 1 1 m n .故二面角 D AC B 的余弦值为 . 4 | m || n | (2 3)2 ( 3) 2 12 419.(1)由题意可知共答对 3 题可以分为 3 种情况:甲答对 1 题乙答对 2 题;甲答对 2 题乙答对 1 题;甲答 对 3 题乙答对 0 题.故所求的概率1 2 2 1 3 C4 C2 2 2 2 1 C4 C2 1 1 2 2 C4 31 0 1 3 . P 3 C3 ( ) ( ) 3 C3 ( ) ( ) 3 C3 ( ) C6 3 3 C6 3 3 C6 3 135(2) m 的所有取值有 1,2,3.P(m 1) 1 2 2 1 3 1 3 1 C4 C2 1 C4 C2 3 C4 1 , , P ( m 2) P ( m 3) ,故 E (m) 1 2 3 2 . 3 3 3 5 5 5 C6 5 C6 5 C6 52 2 B(3, ) ,故 E (n) 3 2 .而 X 15m 10n ,所以 E ( X ) 15E(m) 10 E( n) 50 . 3 3 1 1 3 9 1 3 2 20.(1)由题可知 A( , ) , B ( , ) ,设 P( x p , x p ) , x p ,所以 2 4 2 4 2 2 1 xp2 4 x 1 (1,1) ,故直线 AP 斜率 k 的取值范围是 (1,1) . k p 1 2 xp 2 1 1 9 3 (2)直线 AP : y kx k ,直线 BQ : x ky k 0 ,联立直线 AP , BQ 方程可知点 Q 的横坐 2 4 4 2由题意可知 n 标为 xQ 2 3 4k k 2 1 (k 1)2 (1 k ) 2 3 4k k 2 1 k ( k ) , ( x x ) | PQ | 1 k Q p 2k 2 2 2k 2 2 2 1 k 21 | PA | 1 k 2 ( x p ) 1 k 2 (1 k ) ,所以 | PA | | PQ | (1 k )3 (1 k ) ,令 f ( x) (1 x)3 (1 x) , 2 1 1 1 x 1 ,则 f '( x) (1 x)2 (2 4 x) 2(1 x)2 (2 x 1) ,当 1 x 时 f '( x) 0 ,当 x 1 2 2 1 1 时 f '( x) 0 ,故 f ( x ) 在 ( 1, ) 上单调递增,在 ( ,1) 上单调递减. 2 2 1 27 27 故 f ( x) max f ( ) ,即 | PA | | PQ | 的最大值为 . 2 16 1621.(1)由于 f '( x) xe tx x(e t ) .x xx 1)当 t 0 时, e t 0 ,当 x 0 时, f '( x) 0 , f ( x ) 递增,当 x 0 时, f '( x) 0 , f ( x ) 递减; 2)当 t 0 时,由 f '( x) 0 得 x 0 或 x ln t .① 当 0 t 1 时, ln t 0 ,当 x 0 时, f '( x) 0 , f ( x ) 递增, 当 ln t x 0 时, f '( x) 0 , f ( x ) 递减, 当 x ln t 时, f '( x) 0 , f ( x ) 递增; ② 当 t 1 时, f '( x) 0 , f ( x ) 递增; ③当 t 1 时, ln t 0 . 当 x ln t 时, f '( x) 0 , f ( x ) 递增, 当 0 x ln t 时, f '( x) 0 , f ( x ) 递减, 当 x 0 时, f '( x) 0 , f ( x ) 递增. 综上,当 t 0 时, f ( x ) 在 ( , 0) 上是减函数,在 (0, ) 上是增函数; 当 0 t 1 时, f ( x ) 在 (, ln t ) , (0, ) 上是增函数,在 (ln t , 0) 上是减函数; 当 t 1 时, f ( x ) 在 (, ) 上是增函数; 当 t 1 时, f ( x ) 在 ( , 0) , (ln t , ) 上是增函数,在 (0, ln t ) 上是减函数. (2) 依题意 f ( x1 x2 ) f ( x1 x2 ) ( x1 x2 ) ( x1 x2 ) , f ( x1 x2 ) ( x1 x2 ) f ( x1 x2 ) ( x1 x2 ) 恒成立. 设 g ( x) f ( x) x ,则上式等价于 g ( x1 x2 ) g ( x1 x2 ) , 要证明 g ( x1 x2 ) g ( x1 x2 ) 对任意 x1 R , x2 (0, ) 恒成立,x 即证明 g ( x) ( x 1)e 3 2 x x 在 R 上单调递增,又 g '( x) xe x 3x 1 , 2x 只需证明 xe 3x 1 0 即可.令 h( x) e x x 1 ,则 h '( x) ex 1 ,当 x 0 时, h '( x) 0 ,当 x 0 时, h '( x) 0 ,x x 2 ∴ h( x)min h(0) 0 ,即 x R , e x 1 ,那么,当 x 0 时, xe x x ,所以1 xe x 3x 1 x2 2x 1 ( x 1)2 0 ;当 x 0 时, e x 1 , xe x 3x 1 x (e x 3 ) 0 , xx ∴ xe 3x 1 0 恒成立.从而原不等式成立.22.解: (1)∵ sin( 4) 2 2 ,∴2 2 sin cos 2 2 , 2 2即 cos sin 4 ,∴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y 4 0 ; ∵ x 1 2cos ,∴曲线 C1 的普通方程为 ( x 1)2 ( y 2)2 4 . y 2 2sin (2)∵点 P 在直线 x y 4 上,根据对称性, | AP | 的最小值与 | BP | 的最小值相等. 曲线 C1 是以 (1, 2) 为圆心,半径 r 2 的圆. ∴ | AP |min | PC1 | r (2 1) 2 (2 2) 2 2 3 .所以 | AP | | BP | 的最小值为 2 3 6 . 3x 3, x 2 1 23.解: (1)∵ g ( x) 5 x 1, 2 x , 4 1 3x 3, x 4当 x 2 时, 3x 3 6 解得 x 1 ,此时无解.1 7 7 1 时, 5 x 1 6 ,解得 x ,即 x . 4 5 5 4 1 1 7 当 x 时, 3x 3 6 ,解得 x 3 ,即 x 3 ,综上, g ( x) 6 的解集为 {x | x 3} . 4 4 5当 2 x (2)因为存在 x1 , x2 R ,使得 f ( x1 ) g ( x2 ) 成立.所以{ y | y f ( x), x R} { y | y g ( x), x R} .又 f ( x) 3| x a | | 3x 1| | (3x 3a) (3x 1) || 3a 1| , 由(1)可知 g ( x) [ , ) ,则 g ( x ) ( , ] .9 49 49 13 5 a . ,解得 4 12 12 13 5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 , ] . 12 12所以 | 3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