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共46页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共46页

[注三]东、中、西部的划分: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 省;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河南、湖北、湖南省;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 统计分组的含义和种类 • 统计分组的方法 • 统计分布和分配数列的编制 • 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1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次数分布 第四节 统计表
2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1)
销售额(万元)
0 — 50 50 — 100 100— 150 150— 200 250— 300
合计
企业数(个)
12 25 30 23 10
100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分组、汇总、编表
4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3)
三、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一)原则: 目的性原则;联系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分类二: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
总计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企业法人 (万个)
302.6 36.9 85.8
132.3 30.0 5.7 8.2
3.7
比重 (%)
100.0 12.2 28.3
从业人员 (万人)
16502.2 5056.8 3763.1
(二)步骤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 组、汇总和计算; 4、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审核; 5、编制统计表; 6、进行统计资料汇编,系统的积累历史资料。
5
第三章 统计整理
调查资料的检查
准确性
完整性
及时性
准确性检查就是对调查误差的检查
8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分组图示
分组前
分组后
25% 33% 42%
9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二节 统计分组(2)
二 作用p.40
(一)划分现象的类型 (二)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 (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 分组标志的选择p.43
(一)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反映事物本质 的标志;例如:
(二)结合具体时间地点条件来选择反映事物本 质的标志。
掌握四个问题
•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 •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 • 三、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 四、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2)
一、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集
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
程。 例如:通过调查取得100个商业企业某月销售额资料: (单位:万元)20,60,45,90,105,56,250,89, 130,30,98,…300。 将这些数据资料按“销售额”的多少进行整理,得到下 列整理结果:
43.7 3170.3
9.9 2746.6
1.9
644.0
2.7
997.4
1.3
124.0
比重 (%)
100.0 30.6 22.8 19.2 16.6 3.9 6.1
0.8
12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分类三:按营业规模分组
总计 100万元以下 100-1000万元 1000万元–1亿元
1亿元以上
法人单位数(万个) 302.6 183.1 93.7 22.6 3.2
比重(%) 100.0 60.5 31.0 7.5 1.0
13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分类四:按资产规模分组
总计 100万元以下 100-1000万元 1000万元–1亿元 1亿元以上
法人单位数(万个) 302.6 229.8 57.7 13.1 2.0
比重(%) 100.0 76.0 19.1 4.3 0.6
14
11
第三章 统计整理
[注一]法人单位:是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 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 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 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注二]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 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 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的单位。产业活动单位附 属于法人单位。
10
17
第三章 统计整理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继2019年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之后, 我国于2019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这次普查的 标准时点为2019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除城乡住户和个体工商户以外的所有法人单位及其所属的 产业活动单位。 对普查数据可以作如下一些分类:
6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4)
四、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
1、逐级汇总:自下而上一级一级地汇总本地区、
本系统、本单位的调查资料。
2、集中汇总:把全部调查资料集中在一个机关或
最高统计机关进行汇总。
3、综合汇总:对各地区和各级都需要的基本资料
进行逐级汇总,对全国的总的数字和其他需要在全 国范围内进行加工的资料或本系统的全面资料则实 行集中汇总。
登记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
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错误登 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这种 误差可以避免
根据样本单位的数量特征推 断总体数量特征时产生的误 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
检查方法
逻辑检查:内容是否合理,有无矛盾,是 否符合实际;
计算检查:数字有无差错,指标计算方法是 否恰当,计算单位是否正确,指标之间平衡 关系是否保持。
分类一:按东中西部地区的分组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法人单位 (万个)
510.7 286.1 133.7 90.9
比重 (%) 100.0
56.0 26.2
17.8
产业活动单位 (万个) 708.8 369.0 202.6 137.2
比重 (%) 100.0
52.0
28.6
19.4
11
第三章 统计整理
7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二节 统计分组(1)
一 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 计 分 组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 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 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要达 到这样的要求
同一组内的单位性质相同,不 同组所包括的单位性质相异。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