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种恶之花作者:(法)波德莱尔著;王了一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0.巴黎的忧郁作者:(法)波德莱尔(C.Baudelaire)著;亚丁译漓江出版社, 198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戴望舒译. 戴望舒译诗集. 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图象与花朵作者:(法)波德莱尔(C.Baudelaire),(奥地利)里尔克(R.M.Rilke)著;陈敬容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法]波德莱尔著.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精粹. 钱春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名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86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恶之华》译析作者:(法)波德莱尔原著;莫渝译析花城出版社, 1992.04.波德莱尔诗选作者:(法)波德莱尔著苏凤哲译海外名家诗丛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2.波德莱尔诗歌精选作者:(法)波德莱尔著;郑克鲁译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恶之花作者:(法)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著;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恶之花作者:(法)波德莱尔著;杨松河译译林出版社, 2003波德莱尔散文选作者:(法)夏尔·波德莱尔著;杯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05.巴黎的忧郁作者:(法)沙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著;胡小跃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恶之花作者:(法)波德莱尔著文爱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恶之花巴黎的忧郁作者:(法)波德莱尔(Baudelaire,C.)著;郭宏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波德莱尔作品集浪漫派的艺术美学珍玩巴黎的忧郁恶之花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05巴黎的忧郁作者:(法)波德莱尔肖聿译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11. 经典新译黄昏的和谐张秋红译在枝头颤动的每束鲜艳的花朵都宛如香炉那样香气袭人的时刻已经来到,乐声与芳香在晚风中缀绕;啊,忧郁的圆舞曲与不可抗拒的诱惑!每一朵鲜花都宛如香炉那样香气袭人;小提琴仿佛被折磨的心一般直打哆嗦;啊,忧郁的圆舞曲与不可抗拒的诱惑!天空好像大祭坛一样又宁静又愁闷。
小提琴仿佛被折磨的心一般直打哆嗦,温柔的心对广漠而昏暗的虚无不禁怨恨!天空好像大祭坛一样又宁静又愁闷;夕阳在凝结起来的血泪中沉没。
憎恨茫茫黑暗的温柔的心收拾着辉煌往昔的一切余响遗踪!夕阳沉没在凝结起来的血泊中……对你的回忆像圣体显供台一样在我心头大放光明黄昏的协调钱春绮是时候了,花儿在枝干上发颤每朵都在吐香,象个香炉一样;音响和清香在暮霭之中荡漾;忧郁的圆舞曲和倦人的昏眩!每朵都在吐香,象个香炉一样;小提琴象一棵伤痛的心呜咽;忧郁的圆舞曲和倦人的昏眩!天空又愁又美,象大祭台一样。
小提琴象一颗伤痛的心呜咽,一颗柔心,憎恨太虚黑暗茫茫:天空又愁又美,象大祭台一样,太阳沉没入自己的凝血里面。
一颗柔心,憎恨太虚黑暗茫茫,搜集光辉的往日的一切回忆!太阳已沉入自己凝固的血里……你在我心中象一尊“圣体发光”黄昏的和谐戴望舒现在时候到了,在茎上震颤颤,每朵花氤氲浮动,像一炉香篆,音和香味在黄昏的空中回转,忧郁的圆舞曲和懒散的昏眩。
每朵花氤氲浮动,像一炉香篆,提琴颤动,恰似心儿受了伤残,忧郁的圆舞曲和懒散的昏眩!天悲哀而美丽,像一个大祭坛。
提琴颤动,恰似心儿受了伤残,一颗柔心,它恨虚无的黑漫漫!天悲哀而美丽,像一个大祭坛,太阳在它自己的凝血中沉湮……一顺柔心(它恨虚无的黑漫漫)收拾起光辉昔日的全部余残!太阳在它自己的凝血中沉湮……我心头你的记忆“发光”般明灿!黄昏的和谐郭宏安那时辰到了,花儿在枝头颤震,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声音和香气都在晚风中飘荡;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小提琴幽幽咽咽如受伤的心;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小提琴幽幽咽咽如受伤的心,温柔的心,憎恶广而黑的死亡!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
温柔的心,憎恶广而黑的死亡,收纳着光辉往昔的一切遗痕!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想起你就仿佛看见圣体发光!黄昏的和声苏凤哲译黄昏时刻,花儿压在枝头发颤,每朵都在吐香,像香炉一样;声音和香气在夜幕中回荡,忧郁的圆舞曲和疲倦的晕眩!每朵都在吐香,像香炉一样;小提琴像一颗受伤的心啜漆;忧郁的圆舞曲和疲倦的晕眩!天空含愁又美丽,犹如一座大祭台。
小提琴像一颗受伤的心啜泣,一颗柔心憎恨茫芒太虚与黑夜!天空含愁又美丽,犹如一座大祭台,太阳已沉入自己凝固的血液里。
一颗柔心憎恨茫茫太虚与黑夜!搜集辉煌过去的所有遗迹!太阳已沉入自己凝固的血液里……你在我记忆中像一尊“圣体发光”!波德莱尔:黄昏的和歌陈敬容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从光辉的过去采集一切的迹印!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你的记忆照耀我,像神座一样灿烂!黄昏的和声郑克鲁时候已到,每朵花在枝头微颤宛如一只香炉那样喷云吐雾,声音和芳香在暮霭之中旋舞,忧郁的华尔兹,使人倦的昏眩!宛如—只香炉那样喷云吐雾,小提琴像受折磨的心在抖战;忧郁的华尔兹,使人倦的昏眩天空像临时祭坛美丽而愁苦。
小提琴像受折磨的心在抖战,温柔的心憎恨黑茫茫的虚无!天空像临时祭坛美丽而愁苦;太阳在白己凝固的血中消散。
温柔的心憎恨黑茫茫的虚尤,将辉煌的昔日残余搜集齐全!太阳在自己凝固的血中消散......像圣体发光,你形象使我眩目夜之和谐王力银瓶玫瑰吐芳馨,赤瓣摇摇倚弱茎。
良夜浓香传妙响,霓裳舞罢不胜情。
霓裳舞罢不胜情,肠断提琴泣诉声。
天色含愁仍自美,此心何必怨幽冥?此心何必怨幽冥?陈迹如新照眼明。
赤日祗今凝碧血,犹从心镜见卿卿。
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贺样麟王了一的译文虽然着重意译,与原诗在字面上有出入,但忠于原诗的精神,不仅易读易懂,文字典雅,诗意葱笼,感情深刻,而且铿锵有声,容易背诵。
如果明明原文是著名的诗歌,然而有新诗一旦译成中文,便无法铿锵有声,读不顺,记不住,安能算是优秀之译诗乎?钱春绮译:让我长久地咬住你的又粗又黑的发辫。
当我咬住你那富有弹性的难以理顺的头发时,我就觉得好像是在吞噬着回忆。
亚丁译:让我长久地衔住你乌黑粗大的辫子吧!当我轻嚼着你这倔强的、富有弹性的头发时,我仿佛在吞食着回忆......郭宏安译:让我长久地咬住你乌黑沉重的辫子吧。
当我轻嚼你这有弹性但不听话的头发时,我仿佛在吞食着回忆。
胡小跃译:让我久久地衔住你乌黑粗大的发辫吧!当我轻轻地咬住你那富有弹性、难以理顺的头发时,我仿佛觉得自己是在吞噬回忆。
杯宇译:让我长久地衔住你乌黑粗大的辫子吧。
当我轻轻地咬着你的富有弹性难以理顺的头发时,我似乎觉得我是在嚼吃着记忆。
论波德莱尔程抱一“我学会观看”,这是奥国诗人里尔克到巴黎以后说出的话。
另一位在巴黎成长而学会以无畏的眼光来透视现实的诗人是波德莱尔(1821—1867)。
被后来的诗人兰波赞为第一个“洞观者”,波德莱尔以独特的一部著作把法国诗推入现代的领域。
他在一八五七年出版的《恶之花》,公认是法国现代诗的开山之作。
然而,现代诗的那些新奇触目的外表,在《恶之花》中却找不到痕迹。
他的诗,几乎没有例外地遵照古典规律。
从诗体来说,除了大量用的商籁体,一般都是四行一段。
从用韵来说,他从不混淆阴韵和阳韵。
从音节来说,他最常用双数音节,如十二音节、十音节、或八四互换音节。
偶尔用上单数音节,则给与鲜明新颖的感觉。
比方比方那首著名的《邀游》:我的爱,想望和我到远方共同生活的欢娱悠闲地爱,爱而后死去,在和你比美的国度…除此音乐素质之外,波德莱尔强烈的个人风格表现在他特有的词汇运用和意象组织上。
然而,他“现代”在什么地方呢?我想,主要是他作品的主题;而决定这些主题的,正是他观看现实的眼光,以及对待诗的态度。
颓废派诗人,这是人们很快就给他加上的帽子。
吸毒、饮酒、追求肉欲、梦幻死亡,这些都是无容否认的细节。
可是在那背后,你可以感到凛然不可犯的决心:拒绝把生活空虚地理想化,拒绝浮面的欢娱与自足。
他要返回到存在的本质层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去面对真正的命运。
如果生命是包孕了那样多大伤痛、大恐惧、大欲望,那么,以强力挖掘进去,看个底细,尝个透彻。
所以诗到了他手里,不再是浪漫式的幻想和怨叹,而是要把至深的经历、战傈、悔恨、共鸣,用凝聚的形式再造出来。
不用说,紧接浪漫诗潮之后,波德莱尔的作品中仍然充满甚浓的浪漫成分,但那些成分是扎根在坚实的描写上的。
诗人如果想为人间带来真光亮,首先必须承担生命的严酷条件。
诗么?它当初是寄托情感的工具,现在成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从前,人们只看见波德莱尔的一些荒唐放荡的行为;一个多世纪之后,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同时从他的书信以及艺术批评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肃、眼光深远的艺术家。
他的思想形成是和时代不可分的。
他生活在十九世纪;那是法国一个多彩而又多变的时期。
纵观这个漫长繁复的世纪,如果不计拿破仑战争和普法战争,则有两个划分时代的事件:一八四八年的民主革命和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他们把世纪划为三段。
大致说来,前三十年代是开展性的;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社会问题尖锐化,统治阶层对内封闭,对外发动殖民侵略(中国当时亦身受其害);最后三十年代,世纪末意识的低潮泛滥,可是另一方面,新的形势也在酝酿着。
和这时代背景相应和,不断兴起了各种文艺运动。
不用说,这些运动并非机械地反映时代;它们依从本身特殊的规律。
同时,在每一运动中,真正的创造者都能深入人的基本问题。
在小说领域里,我们知道,先后有浪漫主义、浪漫写实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与自然主义相对的奇幻性小说。
在诗领域里,则先后有浪漫、高蹈和象征等流派。
波德莱尔生活在十九世纪中叶,所以他继承了浪漫传统,又受了高蹈派的影响。
但他的敏感、遭遇和诗才使他的创作超越了前代与同代的诗人。
他于一八二一年生在巴黎,六岁时丧父(他的父母年纪相差甚大);一年后母亲再嫁给一位军官(这位军官后来在拿破仑第三政权下曾任要职)。
这对他感情是大打击。
数年后,继父被调到里昂,他乃进入一中学做住宿生。
曾因言行不检被开除过一次。
最后,总算通过了毕业会考。
他的继父为了改换他孤傲反叛的性情,让他到海外殖民地的莫利斯岛去远游了一次。
岂知返来后,他的反叛之心更强。
因为他的厌恶不再只限于家庭。
穿过他继父的封闭自满,他看出整个社会的虚伪与丑恶;穿过社会,他更质问生命存在本身。