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56.

课程与教学论56.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内容一、填空题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态。

2.课程内容的三种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3.泰勒是从、、和等四个方面来考察课程资源的含义。

4.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5.按照课程资源的成熟程度,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和。

6.课程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和等各个部分。

7.课程财力资源可按来源分为三部分:、和。

三、是非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题目陈述的对错。

1.课程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两个子系统。

2.课程改革就是更换教材。

3.课程资源不包括教师和学生。

9.课本不是课程资源。

四、名词解释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五、简述题1. 试述如何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要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需要在以下几对关系上作出取舍:(1)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2)科学、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科学、艺术、道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内在统一性。

教育的终极目的指向于人的自由。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对等与融合,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重视技术课程(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4)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之关系,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2. 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⑴课程内容规定的是学科某一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景的,因而是具体的,个别的,并能体现差异。

⑵课程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能作为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教学内容是具体,生动并动态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

⑶课程内容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述;教学内容则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

3.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组织一、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一个最适合的,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1.()属于集体教学。

a.道尔顿制b.文纳特卡制c.开放课堂d.导生制2.特朗普制,属于()。

a.个别化教学b.集体教学c.综合教学d.分组教学3.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清理与论证,使之基本定型的是()。

a.帕克赫斯特b.贝尔和兰卡斯特c.华虚朋d.夸美纽斯4. 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是()。

a.宏观、中观和微观b.课程内容、课程平衡和课程设置c.必修、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d.大学、中学和小学5.导生制,由()创立。

a.帕克赫斯特b.贝尔和兰卡斯特c.华虚朋d.夸美纽斯6.道尔顿制,由()创立。

a.帕克赫斯特b.贝尔和兰卡斯特c.华虚朋d.夸美纽斯7.文纳特卡制,由()创立。

a.帕克赫斯特b.贝尔和兰卡斯特c.华虚朋d.夸美纽斯8.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b.课堂教学c.复式教学d.全纳教学9.科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等分类是以课程的()为依据的。

a.内容b.价值c.结构d.组织形式10.活动课程是以()形式区分和组织内容的。

a.科学b.单元c.活动d.学科11.课程是以()为核心来组织课程。

a.儿童b.社会c.学科d.情意12.结构主义者主张课程整合应该()。

a.以学科结构为中心b.不考虑儿童的心理c.不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d.不考虑儿童的兴趣13.下列()组人物都属于活动课程论者。

a.卢梭、裴斯泰洛齐、斯宾塞b.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杜威c.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d.布鲁纳、杜威、斯宾塞14.属于课程横向结构主张的是()。

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和学科中心课程c.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型课程d.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15.课程类型如果从内容角度划分可分为( )。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E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6.下列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的有 ( )。

A.道尔顿制 B.文纳特卡制 C.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D.凯勒计划答案:d c d a b a c b a c b a b a a c二、填空题1.儿童中心课程与学科中心课程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课程结构的和之间的关系问题。

(儿童当下的心理逻辑与学科逻辑之间的关系)2.按地位和作用不同,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 按照价值取向不同,课程分为社会本位课程、知识本位课程和儿童本位课程。

4.处理课程纵向结构的课程主要有直线式课程、螺旋式课程。

5.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关联性,统一性,内在联系)6.课程组织包括_________ 组织和水平组织。

7. 按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程度不同,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8.儿童中心课程主要有三种理论形态,分别是、和。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自然主义”和“当代人本主义”)9.课程的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包括、和三个层次。

(宏观、中观和微观)10.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和三层含义。

(规定教学互动方式、安排教学时空环境和组合教学要素)11.教学组织形式,总的来说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综合教学三类。

其中,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开放课堂基本可以划分为个别化教学一类;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导生制可划分为集体教学一类;特朗普制则是属于综合教学类。

而协同教学则是着眼于教师资源组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12.班级授课制,具有、和三个特点。

13.课堂教学,有、和三种具体组织形式。

(从教学组织看,学生的学习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同步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

) 14.辅助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和两种。

15.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和两种。

16. 道尔顿计划是在“自由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它的主要措施包括(“作业安排”、“实验室”、“成绩记录”)等。

三、是非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题目陈述的对错。

1.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与创生出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2.个别教学,是漫长的古代学校教育中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3.道尔顿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

4.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对立的。

5.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6.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验证所学知识以及丰富感性经验,所以应该尽量多安排现场教学的次数。

7、综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综合为一门新的学科,综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线不复存在。

(N)8、由于班级授课形式的局限,因而它现在已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

(N)9.必修课程是国家和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应当加以彻底否定。

10.当代越来越倾向于把课程的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统一起来。

四、名词解释课程组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外围课程;直线型课程;螺旋型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教学地点,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课外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全纳教学。

1.导生制:在18、19世纪交替年代里,由英国的贝尔(Bell, A., 1753-1832)和兰卡斯特(Lancaster, J., 1778-1838)提出并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

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教室”就是大厅或礼堂,里面摆放着一排排长课桌,每排有约10个学生,其中1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即是“导生”。

教师上课时,先教这些导生,然后由导生将所学的内容教给自己所在排的学生。

2.分组教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内部分组、外部分组等。

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分组,不同组的学习内容相同,但学习年限不同。

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分组,不同组的学习年限相同,但学习内容不同。

内部分组,是在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或成绩的差异分组。

外部分组,突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根据学生能力或成绩的差异,在同一个年级中编成不同的班级,是班级间分组,如分快班、慢班或重点班、普通班等。

3.开放课堂:开放课堂又称开放教学,源于20世纪30年代进步主义者的教育主张,在开放课堂里,教师不再系统地按照分科的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它场所自由地学习。

4.特朗普制:美国的特朗普(Trump, J. L.)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亦称小队教学(team teaching),兼顾了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的优点。

他把大班授课、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教学时间代替固定的课时。

首先进行大班授课,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几个平行班统一上课;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与研究先前大班授课的相关内容,一个小组通常由15-20人组成;最后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自学、研习与作业。

5.协同教学:协同教学20世纪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在美国流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称为“分化教学人员”,是由具有互补性教学技能的两上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形成灵活的小组,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来规划并实施一个组的教学。

课程组织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旨在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

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课程的基本内容。

五、简述题1.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类型。

2.简述集体教学的基本类型。

3.简述特朗普制。

4.简述现代学校流行的课堂教学。

5.简述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

3.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4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的进程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缺点:1 )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 )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是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